国外校园的反欺侮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措施论文,国外论文,校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欺侮(bullying)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1]。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一样,欺侮行为将造成接受者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的或心理的。欺侮行为包含以下3种形式:身体欺侮、言语欺侮和关系欺侮。身体欺侮是指踢、打、勒索钱财等。言语欺侮包括恶意的起外号、取笑和侮辱人格等。关系欺侮是指通过恶意造谣和社会拒斥等方式使他人处于同伴关系处境不利地位。
欺侮问题研究于最近15年兴起于北欧,后来逐渐为其它各国所重视。各国调查中发现的卷入比例比较接近,小学生中的卷入比例为10%左右,其中5%欺侮他人,5%受人欺侮。Solving Ekblad 1990年在中国小学生中进行调查发现,6.4%的儿童至少每周一次受人欺梅。[2]
欺侮者和受欺侮者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欺侮者而言,60%的欺侮者在24岁前出现犯罪行为,小学期间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得不到矫正,将成为成年后稳定的行为特征[3]。对于受欺侮者而言,在短时期内会表现出恐慌、注意力不集中、反复回忆受欺侮事件、不愿上学。此外,受欺侮者的自尊心将受到严重影响,这种影响将持续终生。长期受欺侮的儿童容易出现自杀倾向。[4]
校园是欺侮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欺侮现象在学校持续存在但往往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在一个现场观察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教师只对操场上4%的欺侮现象进行了干预[5]。一项调查表明,仅仅35%的学生报告说欺侮现象受到教师的干涉,然而却有85%的教师认为他们干预了所有的欺侮现象。[6]
家长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学生只有在“安全校园”中才可能放弃重重忧虑,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学校必须通过恰当的措施营造“安全校园”,以满足家长的和学生的要求,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践证明,学校通过努力,可以减少欺侮行为发生率。1980年挪威发起的校园欺侮干预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此影响,1991~1993年英国教育部实施了反欺侮计划,结果评定发现,受欺侮减少了20%,欺侮他人者减少了14%。愿意把受欺侮经历报告给老师的人数增加了38%,愿意帮助受欺侮同伴的人数增加了14%,表示不会参加欺侮行动的人数增加了20%。另一个采用支持团体策略的金斯敦反欺侮计划包含了55所学校,其中80%取得了即刻的效果,14%稍晚见效,6%的学校效果较差。
国外校园的反欺侮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和理解程度
教师往往低估校园欺侮行为的发生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同时高估自己的干预程度。因此,在发动校园反欺侮运动之前,学校需要通过培训、会议、规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认识。首先,教师要明确欺侮行为的范围。多数教师只重视身体欺侮,而忽视言语欺侮和社会拒斥的严重后果。事实上,后两类欺侮形式的长期影响更加严重。第二,通过培训,让教师理解校园欺侮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后果。第三,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儿童的消极情绪和受拒斥现象,要积极寻找原因,不应将其简单地视为游戏争论、起外号、开玩笑或者年龄特征。教师不应该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第四,教师要为受欺侮者的报告保密,以鼓励学生报告类似的问题。最后,学校要以规章的形式表明,教师在解决欺侮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恰当的反应。
二、创建校园气氛
这一措施的核心目标是形成这样的共识:任何人都不应该受到欺侮;欺侮是不受欢迎的;学校决不允许欺侮行为。
在每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学校员工都要重新认识欺侮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知道,学校对欺侮的零忍耐政策正在开展之中。
大约80%的学生没有卷入欺侮行为,他们既不是欺侮者也不是受欺侮者。但是他们的态度会影响到校园气氛。要动员他们不再袖手旁观,要主动报告欺侮事件和帮助受欺侮者。
利用特殊的节日宣传反欺侮政策。有的学校设立了“安全校园日”、“宁静校园日”或者“快乐校园日”,集中宣传学校的反欺侮政策。澳大利亚的佛斯特公立学校利用“遗产节”让学生讨论他们“想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和平的还是动乱的?现在该如何做?”宣传学校的反欺侮政策,目的是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
