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与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论文_吴强(通讯作者),郭平

吴强(通讯作者) 郭平

(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于米氮平、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4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1、2、4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在第1周末即显效,HAMD评分与治疗前以及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另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尚无差异性(P>0.05)。在第2周末差异较治疗前更显著(P<0.01),而且仍然与另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至第4周末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极有显著性(P<0.01),但三组间比较无差异性。阿米替林组锥体外系及抗胆碱能副反应最高,消化系统和精神和神经系统副反应西酞普兰组最高。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比阿米替林及西酞普兰起效较快,副反应较少。

【关键词】抑郁症;米氮平片;西酞普兰;阿米替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121-03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mirtazapin ,Citalopram and Amitriptyline. GUO Ping WU Qiang. Henan Province Zhumadian Mental Hospital , Zhumadian 4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rtazapine ,citalopram and Amitripty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mirtazapine ,Citalopram and Amitriptyline 4 weeks,respectively.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 (TESS)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end of 1st,2st,4st week,respectively.Result Compared with base line ,the HAM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a 1-week treatment in mirtazapine,especily after a 2-week treatment,and it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comparing with the other group.while in Citalopram and Amitriptylin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Then compared with base line,every d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a 4-week treatment , ( P < 0.01).But between each group,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Among the three groups, the extrapyramidal and anticholinergic side effects was highest in Amitriptyline , and in Citalopram group , 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the psychiatric and neurological side effects was highest.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irtazapine was far moer quickly ,less side reaction than the other drug.

【Key words】Depression;Mirtazapinehloride;Ctalopram;Amitriptyline

抗抑郁症药物种类较多[1]。各大类药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不同、特点不同、疗效和副反应也各有差异。如何在众多之中选择起效快,副反应少的药物,这是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临床中常用的TCAs、SSRIs、SNRI三种代表性药物阿米替林、西酞普兰、米氮平做对比,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抑郁症的选药参考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全部病例来自2010年9月~2012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III)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HAMD≥17分。(3)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1)患有器质性疾病及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2)合并精神活性物质的精神障碍者,(3)入组前一周未应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例。(4)所有病例入组均征得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共入组126例,最后完成120例。米氮平片入组41例,1例后无随访而脱失,完成40例;阿米替林组入组43例,3例治疗1~2周内因抗胆碱能副反应较明显而换药,完成40例;西酞普兰组42例,2例治疗1周内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明显而换药,完成40例;脱离病例纳入不良反应分析。

米氮平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8岁,平均(30±10)岁;已婚25例,未婚14例,离异1人;首诊发病18例,复发22例;病程<1年24例,>1年16例;受教育年限8~17年,平均(10±3)年;农村23例,城市17例。

阿米替林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8~55岁,平均(29.6±9.8)岁;已婚26例,未婚14例;首诊发病19例,复发21例;病程<1年23例,>1年17例;受教育年限9~16年,平均(8±2.5)年;农村26例,城市14例。

西酞普兰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18~55岁,平均(29.6±9.8)岁;已婚27例,未婚13例;首诊发病18例,复发22例;病程<1年24例,>1年16例;受教育年限9~16年,平均(8±2.4)年;农村22例,城市18例。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程,受教育年限,城乡差异及初复发统计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给药方法:米氮平片组:选用荷兰欧加农药业生产的米氮平(瑞美隆),初始剂量75mg/日,2周内根据情况加大剂量,最高150mg/日。阿米替林组:初始剂量50mg/日,2周内根据情况加大剂量,最高150mg/日治疗。西酞普兰组:初始剂量20mg/日,2周内根据情况加大剂量,最高40mg/日。观察8周。观察期间可在必要时短期应用苯二氮类药物。

1.2.2评定方法:由我院心理测量室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评定,以HAMD总分成绩作为治疗评价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末各评定一次。治疗中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中均定期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和血常规。

1.3 统计

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 疗效(HAMD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氮平组在治疗的第1周末与治疗前以及与西酞普兰组差异就有显著性(P<0.05),与阿米替林组差异极有显著性(P<0.01);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差异更有显著性(P<0.01),与另两组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另两组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差异也有显著性。表明博乐新在抑郁症治疗中起效更快。

表 三组治疗前后及之间HAMD评分比较(x-±s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 组间比较,﹟P<0.05 ﹟﹟P<0.01

