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要素论文_刘强

分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要素论文_刘强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权利受到很大的损害,既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又造成了各种资源能源的浪费,大幅度降低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对施工单位和整个建筑行业而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据统计,2018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3.5万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9亿m2,建筑业从业人数近6000万,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不过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多发,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根据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11月份,全国共计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98起、死亡800人,相比2017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强化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做好安全管理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在项目施工中,通过实施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各种安全措施和安全设备的基本效用,可以贯彻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助于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施工。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安全伤残事故日渐频繁,触电,高空坠物砸伤,墙体破裂坍塌等等各种安全事故给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客观体现。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全面推进施工单位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问题

2.1缺少新手段的支持

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升级管理手段。从当前建筑施工管理实际来说,缺少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支持,使得安全控制工作难以达到要求。目前,很多大型企业不断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比如VR技术和BIM技术等,辅助安全控制,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注重进度、造价和质量,对安全的投入还需要加强,进而不断提高安全控制水平。

2.2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候,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对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因而不够重视,只是全力想办法提高生产的效益和施工的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因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其次,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素质安全意识薄弱,有时候会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是不按规定操作,从而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2.3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不强

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对实现施工安全控制目标,有着积极的影响。从当前项目管理实际来说,因为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需要强化、安全管理体制尚不规范、缺少安全管理机制等,使得安全控制难以达到要求。对于上述问题,必须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的规范化控制,保证施工技术应用和机械设备操作等规范化,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项目管理安全控制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科学进行建筑施工的组织和设计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设计对整个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对整个项目工程安全控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设计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的规范,因此,要结合施工地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施工的实际条件,对施工的方法,施工的规范做出严格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科学的设计规范指导整个施工过程,避免出现因为盲目施工,混乱的施工而造成事故。

3.2积极建设智慧工地

从建筑行业发展现状来说,各个地区为了强化对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控制,不断加大安全治理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及技术和建筑工程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的深入融合,开展智慧工地的建设,将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化技术以及BIM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强化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等的监督管理。从当前使用的智慧工地系统来说,其主要构成包括数据采集功能模块、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应用终端。在具体应用中,数据的采集实现,主要通过在现场装置安全监控设备,进而实现对起重机械设备运行等的动态化监控。基于采集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现场自动报警,例如发现没有佩戴安全帽的人员后自动语音提示,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管控。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技术,辅助安全管理,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技术,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具有多发性和突然性特点,若想实现有效把控,必须要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做好安全影响因素的全面把控。

3.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存在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材料、机械的流动性。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对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因此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

3.3.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是施工生产过程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同时是施工安全过程中的控制对象。在安全生产中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安全能动主导作用,一方面除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培训,改善人的劳动作业环境;另一方面从确保安全生产的观念出发对人的错误行为、人的心里变化、人的技术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如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对于出现心理变化的人员要杜绝从事高危作业;对于技术复杂、精度较高的要让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去完成,总之在用人方面要从人的心里变化、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3.3.2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施工现场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它存在于现场不同位置和不同时段,由于物的能量释放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现场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关键是正确判断物的不安全状态,并针对不安全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在进行施工组织、工艺安排、具体操作时,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之前或引发为事故前,具体体现为“安全生产、预防为先”的原则。

3.4做好施工现场的动态化监管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以施工现场为着力点,加强动态化监管力度,强化对安全隐患的有效控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深入到工程施工现场,严查带班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持证上岗情况等。在开展安全检查的过程中,若发现安全问题,立即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除此之外,场所环境不同,产生的危险源也就不同。因此,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有效划分,按照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设施的重大危险源特点,根据其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生产的安全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严格贯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危险源识别和把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论

在新的时期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和要求,是施工单位实现经济效益,施工人员确保人身权利的双赢选择,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安全施工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魏安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J].建筑安全,2016(2).

[2]张军,朱冰.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36.

[3]秦小胖.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6):157-158.

[4]屈章阳,曾鹏,刘赛.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01.

论文作者:刘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要素论文_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