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文军

建筑工程预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文军

李文军

昌乐县财政局 山东省潍坊市 262400

摘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预算对整个工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阐述了预算审核的意义,分析了预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工程预算审核方面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审核;问题;对策

1工程预算审核的意义

(1)有利于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有机结合,通过对工程预算的审核,可以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实际,采用的技术是不是当前最先进的,设计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后,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有利于确保项目投资准确和完整。减小投资缺口,杜绝投资浪费。有利于发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中设计的薄弱环节,找出关键问题,提高设计水平。

(3)有利于建设资金合理分配,工程预算偏高或偏低都不利于投资资金的合理利用,通过审核后的工程预算,让资金落到实处,避免浪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预算审计中的问题

2.1工程预算编制不完善

预算编制是一项非常严格和专业的工作。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编制工程预算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编制。特别是员工的专业能力,相关的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预算编制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有效地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算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工程预算编制的实际需要,导致工程预算编制能力差,经常采用临时工作。机械迟到,不根据企业和项目的现状进行编纂,缺乏经验。因此,编纂中的错误层出不穷,工程造价预算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成本预算审计机制不健全

在项目预算审计过程中,项目预算执行不力也会影响项目预算审计的效果。必须严格执行良好的项目预算。目前,在许多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缺乏对成本预算的重视,在进行预算审核和控制时不能有效地执行预算计划,例如机械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当,建筑材料不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等,这些都会影响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使得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情况,甚至超过预算。由于成本预算审计机制不健全,导致工程变更、施工事故等问题,也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增加。

2.3价格与实际不符

工程造价预算审计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材料价格与实际不符。例如,有的建筑材料是次优的,在调整建筑材料价格时,只是涨跌不一,有的建筑材料定额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明显差异,而施工单位只调整超过定额价格的材料,不调整低于定额价格的材料。在调整建筑材料价格时,使工程造价虚增。此外,一些施工单位还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需要,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成本超支。

3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对策

3.1完善预算计算方法

遇到新工艺、新设备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换算才能套用定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确定换算关系是问题的关键,计算过程中存在诸多规则,各地区的定额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对症下药,在企业编制工程预算过程中,必须深入实地考察当地的施工水平,包括施工材料、运费、人工费等,根据地域差别探求换算关系式,弥补因地区差异以及新材料的采用带来的偏差,有效控制工程预算的误差。

3.2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工程量的精确预算与审核

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造价成果的编制,都会在造价的精确计算方面受到对工程量进行准确估算的约束,而只能根据现有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施工方法套用一些计算标准,因此实际发生的工程造价与预算中的计算必然存在差距。建筑工程造价及预算审核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虽然审核时工程已经部分或全部从设计方案落实为实体,但是审核工作也不可能对工程量进行全面测量确认。而随着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日趋多样化和形式更加复杂,需要运用的新型施工原材料、设备以及技术也相应增多,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可借鉴的经验和数据越来越少,因此在工程造价及预算审核工作中探索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对工程量的估算和计算的精确度,可以提高审核效率和审核结果的质量。现在利用算量软件已经部分实现了模拟仿真技术或再现工程的施工过程,实现对建筑工程量精确的动态评估和计算;甚至可以使某些功能情景再现,优化设计方案,如及时发现净高不足、人流拥堵等。

3.3建立完善的定额体系

目前工程预算的编制,一般是借用定额,可见定额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定额出了问题,那么工程预算必然出现较大的误差,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对定额体系进行规范,目前建筑工程中需要的建筑材料繁多,但目前不是所有的施工材料都能包括在定额体系中。所以,需要不定期更新定额体系,尽量把最新的材料、设备等详细地归纳梳理;其次,定额体系因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而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规范定额体系标准,然后根据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确定不同的调整系数,以适应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的工程预算需求。

3.4增设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有力运行,必须加大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的增设力度。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抓教育,在体系制度上抓完善,更要根据本企业经营管理范围、企业管理层次,企业管理特点等现状,按照“精干高效、面向基层“的原则,实行”逐级委派、逐级负责“的垂直管理模式,增设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和人员定编。比如,在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设立全面预算管理中心(资金管理网络平台),对下属分支机构委派专员负责此项工作。同时,为了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互相制约、信息共享等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有始有终、有效有果。

3.5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

建筑施工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是通过对各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和预算组织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为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奖惩提供依据,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将预算目标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和奖惩范围,切实做到奖罚分明。

(2)预算执行中期,预算考核小组应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分析实际绩效与预算数差异产生的原因,识别和评估项目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结合战略方向、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等,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3)预算期执行结束,预算考核小组应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核实各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确认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绩效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就预算考核情况和执行结果撰写考核报告,明确项目管理的预算执行情况,为企业实行奖惩提供准确的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根本目的就是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规范现场签证问题和工程变更问题、注重建筑工程预算监督审核等方面分析了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希望对控制工程造价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宗卓.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41.

[2]林棋.工程造价审核中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155.

论文作者:李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