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要性与可行性——写在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召开之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碳论文,之路论文,必要性论文,写在论文,可行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年的切身体验
1.初识气候变化
20年前,在担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期间,我于1989年11月参加了在荷兰诺德魏克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会议。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前规模很大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诺德魏克宣言》,部署了后续工作,期间还安排参观了荷兰为防国土淹没而建的钢筋混凝土海堤,即著名的“三角洲工程”。荷兰地势低平,60%的国土海拔不超过1m,最低地面海拔-6.7m,海岸线长1075km(星球地图出版社,1999:137)。昔日我们的祖先在崇山峻岭问,全靠人力搬运砖石,修筑了万里长城,旨在抵御外族侵略;而荷兰人为了与海争地所建的海堤,长度虽比不上长城,但工程之浩大,绝不是发展中国家所能负担得起的。
此前半年,我曾应邀于国家计委同德国经济部联合举办的中德经济计划年会上,做过《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报告,结尾部分谈到了“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
80年代以来,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等全球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心,中国对此也很关注。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多次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巴塞尔会议、伦敦会议、赫尔辛基会议等国际会议,阐述了中国的观点,并努力促进会议的成功。中国的人口多,海岸线长,从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来说,受害最多的可能也是中国。我们理所当然地十分重视这些问题,始终持积极合作的态度。
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曲格平教授(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认为,第一,发达国家人口虽只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却消耗着世界资源的80%,它又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应该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很大,对全球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做好中国的环保工作,这也是对世界的贡献。第三,世界各国的合作十分重要,中国将积极参与双边的和多边的国际合作。
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必将引起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巨大变革,促使人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模式。我们正在努力开拓具育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这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愿意同所有的外国朋友们一起合作,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以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①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提倡节约能源,既能减排,又能省钱和储备自然资本,还能减少烟尘、微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而植树造林除了吸收外,更是绿化祖国、涵养水源、恢复生态的无悔行动。作为环保工作者,我们确实应理所当然地持积极合作的态度。而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命题,则始终萦绕在我的脑中。
2.“为生存而结成伙伴关系”
1990年10月,我参加了在内罗毕举行的为时5周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第1次实质性筹备会,接触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大会筹备工作,开始逐字逐句谈判大会主要文件《21世纪议程》。1991年8月下旬,在日内瓦举行的UNCED第3次实质性筹备会期间,在中国代表团招待UNCED主要负责人的一次午宴上,UNCED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提出,当前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反映北方观点的著述很多,而反映南方观点的专著甚少。他正在请圭亚那的施里达斯·拉夫尔爵士写一本书。这位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主席、圭亚那前外交部长和英联邦前秘书长,曾是研究当代重大国际问题的5个国际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一向以代表南方观点而著称。斯特朗问我,中国能不能翻译出版这本书?我在代表团的支持下,当即应允,回国后立即向曲局长报告,得到支持。1992年3月,在纽约召开UNCED第4次实质性筹备会期间,施里达斯爵士的新著《我们的家园——地球:为生存而结成伙伴关系》英文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首发式,他高兴地把亲笔签名的新著送给了我。回国后,经过夏堃堡等同志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中译本于1993年8月出版。
应该说,在斯特朗等人的积极推动和中国加“77国集团”的团结一致与全力支持下,联合国环发大会的筹备和几项全球环境公约(包括气候公约)的谈判与签署都比较顺利。这主要是南北双方都有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意愿,合作的气氛也比较好,这就是施里达斯爵士新著的副标题点出之“睛”:为生存而结成伙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而互有所求,才能开创南北的对话合作,也才能在公约中明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写上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的程度这样的“弹性条款”。