三、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
同教师相比,学生更了解“谁是欺侮者?谁受到了欺侮?身边是否存在欺侮现象?”因此,在反欺侮政策中学生团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学校建立了同伴关系调节团体,把儿童间的冲突解决在早期阶段,同时负责向受欺侮者提供感情支持,帮助他们学会同伴适应。
支持性同伴策略得到英国学校的广泛采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策略包含7个步骤:第一步,与受欺侮者x会谈。从会谈中了解谁是欺侮者、旁观者、支持者或者他希望谁成为支持者。告诉x,他的问题将立即得到解决,将有一个学生团体使他生活得更愉快。第二步,根据上述提名建立一个支持团体。由6~8名儿童组成,包括欺侮者、旁观者和支持者。由于团体成员成分的不同质性,所以他们不知道被选中的原因。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是快乐的,但x在学校生活的不愉快,你们有能力帮助他”。谈话中避免使用“欺侮”一词。第三步,让团体成员理解x正和你们当时的心情一样。第四步,要求团体成员提出帮助建议。不必要求建议的有效性,也不必让成员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主要目的是增强成员的参与意识。不能接受这样的建议:“如果我看见有人欺侮他/她,我就把他们打跑”。第五步,要求成员每周一次汇报他们的进展,把进展归功于他们的建议和帮助,鼓励他们继续帮助x。这种团体要保持一段时间,但不能过长,以免让x形成依赖感。一般以一个月左右为宜。
四、帮助受欺侮者
受欺侮者由于害怕报复、怀疑教师的处理能力和被同伴称为“告密者”,不敢把受欺侮事件报告给老师。事实上,仅仅有20%受欺侮者能够向老师反映情况。所以,教师要能够为学生保密,鼓励受欺侮者及时反映情况。
受欺侮者一般具有退缩、自卑和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受欺侮者的自信和果敢,增强人际关系适应能力。
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欺侮的榜样,让学生们知道,在受欺侮时,哪些反应是有效的。
五、统一家长的认识
学校召开监护人会议,引起家长对欺侮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统一家长对欺侮问题的认识。有的学校印一些反欺侮的宣传手册散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反欺侮政策。有的学校还设计了有关的剧本,让家长观看和讨论,以提高家长对反欺侮的认识。
六、加强对欺侮行为常发地点的监督
多数欺侮行为都发生在缺乏监管的时间和地点。学校要向学生了解他们在哪些时间和地点更容易受到侵犯,加强对这些场合的监督。注意课间和午餐时间学生的活动,注意上学和放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这些时间内容易出现欺侮问题。可以设立专职的午餐活动管理员、课间活动监察员等。注意由欺侮者控制的区域或活动,例如蓝球场等。增加活动设施的数量,制定活动设施使用规则,减少因为争抢活动设施而发生争吵的机会。引入一些新的活动形式,使欺侮者有新的活动选择,分散其精力。学校要确保受欺侮者有安全的活动场所,在这里可以受到学校教职人员的充分监护,有安全感。
操场是欺侮行为的常发地点。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建议,把容易互相冲突的活动形式限定在不同区域,例如某些地带不能踢足球。值日教师负责监管学生在操场的活动,把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记录在值班日记上,供下一个值班老师参考。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知道,操场是一个快乐的游戏场所,而不是一个由欺侮者控制的缺乏安全感的地区。
教师还要保证教室内的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室行为守则,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学习环境,这里不允许嘲弄、骚扰和社会拒斥,物品不可被偷窃和抢夺,每堂课的任课教师都有责任保证教室的安全。
七、妥善处理欺侮事件
对欺侮事件的不恰当处理将使受欺侮者感到不安全、自卑或者不再报告类似事件。在处理欺侮事件时,教师不要强调受欺侮者的缺点和错误,例如:“你怎么惹了他?”“他为什么不欺侮别人?”教师也不应忽略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我最讨厌告状!”“你们自己解决!”教师应该要求欺侮者改变行为,停止欺侮。让受欺侮者得到同伴的关心和支持,获得安全感。
八、通过学校课程进行反欺侮教育
把反欺侮教育作为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或者社会常识课程的固定内容。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停止欺侮是每个人的责任。课堂中可以讨论下列问题:“什么是欺侮?”“为什么有人会欺侮别人?”“自己受欺侮时应该怎么办?”“同伴受欺侮时应该怎么办?”向学生介绍反欺侮的榜样,让学生敢于把欺侮现象告诉给老师、家长和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