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莹)[1]2002年在《儒、道生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新技术的运用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同时,资源、能源、人口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却摆到了人们的面前。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家、团体、个人等都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应运而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不断致力于寻找解决之策,并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和理论。但是,现实生态问题仍然非常严峻。于是,许多思想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特别是儒、道两家提供的生态智慧,以期利用其蕴涵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克服当今时代的痼疾。本文试图对这些生态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以能有益于当前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和生态问题的缓解。 儒、道两家在生态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上达成了许多共识,具体体现为以下内容:尊重自然是其生态教育的出发点;天人交融是其生态教育的目标;简朴节约是其生态道德规范的要求和主张;中和是其在生态道德教育方法论上的要求。这些观点的一致性并不表明二者内容上的绝对一致。恰恰相反,儒、道两家正是以自家学派特点的内容来表达这些思想,从而体现出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儒、道两家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在思维方向及一些具体的观点中也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儒、道两家思想互补共生的体现。 对儒、道两家生态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是基础,若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服务于当前社会,还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评析。在思维特征上,二者都是注重主客合一、强调整体的思维形式,表现为“天人合一”。但在思维过程中,儒家更注重完善人的社会本性,以“天道”合“人道”;而道家则强调完善人的自然本性,以“人道”合“天道”。同时,两家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发展的思想也带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并表现出与西方人文意识截然不同的特征。对一种思想的正确评价,离不开辩证的方法。儒、道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把自然纳入道德的范围调整,扩大了道德的范畴和内涵,并表现出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的深刻思考,也有利于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表现出积极的价值。同时,其缺陷也不容忽视。道家生态道德主体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而儒家在主体性上的过分张扬有可能引起人类中心主义;道家对科技的认识缺乏辩证性,忽视和否定科技的作用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在方法论上,两家都有过分注重矛盾双方统一 的特点,这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区分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分析历史是为了服务现实。儒、道生态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主要体现在 确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设上。新的生态价值观念要体现 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尺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 然的权利和价值;培养热爱自然、对自然负责的道德规范;在实践中实现人与自 然的协调统一。这些新的生态价值观念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基础,并对构成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目标、原 则、内容、模式等提供了帮助,这也是为缓解当前生态危机而作的努力。
徐莹[2]2013年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21世纪德育的新课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如何确立和选择正确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是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理性生态人”的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的主体意识的提高及膨胀,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产生了无度化的倾向,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现实的生态危机不断加剧。于是,20世纪中期以来,很多西方的学者以及政府等开始尝试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道德的调整范畴,从而带来了生态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这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当今社会,人们对发展方式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是我们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的时代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拓展和丰富,一方面,为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推进提供理论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人们对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从知到行的转化。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些成果,这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内容,但是总体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例如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其可操作性的研究也显得不足,与时代发展的密切结合也需要进一步推动等。因此,本文力图在选择性的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让自己的努力加入到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的这项任务中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比较借鉴方法、分析归纳方法等各种方法,以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为中心,分别探讨了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特征、思想基础、时代要求、具体方法以及运用维护等问题,以期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思想来源、新时代的要求、其具体的方法结构、内容以及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和维护问题做出解答。具体来说,本文是从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时代要求和具体表现、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和维护叁个层次逐渐展开阐述的。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以及对中国和西方已经形成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分析,这是本文分析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对思想基础的分析,坚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一是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儒道佛叁家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启示。二是对西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叁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有关生态的思想进行解读。逐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的形成的分析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四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采取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进行梳理和概括。这样的分析,是为了让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索具有丰厚的理论素材的支持以及坚实的思想基础。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索离不开吸收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现代西方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也为当今的探索提供了基础理论资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最基础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索为我们当前研究提供了最有针对性的和现实性的理论基础。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确立和选择也应该注意时代的要求。全球化、信息化的推进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也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确立和选择应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注重方法的多元性、实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结构及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包括外显性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渗透性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以及协同性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叁类内容在内的共十七种具体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并对每种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运用系统方法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结构内容进行的建构,从而使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表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形成了层次分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并呈现综合发展趋势的方法体系。方法就是工具,就是手段,是过河的“船”和“桥”。研究方法不能忽视应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作为一般方法的具体化和特殊化,也是如此。因此,探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也就成为必然。