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呼唤语文训练回归_教学过程论文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语文训练回归_教学过程论文

语文课改呼唤语言训练的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语文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对此,在研讨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管有多少看法、观点,总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自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就是以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专务。叶圣陶先生精辟地回答:“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

简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教材为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语言的训练,把对语言的感知、揣摩、品味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不足为怪的。这样说并非否定了语文教学的其他功效和作用,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无疑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过程中,当然兼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的任务。但是,这又与思想品德课程有本质的区别,语文教学更强调熏陶、感染,它体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的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语文教学就是这样通过语言的揣摩与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语文,首先必须姓“语”,这应该是无可争议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言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然而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所谓的阅读为机械的做题所替代,阅读的过程是丢失了语言的感受与品味,多是直奔主题的功利性阅读,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真正的语言训练的,是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特色和个性的,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就是现在不少的语文教学观摩课和赛课就将阅读教学定位成了“快速浏览—小组讨论—学生评价—拓展练习”的简单模式,一般是三分钟浏览一分钟讨论,没有对语言的感知,也没有对文章中情感的体会,这样的语文教学和这样的阅读过程必然会导致学生认认真真走过场、糊里糊涂得结论的后果。对此,有一位特级教师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语文语文,应该有语有文,无语无文,何谓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学,语言的感受没有了,形象的感悟没有了,思想的升华没有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阅读教学的一个误区。其实,这并非是今天人们才认识到的,早在1993年洪镇涛先生就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十年过去了,我们到底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这样的误区,怎样才能更好应对现实发展的需要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何谓语文?叶老曾说:“平常说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老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张志公曾引用吕先生的话强调这种观点,他说:“吕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讲得很明确,就是要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上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理解,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运用母语,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而言,即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属于母语教育,它有其独有的规律,即任何一个人学习语言决不是从研究语言开始的,都是从感受语言开始的。每一个人,当他牙牙学语时,就是从语言实践中去形成语言能力的,都必然经历听取语言、领悟语言、记住语言、运用语言过程。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理由不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就应该按照“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之途径去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对经典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例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突出地表现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重视感悟、重视运用的特点。今天,在研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传统语文教学重感受、重积累,重领悟、重运用的优育传统。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纲领,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样的阐释,这样的目标定位,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教学由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个部分组成,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是学生吸收语言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而就更关系学生如何学习语言的问题。我们认为,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让学生直接获得语言的感受,引导学生因文悟道,因道解文,即在语言感受过程中去领悟文章主旨,而绝对不能让学生在支离破碎的分析与讲解中去研究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一样:“中学生对思想与精神的领会、把握和吸收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实现,那种抛开语言滔滔不绝地分析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的教学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规律的,也是不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为此,我们认为洪镇涛先生所探索和倡导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应该是在语文教学中呼唤语言训练意识的回归,是语文教学走出误区的一种正确而有效的途径。

二、恰当处理四个“关系”,突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教会学生运用母语,强调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其根本任务,这并不意味着就否认语文教学的其他任务。况且,我们一再强调的语言训练也并非是纯技术性的、机械的、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枯燥乏味的训练,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的训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针对这样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想获得全面的发展,那就必须恰当处理四个“关系”,即语言学习和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学习和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语言学习和训练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语言学习和训练与语言知识传授的关系。

首先,处理好语言学习、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学习与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够忘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人格,应该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对人的感染和熏陶的作用是巨大的,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就是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吗?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绝大部分是思想性和文学性很强的典范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绿》等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远,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背影》中那份眷眷的父子深情,《荷塘月色》中的孤独迷惘的心境,《春》《绿》对生命的追逐、对生命的感悟,这所有的一切都融会在字里行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熏陶。语言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一篇文章,一个语段,甚至一句话,都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它既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又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因为此,我们所以说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上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语文教学对人的影响是渐近的,是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又必然不同于政治课的系统的理论传授,它是与语言训练密切结合、同步进行、同期实现的。离开了语言感受与训练的思想教育,是架空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要在对学生的语感训练中,是在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在体味语言所传递的情感里,去品味语言的内涵,去感悟文章哲理,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恰当处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既不能一味地强调语言训练的意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人格的影响与塑造,也不能一味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而丢失了语文教学的特色和个性。惟一正确的途径就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其次,处理好语言学习、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语言表达的清晰与条理,语言表达的形象与生动,这些都是与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密切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训练语言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对信息的筛选与重组,对语句的改写与仿写。为此,我们认为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处理二者的关系,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中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三,处理好语言的学习、训练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语文教材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美,有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这所有的美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陶冶,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感受语言塑造形象的过程,因此,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训练密切结合应该是完全现实的。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同时,接受情感的感染与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其四,正确处理好语言学习、训练与语言知识传授的关系。就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言,语言学习的过程不特别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重点关注的是对语言的感受与积累。因此,我们认为,不能够完全丢失语言知识的传授,但也决不能够以此为重点。语言学习和训练的重点就是感受语言,揣摩语言和品味语言。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诸如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法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等,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理解语言,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决不能够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总而言之,学习语言和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至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传授都是必须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决不能与学生学习语言这个根本任务相分割。因此,在语言学习与训练中必须恰当处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突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构建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指导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就应该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即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语言是反映生活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学龄前儿童学习口语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为此,我们在构建这种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时,就必须关注学习与运用这个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有一套体现自身特点的常规课堂教学结构。我们认为洪镇涛先生所提出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突出了实践与运用。语言的学习就是需要在感受中去积累,在积累中去领悟,在领悟之后去运用。具体而言,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以所谓的“快速浏览—小组讨论—学生评价—拓展练习”的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替代学生感知语言、感受形象、领悟主旨的真实的教学或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的最高原则应该是崇尚真实。让学生感受语言,就应该让学生反复地听,反复地读,在听读中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语言,去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要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就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形成碰撞,而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过场。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应该有一套体现自身特点的常规课堂教学结构。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认为“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是较为合理的教学结构。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不同,去具体研究和实践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教学模式。比如对诗歌的教学,我们就可以采用“诵读—涵咏—品味—领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独立诵读中去体味诗歌的意象和意境。选择语言比较典范而难度不大的篇章,组织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凭借“教读”所得,自去体味,自去涵泳,自去作语感分析,自去写语感随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心得,讨论疑难问题。又比如,对教材中那些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重点篇章,就可以指导学生品读、体味。选择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是以学生自读活动为主,但它有“教读”性质,也就是说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还要作示范性的语感分析,还要向学生传授品味语言的方法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呼唤语言训练意识的回归。这是相当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呼唤语言训练的意识的回归,既可以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也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肩负起发展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人格与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标签:;  ;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语文训练回归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