2.3 副反应(TESS)比较

米氮平组副反应共发生52例次,西酞普兰组共发生88例次,阿米替林组共发生104例次。阿米替林组锥体外系及抗胆碱能副反应最高,与另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阿与文χ2=19.6 阿与西χ2=16.9),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32);精神和神经系统的副反应西酞普兰组最高,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西与文χ2=4.15 西与阿χ2=7.5),另两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χ2=0.48);消化系统副反应西酞普兰组最高,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极有显著性(西与文χ2=13.69 西与阿χ2=67.6),另两组差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97)。内分泌和心电图、肝功能异常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显示米氮平组的副反应显著低于另两组。

3.讨论

如何在众多之中科学地选择药物是医生和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最早的三环类药物功不可磨,选择性五羟色胺受体阻止剂五朵金花占居着重要地位。五羟色胺受体和去甲肾上腺受体双重阻止剂的出现更是锦上添花。这3种在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代表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已无可争议。但是,它们的效果优劣,显效的快慢和副反应的多少和特点在众多的研究报告中则不尽相同。在抑郁症的生化研究中,去甲肾上腺和五羟色胺是与之关系最密切重要的,很多证据表明二者的下降是产生抑郁症的关键因素。[2]阿米替林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NE的再摄取而产生抗抑郁作用;西酞普兰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的5-HT的再摄取而产生抗抑郁作用;米氮平是中枢突触前膜α2受体拮抗剂,可以增强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导。它同时阻断中枢的5-HT2和5-HT3受体:米氮平的二种旋光对映体都具有抗抑郁活性,左旋体阻断α2和5-HT2受体,右旋体阻断5-HT3受体。米氮平的抗组织胺受体(H1)特性起着镇静作用。该药有较好的耐受性,几乎无抗胆碱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影响。理论上应该双重的效果更好些,有较多的研究也支持双重受体阻止剂类起效比较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米氮平组在治疗的第1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以及与西酞普兰组差异就有显著性,与阿米替林组差异极有显著性;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差异更有显著性,与另两组差异仍有显著性。支持双重受体阻止剂米氮平起效比较快的结论。这不但与它是双重受体阻止剂有关,而且它的代谢物去甲米氮平也有阻断NE和5-HT的效应,其中5-HT可加速NE引起的受体向下调节与抗抑郁相关联。米氮平对抑郁、焦虑、强迫以及各种躯体疼痛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这可能在整体上形成起效快速的原因,有报告治疗4天即能起效[2-6]。

药物的副反应与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米氮平组副反应共发生52例次,西酞普兰组共发生88例次,阿米替林组共发生104例次,阿米替林组锥体外系及抗胆碱能副反应最高,高达52例次,精神、神经系统的也高达28例次,原因主要是通过激动5-HT2A受体而抑制黑质-纹状体通路DA释放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通过抗胆碱能和抗H1受体引起抗胆碱能副反应和精神、神经系统的副反应。西酞普兰组精神、神经系统的副反应最高,高达31例次,消化系统的副反应也最高,高达22例次。原因主要是通过拟5-HT能效应激动5-HT1A、5-HT1B、5-HT2C、5-HT3引起。米氮平组副反应最少。精神、神经系统的副反应19例次,消化系统的副反应18例次。原因主要是通过拟5-HT能激动额叶NE和D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5-HT2A受体,从而抑制NE和DA释放,导致精神迟钝,而其拟NE能又振奋情绪,两者抵消综合结果较少引起思睡和焦虑,也较少引起消化系统的恶性、呕吐和生殖系统的性功能障碍[2、5]。

总之,米氮平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优于三环类的阿米替林和SSRI类的西酞普兰。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第5版.876,548.

[2]姚芳传,王克威.精神科查房手册.362,377-378.

[3]何蕊芳,李忠义,李刚等.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米氮平片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2010,20(1):49-50.

[4]郭艳梅,文素荣.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共病对照研究,2010,20(1):194-195.

[5]司天梅,舒良.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米氮平剂对治疗抑郁症的开放性研究,2006,32(1):64-65.

[6]高月霞,黄敏,刘德芳.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米氮平与米氮平治疗复发抑郁症对照研究,2010,20(4):270-271.

论文作者:吴强(通讯作者),郭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米氮平与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论文_吴强(通讯作者),郭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