本文从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不同领域入手,重点分析了企业、社区、农村及虚拟领域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这是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运用问题的具体阐述,同时也会对现实中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在其他方面的运用起到启示作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运用和维护是密切联系的,探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也不能忽视对其维护方面的探讨。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维护,应该坚持从观念引导、制度维护、组织维护和个体维护等不同方面展开,这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科学运行以及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达到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力图打破那种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研究的窠臼,避免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泛泛而谈却不能深入研究的缺陷产生,把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从其中择出单列,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体系性、系统性的构建和阐释,形成一个新的架构,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另外,本文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择取了全球化、信息化和公民社会这叁个最具代表性的方面,分析了其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具体地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十七个具体方法,同时分析了其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使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探讨不再空泛,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对这个多层次、交叉互补、综合发展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体系的阐释,既是本文的中心和重点,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过去不少的学者只是在研究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路径或者实施方法和策略,而没有对其单独、重点研究并形成体系性的不足在此得到克服。另外,本文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维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弥补了过去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本身研究的多,而对其方法的维护和保障研究的少的缺陷。离开了方法的维护和保障内容的研究,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不利于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有效性在现实中的充分发挥。总之,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阐释和构建,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针对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形成有层次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创造新的文明。
郭昭君[3]2013年在《高校生态德育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叁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日益凸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生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培养我国高素质的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中,进行生态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德育作为一个新近出现的概念,其理论研究已经起步,且实证层面上也有了进展。但对生态德育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于表面,不够深入,甚至没有形成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体系。有鉴于此,本文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对生态德育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挖掘生态德育所具有的当代价值、理论基础,考察生态德育的现实实践,尝试建立生态德育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出高校生态德育的初步实践模式。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的研究按以下两条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生态德育理论体系构建。首先,本文从梳理当前对于生态德育概念的各种观点入手,将生态德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笔者以为:生态德育尽管与生态道德教育有相似之处,但唯有生态德育更能彰显德育视域下进行生态道德层面教育重要性的内涵。把生态德育与其他关于环境的教育作出区分,是高校生态德育研究的前提,并赋予环境教育与价值观内涵。其次,生态德育价值的探讨是生态德育理论的前提。如果生态德育没有价值,那么生态德育的一切理论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笔者对生态德育的价值进行了确证,认为生态德育能够培育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公德意识以及激发生态需要意识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意识、转变经济社会的机械、僵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培育包容开放的精神氛围从而推动社会和谐构建;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因素、创新德育因素、营造环境因素。其叁,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是关乎生态德育的方向发展、基本原则的指导性理论。本文认为: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以及人的解放学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德育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二,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各种生态伦理流派思想也是生态德育借鉴的理论宝库。第叁,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德育应该汲取的智慧源泉。第二条路径: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证考察。一是对我国建国以来生态德育实践的历史考察;二是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的现状考察;叁是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现状的原因分析;四是在前叁个方面的考察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模式的建构。笔者认为,我国生态德育刚刚起步,其实践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学中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因而整体效果较低。分析其原因,本文认为,造成高校生态德育实践薄弱、效果低下的原因,与学校教育自身因素、以经济发展因素及消费主义意识形的影响直接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应对,固然离不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但在根本上必须付诸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而,更需要有效的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本文认为,高校生态德育要想提升实效性,必须遵循叁大原则、确立两大价值目标以及建立长效机制。其指导原则应该以主体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为方向;其价值目标应该分成两个层面,即:生态规则意识培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培育,避免德育目标过高而造成的德育效果低下;并提出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的课堂模式、课外模式和文化模式,形成高校生态德育的长效机制。论文最后,笔者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杨桃红[4]2015年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生态持续恶化,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生态道德教育也因此成为各级学校基础教育或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惯性影响下,不仅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的21.8%,而且对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教育严重缺失,这既有违教育均衡化原则,也不利于“四个全面”特别是全面小康的推进和落实。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生态道德素质的提升关乎国家的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为农村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城市和社会的建设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够让留守儿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可以使未来社会拥有更多具有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的建设者。本文基于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现状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我国传统生态道德思想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其次,通过对安徽省当涂县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生态道德知识缺乏、生态道德情感缺失以及生态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生态道德代际培育意识,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学校构建生态知识教学体系,鼓励和指导儿童参与生态监护人发挥监督、引导作用、促进生态道德行为养成,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有计划组织地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构建家庭学校一体的评价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第叁,主张加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为抓手,开设生态道德课程,开展生态道德实践,营造校园生态文化,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同时,发挥监护人的监督引导作用,通过学校、家庭和乡村的合作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素养,帮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在农村,但不管将来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走向城市,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善恶决定他们将来是成为社会生态建设的促进者还是破坏者,因此,留守儿童父母不能因为生活所需或工作所迫而忽视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学校要维护留守儿童的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权利,社会要避免留守儿童沦为生态道德环境问题的受害者,确保留守儿童能健康全面的发展。