UNCED前后,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会议文件的通过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付诸实施。美国报业编辑学会主席西摩·托平1992年在施里达斯新著的序言中指出:“在《地球宪章》(即里约宣言)上取得一致的背后,隐藏着南北双方艰难地讨价还价的前景,这种形势将延续多年。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工业化国家在内的北方必须首先努力满足南方最低限度的资金要求,以维护南北合作。”(施里达斯·拉尔夫:1993)17年后,再来回味这段话,不能不感叹这位老报人的评论入木之深。至于为什么在UNCED之后,美、日、欧的态度会后退,甚至连“最低限度的资金要求”都不愿意兑现?从这些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中,不难找到答案(张坤民、何雪炀,2004:771-775)。
3.艰难的《京都议定书》
自1994年到1998年,我连续5年带团去纽约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年会,每次都要围绕UNCED一致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的若干领域与跨领域问题审议其进展,能源与气候问题自然常被涉及,而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这两个跨领域问题则几乎成了不断审议而始终进展甚微的“老大难”。温室气体减排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各国在历史责任的划分、发展空间的分配、采取对策的实现和减排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均有较多的利益冲突(崔大鹏,2003)。我们看到,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谈判过程相当艰巨,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邹骥、张坤民,1998);而《议定书》直到:2005年才正式生效,又费了整整8年的时间(张坤民、崔大鹏,2004:824-833),这时离2008~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已屈指可数了。《议定书》的实施效果更差,附件Ⅰ中所列国家除个别外,非但没有履行承诺比1990年水平减排6%~8%,反而从总体上增排了10%以上。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4次评估报告。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判定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可能”到“很可能”,即90%以上的可能。而迄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除了经过无数次会议与谈判、得到了1个《公约》和1个行将落幕的《议定书》以外,人们已经花费了宝贵的20年时间。据一些科学家分析,现在仅剩下20年时间可以用来扭转被动局面,即最好是在2030年之前全球达到排放的峰值,使地球升温不超过2℃,这才有围绕《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后《京都议定书》的一系列忙碌活动。
4.英美在能源规划与立法方面的新进展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密切关注国际动向。近5年来,先是英国于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②,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及服务,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到2050年把英国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60%。接着,英国于2006年10月推出《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③,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斯特恩提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即可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英国于2008年11月正式批准《气候变化法》,其中规定了到2050年减排80%的目标,这使英国成为首个将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2009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型计划》④ 的国家战略文件,主要内容均以2020年为目标:到2020年,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涉及能源、工业、交通和住房等多个部门。到2020年,40%的电力将来自低碳领域,其中31%来自风能、潮汐能,8%来自核能。为完成这场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的能源革命,将对能源项目投资1千亿英镑,其中相当部分要由能源消费者埋单。到2020年,英国家庭的年平均能源支出将增加75英镑;政府将投资32亿英镑,用以提高750万户贫困家庭的能效;对那些在房屋中主动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到2020年,新出厂汽车的碳排放标准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该文件还提出,所有英国政府机构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碳预算”,严格控制碳排放量,不达标者则受罚。文件预计,全球低碳产业市场规模已达3万亿英镑,还将不断增长。英国计划把自己打造成为世界绿色制造业中心,在2020年提供120万个“绿色经济”就业岗位。英国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指出,“我们决定通过制定清晰的政策,使英国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同时受益”。
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⑤,则提出了以下目标:
——设置碳排放总量控制限额,与2005年水平相比,到2020年全球变暖污染将逐步削减至17%(相当于从1990年水平削减4%),2030年削减至42%(相当于从1990年水平削减33%),2050年削减至83%(相当于从1990年水平削减80%)。
——要求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提高能效的方法满足部分电力增长需求,使其在2012年占总发电量的6%,2020年提高到20%。
——新的燃煤电厂如果在2020年后获得大气污染许可证,必须至少减少65%的排放。2009年到2015年获准修建的电厂必须采用CCS技术,按规定的装机容量运行4年之内,应至少减少50%的排放。新电厂获得奖励的资格有时间限制,因此鼓励尽早采用CCS技术。
——能源部受命采用一个国家规范,根据所建年份,把新建住宅和商业建筑的节能提高到30%~50%。
无论是出于从本国利益的角度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忧虑,还是出于对国际竞争与政党选举的考虑,英美两国这次看来真像是要动真格的了。
