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职业倦怠感的研究现状论文_方珏贤,,方珏芮

实习护生职业倦怠感的研究现状论文_方珏贤,,方珏芮

摘要:综述护生职业倦怠感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等,通过对关于护生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实习生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今后护生消除职业倦怠应着手的方向,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减轻或消除工作倦怠感,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持续地实施、评价,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也为临床教学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倦怠;研究现状;综述文献

我国人口基数大,患者人数众多,护理人员短缺,而临床实习是护生专业态度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会影响护理专业学生(此后统称护生)的专业态度和专业选择【1】,护理专业学生是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未来,导致护生对护理职业适应不良的因素很多,对护理职业的低认同感和高倦怠感,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因素【2】,而使其脱离岗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倦怠感,若任其发展不仅影响职业人士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阻碍职业生涯的发展。本研究就护生在护理工作中倦怠感的现状进行综述。

1.职业倦怠概述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作职业枯竭或工作倦怠,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科学文献中首次出现。2005年Hyrkas的系列研究提出工作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3】,由于护理工作的特点,实习护生在工作中必须面对众多压力,高强度的压力易使实习护生产生倦怠【4】,并且护士与护生又是与患者最频繁接触的角色,既要承担高风险,又要满足病人的需求,所以她们无疑是职业倦怠的易感、高发人群。

2.护生职业倦怠情况分析

2.1 实习护生的角色认知情况

有研究显示【5】,刚刚踏入实习路径的本专科实习护生职业心态仍处于初级阶段,角色认知表现相对模糊【6】。实习使护生由学校的学生角色突然转变为医院实习护士角色,对临床工作认知不足,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实习角色缺少全面的认识。他们在家中多是受家里人照顾较多,一旦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角色发生改变,从被照顾者角色转变为照顾者,加之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的职业环境,给护生造成很大压力。持续的压力可致使护生的负面情感和负性态度增加,产生职业倦怠,护生表现为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对工作缺乏兴趣和动力,进而出现对病人冷漠【4】。因为对工作有了倦怠,慢慢的可导致护生消极、烦躁、失眠等,甚至可能出现抑郁,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丧失信心。

2.2 护生职业道德修养不够

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使护生理解护理工作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形成忠诚、勤恳的职业道德。造成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不够和临床实习期间因工作繁忙而忽略职业道德教育。

2.3 护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护生拥有生理、心理、安全、爱与被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国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护生进入临床跟随老师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得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长期超负荷工作会使得对工作缺乏热情及责任心,极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并且护生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也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这又使得安全需要得不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生轮转科室较快,带教老师认为只是科室“过客”,所以护生很难真正融入到护理团队中,缺乏“群体归属感”。护理服务一旦出现差错,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甚至会受到辱骂,这导致护生缺乏足够的被尊重感。自我实现需要无法满足主要体现在老师既不放手也不放眼,复杂的操作很少让护生动手等方面,使得护生有一种挫败感。这5个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极易导致护生产生职业倦怠感

2.4 受带教老师影响

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的角色榜样作用是影响护生职业倦怠感的重要因素。随着护生的日益增多,临床带教老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年资低的老师带教屡见不鲜。①带教老师学历低,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理论欠缺;②带教老师不固定,经常出现跟班不跟人现象;③带教老师与护生沟通少,有的甚至一味的叫护生干活,不传授知识;④带教老师反馈不及时,导致一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恶化。老师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护生对护理事业的看法和对自己职业的规划。

2.5 护生职业受性别差异影响

在从事护理工作中,男护生比例明显低于女生数量,碍于面子,就给男护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并且部分男生沉迷网络,相对懒散易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就致使情绪低落,难以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据许丽琼研究显示,男性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女性,原因多与人们对护理职业的偏见(如职业含金量不高、从属于医生、被动地工作等)以及传统观念和性别文化(女性化职业形象)的影响有关。所以这就造成了男护生的高职业倦怠。

2.6 社会支持的影响

在实习过程中,护生要轮转不同的科室,接触陌生的群体,本就极易产生归属感缺乏的情况,若护生再受到患者、患者家属的不信任、带教老师的批评,部分护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倦怠感较高。

3.展望

随着全国各地医院的广泛展开,护理群体的不断壮大,医护人员的临床压力增多,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挫折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职业倦怠感。在今后的研究与教学中,建议护理管理者重视这一现状,多与护生交流沟通疏导,重视护生的主诉,减轻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使护理工作健康稳定并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红,许红凤,张茜茜.医疗纠纷对实习护生心理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病案,2015,16(06):91-94.

[2]常明明.增设护士辅导员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30):3217-3219.

[3]焦迎娜,王璀,李密,张帆,徐传庚,董淑敏.专科实习护生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105-107.

[4]张思溪.实习护生职业倦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家庭护士,2008(10):924-925.

[5]李晓环,尹兵,张新宇.角色认知教育对本科护生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05):31-32.

[6]洪海英.职业价值观塑造对本专科实习护生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637-640.

论文作者:方珏贤,,方珏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实习护生职业倦怠感的研究现状论文_方珏贤,,方珏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