姜帅[5]2015年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生态问题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最现实、最紧迫的时代难题。为了摆脱生态危机对人类的毁灭性打击,人们开始反思其根源所在,人为的不合理开发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问题的根本在于人,要从人自身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要消除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从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开始。十八大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生态道德教育因此被摆在了21世纪教育的突出位置。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与时代和政策紧密联系的课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绪论除外,本文包括叁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到第四章。通过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特征和战略地位以及对中国和西方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来阐述论文的立论基础。通过对生态危机的剖析得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的危机的结论。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评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整体情况不乐观,内容陈旧和形式单一,实践活动薄弱是主要因素。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角度来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战略地位。文章的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选择与内容建构,这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五章。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选择,包括培养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信念、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行为五个方面,在知、情、信、意、行道德品德结构中,生态道德认知是基础,生态道德情感是源泉,生态道德信念是理想,生态道德意志是保障,生态道德行为是根本。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力求实现生态价值教育、生态道德理念教育、生态规范教育、生态素质教育和生态法治教育的建构,并对每种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概念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阐述。文章的第叁部分: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推进路径,这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六章。本文在深入研究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应用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包括完善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和大学生培养目标体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和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体系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多种途径和渠道来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实现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本文认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特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对于“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指导下,借鉴和吸收中西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出发,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素质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刘棋[6]2017年在《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整体观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状况及其特性的理念,是从生态系统论出发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理论。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从全局出发,思考和阐述包括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万物在内的生态整体联系及其特性,是生态哲学的重要构成环节,是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之体现。继承和弘扬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对反思和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和自然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儒道释家传统思想和生态智慧为背景,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训诂与阐发结合、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儒道释家哲学所蕴含的生态整体观思想,对其整体思维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释和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及其当代价值。首先,概述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的内容,包括儒家“天人一体”的生态整体观、道家“天人同根”的生态整体观和释家“中道圆融”的生态整体观。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虽各具特色,但又万变不离其宗,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关系。其次,在对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详述的基础上,从普遍联系观点出发,对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其一般特点和相互差别,揭示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局限性。最后,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对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的当代价值进行全面探讨,具体阐述了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对中国生态哲学的构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和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借鉴和推动作用。本文的新意与特色之处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全面把握儒道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弥补了释家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方面的不足,并立足儒道释家思想文化,提炼出其生态整体观,对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总结其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揭示其合理内核和思想局限,形成对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的全面把握。其二,把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与中国生态哲学的构建有机结合,初步描述中国生态哲学的理论框架基础,为学术界构建中国生态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新的视角和思想借鉴,从而有助于其克服在理论外围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促进该研究向前迈出坚实可行的一步。
李广义[7]2010年在《《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中渗透着浓厚的伦理道德精神,堪称道德宗教化与宗教道德化的杰作。作者通过“立身践行”、“神道设教”、“承负报应”等途径,试图实现“太平”、“皆善”、“和合”等理想目标。《太平经》强调道德与政治的结合,其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正义诉求、仁政理念、官德要求叁个方面。正义诉求主要表现为“财富均平”、“任贤署置”;仁政理念主要表现为“尚德省刑”、“旦夕垂拱”、“以民为本”、“恩及夷狄”;官德要求主要表现为“为君之德”、“为臣之德”。《太平经》生命价值目标具有由易入难的层次性,表现为“少病健康”→“身国同治”→“长寿成仙”;其生命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重人贵生”、“尊阳崇阴”、“广嗣兴国”叁个方面的内容;其实现手段主要是通过自我控制的自律与宗教控制的他律两种方式进行,具体表现为“力学真道”、“守一存思”、“行善止恶”。《太平经》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由神学宇宙观、生态道德规范、生态伦理愿景叁部分组成。在神学宇宙观中既有宗教色彩的“天父地母”,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还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乃主宰”;在《太平经》诸多生态道德规范中,尤为突出的是“护生戒杀”、“守道而行”、“保护资源”叁个方面;《太平经》具有“天地调则万物安”的生态伦理愿景,主要表现为“万物各得其所”、“洞天福地仙境”、“天地安则长安”。《太平经》的道德教育思想也同样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其“融道入儒”的重要特征。《太平经》以“孝忠为先”、“尊师如父”、“诚信为急”为道德教育内容,通过“趋正去邪”、“悔过迁善”、“为天陈法”的道德教育方法,达到“人格完善”、“成就贤才”、“德治天下”的道德教育目的。《太平经》在中国道教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值得世人批判性地继承与借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代性社会道德”的不足。