5.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明确表态
众所周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与行动一贯是积极的和负责任的(张坤民,2008)。国家主席胡锦涛于今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⑥。他说:“中国从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并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切实努力。”他指出:“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胡主席庄严宣布:“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中国积极负责的立场得到了全球的赞誉。
此前,早在2007年9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的会议上,曾郑重提出“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6月,他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之后的讲话中,又再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继胡锦涛主席这两次郑重谈到发展低碳经济后,2009年6月6日新华社报道的《温家宝主持节能减排会议部署八项举措应对气候变化》⑦,其中有三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严控‘两高’行业盲目扩张。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从严控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切实加强双边、区域和多边在节能、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三是“要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法律、经济、科技的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些积极信号都表明,国家决心继续从严控制高碳增长,积极鼓励节能、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研发;并昭示,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排放强度将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会有一系列法律、经济、科技的综合措施出台。
6.中国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以及开发利用去碳技术(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同时还要进行体制创新并引导消费行为,由此实现“一箭三雕”:一是尽力控制大气中的浓度不至于超过产业革命前的2倍,从而避免地表温度升高2℃以上带来的一系列灾难;二是努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与新能源(核能、氢能等),以确保能源安全;三是将其作为21世纪国际新技术竞争的实质性内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禀赋。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探明的化石燃料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0%。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量中,煤炭仍占72.2%(水电占6.5%,核电仅0.77%)⑧。且2008年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量均在全球42%以上。(表1,表2)中国要发展,只能主要靠自己的煤;同时积极增加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比重,对CCS技术则要积极攻关。这是资源禀赋所迫,不得不如此。
发展阶段。全国和多数省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增长方式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关头。从应对气候变化和长远发展考虑,我们不能再在东、中、西部之间重走“产业转移”的老路,不能盲目地去扩大多余产能和多排。低碳发展正好为我们提供一个调整产业结构和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锁定效应。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快,绝不可能停步。(表3)要降低碳排放强度,必须千方百计,早下决心。新增电力的增量,应当尽量从核电、水电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提供。忍痛炸掉落后小煤电厂的事今后不能重演。新建筑物、新的交通等基础建设,也同燃煤电站一样,千万不能被落后的、高碳排放的耗能设施锁定了。这就牵涉下决心何时向低碳转型。
国际竞争。《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古人云:“天助自助者。”在国际竞争中,有的技术可以买,而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科技创新正是低碳发展的核心之一。
就业岗位。中国的人口多,城市化转移的劳动力多,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也多,靠什么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靠低碳发展。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绿色就业》⑨ 对此可供参考。
发展模式。排放总量大,从中国人口多来说,这不足为奇。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⑩ 指出,“工业化时代时起所排放的每10 t 中,约有7t是发达国家排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 t ,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t和23t”。无疑,中国在碳排放的历史存量方面责任很小。有的西方国家要求我们现在同他们一样减排,这明显是不合理的,也是违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但从当前流量及增长趋势看,如不及早规划部署低碳发展的话,对我们也很不利。问题是,中国原先人均排放量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据国际能源机构(IEA)2008年统计(11),中国2006年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占全球16.2%,而排放总量却占全球的20.2%。同年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是4.28t,已同世界人均量相等(表4)。据BP2009年统计(表1),中国2008年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升到全球的17.7%。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还在前进,如果延续传统的增长方式,排放量增长将更为显著。而且,沿海地区某些城市的能耗水平和“碳足迹”已经越来越向西方国家接近,这怎么符合科学发展呢?国际谈判自然要据理力争发展中国家合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但从发展模式说,向低碳转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要有紧迫感。
