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胆结石;手术;全程优质护理;心理健康
胆结石作为消化科常见疾病,当下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显示,疾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而且疾病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1]。临床治疗时常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具有创伤性,术后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模式展开干预。本文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出院后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为了证明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我院70例胆结石患者展开研究,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结合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胆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性质将其平均分为2小组(对照组、研究组),两组病例数一致,均为35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男女比(10:25),年龄(37—61)岁,平均(48.6±5.1)岁。研究组35例:男女比(11:24),年龄(35—65)岁,平均(47.3±5.8)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结合术前、术中、术后展开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可分为入院时、就诊时、手术前三个阶段。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指导患者办理相关手续,带领患者到科室就诊,做病房交接工作。(2)术中:陪同患者来到手术室,讲解手术流程,安抚患者不良情绪,术中协助主刀医生做好器械传递工作,严密监测生命指标。(3)术后:术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患者意识清醒后给予补液并遵医嘱给予相关的静脉药物。展开情绪引导,指导术后饮食,告知术后注意事项。(4)出院护理:出院前发放健康指导手册,预留联系方式并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后给予指导性建议。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的SAS(焦虑),SDS(抑郁)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情绪状态越差。同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表示满意的人数越多说明护理效果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学计算器,计数资料“±S”(SAS,SDS),计量资料“n[%]”(满意度),差异用“t”及“x2”表示,P<0.05。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80%),P<0.5;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胆结石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胆囊内以及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类型。在消化外科该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较强,群众覆盖率较广,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中。疾病的产生可造成上腹痛,治疗不及时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且危险性较高,严重时可告知休克或者死亡[2]。胆结石主要可按照结石集中的位置以及结石成分进行分类。而疾病的产生则不集中于单一因素,多与患者所生活的环境、家族遗传以及生活习惯有关。疾病的治疗手段常以外科手术取出结石为主。手术前后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情绪,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需要结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围绕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时,出院后展开全程干预,以此来降低出院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出院后患者个人护理意识和护理满意度。为证明该护理模式的疗效,本文结合我院70例胆结石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分析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院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陈银英,曾柳.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2):4063-4065.
[2]汤丽文.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5):135-136.
论文作者:齐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