张丽[8]2011年在《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跨国性和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东方,期待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求得治病良方。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具有不言而喻的生态学意义。早几年前他就指出,新的对话条件已经出现,儒家伦理能够为全球文明对话提供资源,而资源发掘工作要依靠公众知识分子的努力,儒家生态学意义需要更仔细的阐明。作为儒家的杰出代表,荀子的远见在敢于在当时“天人合一”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触及到天人的对立统一,使天人和谐相处,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人以外的自然界也纳入到自己关怀的视野,关注的目光突破了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圈子,在研究天人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文章立足文献,采用归纳法对搜集到的有关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详细介绍了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并把它放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和传统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中,研究、挖掘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荀子“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天行有常”的生态价值观、“天人相参”的生态伦理目标、“制用天命”的生态实践观、“强本节用”的生态节约观等具体内容的介绍,使人们了解到主张“天人之分”的荀子并不把人与自然完全割裂,他的“天人之分”最终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天人合一”,即实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生态理想社会。文章结尾通过对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评析,期望更好的挖掘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更好的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荀子生态伦理思想虽然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包含有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合理因素和永恒价值,面对中国生态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的建构,在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生态道德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尊重、珍视、发掘、转化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资源,使之契合进现代生态文明之中必将有助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荀子生态伦理思想深刻的科学性和卓越的远见,对于影响和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站在传统与现实的交汇处,当我们回眸和审视传统科技文化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发现它的博大精深,还要看到它的欠缺和不足,只有结合当代西方各派生态伦理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借鉴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整合其理论优点,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更好地构建人类生态文明。
金盼[9]2018年在《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实价值》文中认为自工业化以来,生态与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倡导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其中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站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视角上,倡导“知常知和”的平衡理念,立足于“知足知止”的实践原则,体现了“寄情山水”的伦理情怀。以高度的哲学性、深沉的宇宙性和朴实的自然性彰显出宝贵的价值品质。挖掘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为解决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提供重要思想指导和理论渊源,有利于更好更实际地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章开始主要解释了该论文的选题理由和选题意义,并从当代学者对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征的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简单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其中文章的研究目标是要首先回归文本,深度剖析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依据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其精神主旨。其次在与先秦儒墨两家生态思想对比基础上得出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局限性。最后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背景,试图运用先秦道家生态伦理中“物我为一”等生态伦理思想正确分析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结合我国“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理念,为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理论依据,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现实启示。力图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适度的调和点,平衡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和价值观。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把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同时期儒家、墨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比较,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思想主旨及其基本特征,更好地把握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本文正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第二部分在与先秦儒墨两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之上总结了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局限性,第叁部分阐述了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第一部分,先秦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物我为一”的整体视角;知和曰明的平衡理念;“知足知止、顺乎自然”的实践原则;“自然无为”成就“至德之世”的伦理追求。第二部分,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局限性。首先,结合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背景,以及与先秦儒墨两家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独特之处:一是顺物自然型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二是人道法天道的生态道德演进;叁是万物平等的生态理念;四是从生态整体主义出发的实践原则。其次,在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特点基础上总结其局限性:一是弱化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忽略了生态环境内部斗争的必然性;叁是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四是片面看待人的实践活动,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合理成分;五是农耕文明的历史局限性。第叁部分,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一方面是对我国构建生态伦理体系的理论意义:一是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树立“万物齐一”的生态价值观;叁是树立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四是坚持“无为”之为的开发原则;五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在政治上执政者要顺天法道,无为而治;二是在经济上借鉴“缘督以为经”的开发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叁是在文化层面要加强“知足知止、少私寡欲”的生态理念教育;四是在社会层面要引导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防霾口罩成为必备品的今天,迫切需要我们认清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伦理关系,人对自然生态的关切已由之前被认为是虚假的义务,演变成今天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先秦道家生态伦理从人的最深处的思想进行探析,力求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为我们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提供智慧来源。
唐琰[10]2008年在《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生活在天地间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计。人们应该研究由天地组成的生态环境,从研究天、研究地当中获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借鉴。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一向对自然无限制地索取的人们,转而开始对自己的自然生态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专家学者们认真考察了各国历史,期冀在人类历史文明的时空中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一些人士将思考的目光投向了我国文明之源的先秦时代,先秦时期的学者们的生态伦理思想所具有的开创性与典型性,在生物保护方面为后世子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先秦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阐述以儒道法墨四家为代表的先秦时期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各自涵盖的主要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与区别,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借鉴。文章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考察和当代研究成果的研读,深入探讨了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民爱物等。以期有助于新世纪人们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有助于人们从中汲取古代有益借鉴,树立正确合理的自然生态伦理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儒、道生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D]. 徐(王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02
[2]. 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D]. 徐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 高校生态德育研究[D]. 郭昭君. 上海大学. 2013
[4].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杨桃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5
[5].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姜帅. 辽宁大学. 2015
[6]. 儒道释家生态整体观研究[D]. 刘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7]. 《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 李广义. 中南大学. 2010
[8].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 张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9]. 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实价值[D]. 金盼.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10]. 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唐琰. 南京林业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