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角度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措施浅议论文_李仙荣

兴趣角度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措施浅议论文_李仙荣

李仙荣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初级中学 318025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方面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发展深化,几乎每一个学科都开始注重因材施教,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也不例外,普遍侧重提升学生运动意识和素质水平,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个性化趋势。本文尝试就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兴趣教学法探讨具体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兴趣 初中体育 教学

一、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兴趣教学模式的优势

1.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而言,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象征着一个人在认识和学习知识方面的欲望,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内心求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基于兴趣角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使得其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始注重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融入趣味游戏,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促进初中生其他学科学习效率的提升。一旦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则其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会主动参与到符合自身个性化特点的竞技活动中去,并且当体育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之后,体育学习会处于较高效率阶段,初中生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一情绪的出现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帮助学生身心得到有效放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身心愉悦之后,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也会显著提升,充满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如此会促进初中生其他学科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缺乏兴趣设计点。当前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因为其他理论学科的影响,而尝试模仿其他理论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自身缺乏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自身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没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存在严重抑制作用,同时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学过程中较为散漫、太过敷衍,预留大部分时间自由活动,导致只有部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学效果较差。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意愿,通过跑步等简单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对于此类体育活动缺乏兴趣,被动参与。如此导致体育课程设计缺乏兴趣设计点,兴趣教学未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初中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位较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如此很难提升教学效果,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希望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在此情况下,诸多缺乏责任心的体育教师就顺水推舟将自己的课时让给其他教师开展教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学生的兴趣成长受到严重束缚,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转而将自身的精力和兴趣完全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最终导致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存在轻视体育、看重文化课的问题。

三、兴趣角度的初中体育教学具体措施

1.积极构建体育兴趣小组。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按照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依据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的成员的爱好都相同,通过其中具有相同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此氛围中共同促进、共同影响。在学习兴趣相同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促进体育学习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升。作为体育教师,为了能够让初中生的体育运动个性化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并且引入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艺术项目,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2.合理丰富初中生的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在当前素质教育要求下,将游戏与初中体育教学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使得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兴趣明显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应当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再进行游戏教学的组织工作。

3.通过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中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因为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个性需求,所以体育教学设计内容涵盖球类、跑步、跳远等多个项目。在此情况下,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点,构建适当的教学情境,通过此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通过初中体育教学构建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大力依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想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合理引入兴趣教学模式,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有趣之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远威 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初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2]王雄伟 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论文作者:李仙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兴趣角度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措施浅议论文_李仙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