总之,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无论是从人类命运还是从国家前途来说,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从节能减排到低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1.节能减排 成效明显
中国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战略,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狠抓节能工作,目标明确,决心坚定,成效明显,影响深远。(12) 面对新形势,如何搞低碳发展,要有新思路、新办法。
2.调研座谈和现场考察受到的教育与启示
迄今全球尚无一国完全实现了低碳发展,中国能行吗?为了了解实际情况,在环保部领导、九三学社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编印《低碳经济论》之后的一年多来,我和崔大鹏教授除了分别应邀出席法国、德国、日本的低碳研讨会外,主要参加了国内4次低碳发展的现场调研。先后考察了华北的天津、保定,长三角的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宁波、湖州,珠三角的广州、珠海、东莞、深圳,山东的济南、烟台、青岛、日照、德州等地,加上开会去过的甘肃兰州、武威、海南三亚以及长住的北京,总共10个省(或直辖市)、计22个大中城市。所到之处,我们同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召开调研座谈会,到试点单位进行现场考察,耳闻目睹了各地的一些实际进展和良好基础,感受到了干部群众对于低碳发展的极大积极性和创意行动,以及有关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的迫切需求,印象十分深刻。其中最突出的是地方领导的科学意识和政治意愿。广东省黄龙云常务副省长说得好,广东国际交流方便,尽管国务院还没有正式安排,但全省已经逐步强化了低碳意识,不少城市表达了要争做低碳城市试点的强烈愿望,全省也有推动“低碳广东”发展的积极动向。确实,广东全社会的积极性和科技水平,在考察的各个点上到处可见。无论是研究所、大型国营或民营企业,都各有亮点,有的还是刚回国的“海归”带回来的世界前沿研究项目。以下按考察时间为序,把各地看到的亮点略述一二。好在有的单位已经撰稿,现刊载在本文集中,可供参考。
我们看到,在华北地区,3个城市各有千秋:
——北京:决心从“绿色奥运”加快扩展到“绿色北京”;“低碳技术发展”已列入北京市2009年18项科技专项之一;院士和专家们纷纷为“绿色北京”献计献策;北京环境科研院完成了北京碳足迹的调查;延庆八达岭风力发电和张山营的沼气发电都很有规模和水平;北京环境交易所正为未来的“碳交易”摩拳擦掌。
——天津:“中国—新加坡生态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低碳指标;天津环境交易所同样在为未来的“碳交易”积极准备。
——保定:作为“低碳城市”试点,市政府拟定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成立了保定市低碳城市研究会,开始实际行动;新建的“电谷锦江”大厦是太阳能发电的一体式建筑。
在长江三角洲,7个城市做了不少实事:
——南京:的节能建筑,如:苏远大厦,充分运用了太阳能和自然光;曼奈柯斯二期工程大面积新厂房,采用德国技术,墙体门窗保温好,地源热泵应用得当,都实现了整体节能。
——无锡: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经无锡市环保局倡议,有关部门、大学及相关企业支持,以“政产学研”相结合形式,已在江南大学建立;江南大学数字化节约型低碳校园建设节能显著;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吸引全球关注。
——苏州:新建化工节能区,迁建企业,集中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同美国能源基金会、清华大学合作,进行高碳城市节能试点;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注意按碳的测算来考虑。
——上海:迎201O世界博览会,特色是“绿色世博”、“低碳城市”,计划通过搬迁旧企业、改变土地利用、开发可持续发展城市模型、采用低碳技术(如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生态绿化、江水源热泵、垃圾管理与节水、控温降温、智能化生态建筑等)以及多个减排计划和直接碳补偿项目来实现碳中和;上海已作过碳足迹调查。
——杭州:建设生态城市,扩大出租自行车网点;全市水泥企业实现余热发电;利用夜间峰谷电,把水变成半固体冰以储冷;农村电网改造,减少电网损耗;正在筹建“中国杭州低碳博物馆”。
——湖州初步形成以蓄电池、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为主的制造中心;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与废弃物,如金山燃料公司一期年产5万吨甲醇汽油,质量达国标;大为生物公司从废植物油中提取生物质柴油,技术与产能属国内前列;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的新房在销售。
——宁波:在节能中重视市场导向,着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成立节能技术服务市场专委会,依靠中介服务机构协助完成全市近30%的节能量;城市照明经过技改后,2008年能耗降低2.56%。
在珠江三角洲,明显感到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配合默契,充满活力,如: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节能低碳见效,经济效益显著;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发与储备一系列低碳技术(生物质、太阳、海洋、地热、固体废物、天然气水合物、高效热管换热、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一些“海归”把世界前沿项目带回这里继续研究;迪森能源集团把农林废弃物(如秸秆)变成生物柴油、可燃气和固体燃料,从事“能源+设备+服务”业务;华德公司自主创新生产的蒸发冷凝式中央空调比传统风冷式空调节电35%,订单多。
——珠海:兴业幕墙工程公司从事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包括太阳能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幕墙、家庭用独立电源系统、光伏水泵系统(为陕西杨林开发)、光伏海水淡化系统、风光互补路灯等;金山软件公司2200名员工,2008年的万元产值能耗仅为0.019吨标煤(全国1.18吨);远光软件公司在国内电力行业占有率超过80%,有志参与智能电网开发。
