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翔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 广东 广州 511470)
【摘要】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对上前牙阻生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前牙阻生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的40例病人使用外科导萌手术实施治疗,而观察组的40例病人则使用口腔正畸的方法实施治疗,分析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各不相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异常情况的出现率也仅仅是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仅为70.0%,另外异常情况的出现率达到了32.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异常情况出现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上前牙阻生病人通过口腔正畸实施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口腔正畸;上前牙阻生;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14-02
牙在颌骨内因为位置的不当,往往不能有效的萌生至正常咬合的位置,此种现象被称之为阻生牙或者阻生齿。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最普遍的阻生牙为下颌第三磨牙,另外就是上颌第三磨牙以及上颌尖牙。有相关数据统计发现,在成年人中,出现阻生牙的概率达到了20%,此类阻生牙与覆盖在其上面的牙龈之间,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污垢,直接或者间接的孳生细菌,诱发口臭、龋坏,在身体抵抗力不断降低的条件下,往往会诱发炎症[1]。此次研究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前牙阻生患者80例作为对象,分析口腔正畸对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前牙阻生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对照组的4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23例,女性病人17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24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1岁,平均年龄为17.2±1.9岁,病人通过X线片实施检查发现,有11例为萌出异常,有13例间隙不足;另外在对照组的病人中,多生牙的患者有9例,易位牙的患者有7例。观察组的4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22例,女性病人18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2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2岁,平均年龄为17.6±2.1岁,病人通过X线片实施检查发现,有9例为萌出异常,有14例间隙不足;另外在对照组的病人中,多生牙的患者有10例,易位牙的患者有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阻生病因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的40例病人使用外科导萌手术的方法实施治疗,在进行手术麻醉之后,最大限度的清除病人前牙埋伏上的黏膜以及组织,致使埋伏牙牙冠能够充分暴露,最终清除骨阻,同时尽可能的给予病人实施止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该避免损伤病人的邻牙,把骨阻清除之后对病人切口实施缝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之后病人应该定期复诊。
1.2.2观察组的40例病人则使用口腔正畸的方法实施治疗,首先对病人口腔实施牙齿全景拍摄,之后由多位医生依据病人头颅侧位片研究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正畸方法。之后对病人埋伏牙牙冠使用方丝弓实施矫正固定,在此过程中出现磨牙则需要对其实施粘结,对其前牙阻生实施清除处理,另外如果出现出血现象,则需要对病人实施止血处理,之后依据病人牙槽骨最后剩余的量以及病人牙周支持组织的量来对病人正畸力的大小实施确定,如此是为了防止出现出血的现象,同时有效实施缝合。
1.3 疗效判定
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之后牙龈炎症、牙周脓肿以及牙列紊乱的出现率。治疗显效:病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之后没有出现异常状况,可以正常饮食;治疗有效:病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之后,没有出现牙列紊乱现象;治疗无效:病人出现牙龈炎症以及牙列紊乱,影响病人的生活以及饮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之后,40例观察组病人治疗显效的有28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0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40例病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之后显效的患者有21例,有效的患者有7例,总有效率仅仅为70.0%。另外通过调查发现,观察组40例病人异常状况的出现率仅仅是5%,和对照组病人32.5%实施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如下表所示。
表 观察组与对照组异常状况出现率(n、%)
3.讨论
牙阻生在成年人的发病中占到了20%,但是主要集中在成年之前的人群中,这主要是因为,食物种类越来越多,饮食结构也更加复杂,上前牙阻生病人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导致该病也趋于年轻化[2]。诱发牙阻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相邻牙齿位移通过缝隙相对较小直接或者间接的阻碍了上颌尖牙萌出以及正常生长为主要原因,另外囊肿以及遗传也为上颌牙阻生为次要因素;再次,牙尖发育相对不正常而诱发的一系列阻碍。实际上此类现在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饮食结构的变化[3]。上颌牙阻生往往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不会对病人的正常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临床确诊也需要相应设备辅助,同时病人往往也不会主动的来医院实施就诊治疗。目前临床研究来看,对该病实施治疗主要方法是在病人上颌牙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拔出乳牙以为病人上颌牙萌出提供一定的空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则一般以清除埋伏牙上的组织为手术治疗的根本,以此去除尖牙萌出的阻力,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一般需要实施正畸治疗。临床使用正畸方法治疗上前牙阻生,其治疗效果显著好于手术治疗方法,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异常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上前牙阻生可以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栋梁.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34-35.
[2] 何文丹,付玉,陈东等.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152-153.
[3] 邱志刚.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40-141.
论文作者:阮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上颌论文; 正畸论文; 口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