——东莞:南玻绿色能源产业园于2005年启动,已有环保节能建筑工程玻璃、太阳能电子玻璃、太阳能电池、陶瓷科技等4个子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2008年,园区实现税收7063万元。
——深圳:拓日新能源科技公司生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窗和光伏电池幕墙、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供电系统、LED照明和大型LED显示屏工程,完成了薄膜电池攻关项目;“深圳建科大楼”实践全过程精细化绿色建筑设计;比亚迪公司从事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镍电池、手机锂电池、手机按键占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和汽车制造与销售(开发油电混合动力车),1995年创立,现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和电动汽车开发商;大亚湾核电站2×98.4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于1987年8月兴建,1994年5月商业运行,总投资40.72亿美元,年发电能力近150亿kWh。广东核电上网电价已低于脱硫燃煤机组的上网标杆电价。
在山东省,也随处看到当地低碳发展的积极性:
——济南:20多层新建住宅采用太阳能热水分户的一体化建筑,装置成本约4千多元。
——烟台;因地制宜在其具备风能潜力的栖霞山区建设了连片的风力发电场,已运行。
——青岛:探索循环经济为低碳发展开辟了道路,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和二啤成效都很突出。
——日照:名不虚传,确实得益于“能把共识付诸实践、富有远见的领导者”。
——德州:市政府正在筹办2010年世界太阳能大会,该市的皇明集团颇有雄心壮志。
国家已把甘肃省列为“建设上千万千瓦大型风电场的省份”之一,将在酒泉风场建设“空中三峡”,向新疆和江苏方向输电。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配之以温室农业、有机农业,河西走廊将大有希望。海南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更可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犹同可持续发展,虽无一国已成,但大势所趋,非此莫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不能再重复过去大炼钢铁和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做法,而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周密规划,统筹兼顾,系统研究,大胆试点,重点突破,示范推广,稳扎稳打,有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产业、高校、科研及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务求实效。
三、若干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根据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我谨提出以下若干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可能不全面、不准确,仅为一孔之见。
摸清家底。建立统计与监管体系,定量了解国内各城市和主要耗能行业的碳足迹,研究制定适合国情的以碳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指标体系。
确定目标。研究确定列入国家规划的低碳目标,并研究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措施。
制订规划。抓紧若干城市的试点,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国家低碳发展转型的总体规划和主要部门或行业的行动计划。
立法研究。积极探讨低碳经济立法的可行性,加快其他相关法律的修订与实施条例的制订。
投资需求。深入分析中国低碳发展各阶段的投资需求、融资途径与重点投向。
基础研究。中国低碳发展碳排放基准线和峰值的研究,关乎国内和国际大局。
国际谈判。深入研究在哥本哈根谈判中的中国对案,尤其是关于全球排放总量的确定、分配以及兼具公平和效率的明确意见。
去碳技术。似应加快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国际合作研究,通过运行事实与可靠数据,确定其在中国实施的成本与可行程度。
重点合作。确定中美低碳发展合作的重点项目,同时也考虑同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双赢”的低碳合作。
注释:
① 张坤民《1989年5月在中德经济计划年会上的报告》,刊于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美国亚洲评论》1990年夏季号,同时被收入《中国环境年鉴》1990年卷。
② http://www.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2003.
③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http://www.hm-treasury.gov.uk/media/5/9/Part_I_Introduction_gr oup.pdf,2006.
④ http://www.decc.gov.uk/en/content/cms/publications/lc_trans_plan/lc_trans_plan.aspx,2009.
⑤ http://www.serc.gov.cn/jgyj/ztbg/200907/W020090721580519185500.pdf.
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9/24/content 12103701.htm.
⑦ 新华社电讯稿,《人民日报》2009年6月6日第1版。
⑧ BP Statistics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9,pp.40-41.
⑨ UNEP,Green Job,2008.
⑩ http://hdr.undp.org/en/media/hdr_20072008_ch_chapter-1.pdf.
(11) IEA,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08,http://www.iea.org/textbase/nppdf/free/2008/key_stats_2008.pdf.
(12)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http://www.gov.cn/zwgk/2008-10/29/content_11343-78.htm.
标签:碳排放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论文; 新能源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能源论文; 节能评估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