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管理中“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管理论文,常规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1)02-0026-04
2005年,我校加入了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由此展开了学校管理的变革与探索。叶澜教授在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四大机制: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机制、分工负责与沟通协作机制、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机制、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其中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是学校管理的动力机制,它的科学化运行能有效促进前三大机制的运转,同时前三大机制的运行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一机制。近年来,我校在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的探索上做了较为定向的思考与研究。
一、建立新型参照体系,重建常规保证系统
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帮助我们建立了认识学校秩序的新视角,并形成了学校管理中第一秩序、第二秩序、第三秩序的新参照体系。
1.清晰并完善第一秩序的基本规范
我们在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探索中的第一步,是梳理并完善了学校的第一秩序。叶澜教授说,一个正常运转的学校需要建立的最基本秩序,就是教育、教学的工作秩序,这就是学校的第一秩序。哪些秩序属于第一秩序?这些秩序的价值追求是否正确?怎样才能更好地运行?需要哪些组织保障?……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教师课务职务的安排、学校的课程规划、作息时间等作了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学校时空观的更新,让我们认识到:时间和空间是绵延和连贯的,如果人为地分割考虑,会使师生的眼界和生存的空间都变得狭小,失去学校教育生活原可拥有的丰富、深邃和博大。从2008年起,我们以校历、年历来统整学校时空和节律,以校历、年历为载体,积淀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每学年初,我们将本学年的年历发放到教师手中,年级组、学科组则通过学校年历,整体而具体化地落实部门规划。
2.梳理并重建第二秩序的基本规范
用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质量的相关秩序的制度与纪律,是学校的第二秩序。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梳理并重建了第二秩序的基本规范。
(1)指向多项工作的基本规范
学校是师生教育教学生活的场所,从师生的工作领域出发,我们制定了指向不同工作的各项基本规范。以教师为例,有备课常规、课堂教学常规、作业设计批改常规、学科活动常规……
教师备课备什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学校常规考核考什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我们在不断探讨。在近几年阶段变革的基础上,2010年暑假,通过召开领导管理研讨会,我们以制度的方式系统更新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细则》。
(2)提高工作品质的基本规范
备课常规、上课常规、作业设计批改常规等,都是指向教师工作领域的,服务于教师作为“教育者”这一具体工作。要保证这些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的品质,还需要创建新型教师队伍,包括重建教师角色理想,提升教师的基础性素养和专业素养。
为此,我们在教师发展的内容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教师发展的常规。如教研组的研训一体化制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大会的分享交流制度、小课题研究制度、感动局小系列评比制度等。就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而言,在组织上的变革是有了备课组长,还增设了课型组长;就备课常规而言,除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外,还有了每周一课、每日一议制度。一议当天课堂中的得失;二议每日常规积累;三议下节课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核心过程的推进,有哪些环节,每一个环节需要提哪些核心问题等等。
所有这些基本规范都指向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品质,促进规范真正转化为实践力量,转化为教师新的存在方式。
3.明确并探求第三秩序的最高境界
学校管理的第三秩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指的是各种秩序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服务的目标在实践中得到成功,继而被秩序执行者理解、体悟和认同,它是建立在全体成员心中的内心秩序。”我们明确了这一目标,并努力追求这一最高境界。我们探索如何通过变革规范的形成、表达、执行、反馈等因素,努力使规范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内心认同和自觉行为。
以常规考核为例,我们经历了从“约束”走向“引领”的过程,我们的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详尽的考核方案”。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如何保障日常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现实挑战……现实的状态让管理者意识到:学校需要在现实背景下,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当时学校在考核内容和形式上做了大量工作,如确定了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常规,从个人备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集体备课、资源建设、论文撰写、参与研讨等方面制定了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考核方案。方案较为细致地制定了各个项目的检查细则。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状态却并没有因此而改进。
第二阶段,“重建日常考核内容”。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开始改革考核内容,把对日常课堂教学的考核放在了考核的第一位。通过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我们重建“一堂好课”的标准,把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提问权、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权、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纳入到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之中。为了引领教师关注日常课堂,我们把论文的撰写从日常考核中分离出来,不再作为考核的内容,而是以其他的方式鼓励教师写作。学校教育教学日常考核由此从静态的文本管理走向动态的现场观察和课后互动交流。但此时,考核人和被考核人的关系依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考核任务的承担者依然是中层干部或教研组长。
第三阶段,“重建考核评价价值观”。考核追求从约束控制走向发展引领。“成事成人,以成人促成事”的理念让我们不断审视日常的考核工作。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考核制度的制定中,我们已往关注的是“管”好教师把“事”做好,却没有将“发展教师”作为目标。于是,管理者开始走近教师沟通了解,让教师成为考核者。学校在教育教学常规考核方面确立了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人人都是考核者,人人都是被考核者,全员参与考核与被考核(包括管理人员);二是考核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过程比考核结果更重要;三是考核关注的是教师的日常教学——被考核人员由考核者随机产生,考核时间由考核教师自定。新制定的考核方式得到了教师的一致认同。在教师互动考核的过程中,考核正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研究方式。教师在考核与被考核的过程中,在对具体课堂的解读和剖析中,不断深化自己对教育的认识。
二、明确研究创新内涵,提升常规保证系统品质
以上事实证明,我们更新参照系、不断形成新常规保证系统的过程,是与研究创新机制相融合的。常规是“常”的,但不是“死”的。常规的价值在于变成一种自然的具有惯性的动力;同时,常规也需要不断创新。
1.既有规范的重建
如何进行既有规范的重建?我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以下几个维度:价值追求,组织结构,重建过程、内容和表达方式,运行方式和路径及对象、评价……
我们重建了价值追求。规范不是让人被动地去应对、遵从,我们的管理在规范人的同时更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体验,不仅仅用规范来“管”人,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作为主动发展的人的角色,给人信任和参与管理的平台,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主人感,更在过程中学会了主动学习、主动变革。我们关注规范给人带来的责任心,激发人的内在责任感,逐步培养人的自觉意识,使人从对规范的反感走向对规范价值的认同。
我们明确了规范的内涵,不再单纯用约束性的条文约束师生的行为,而是对规范加以人文性的叙述,在指引行动方向的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让参照者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我们变革了规范的行动方式,让被管理者参与到规范制定的过程中,通过责任人与合作者的尝试,让每一个人实现自我管理……
2.新领域规范的创建
我们对常规的改革一方面是整合了原有的常规,重新确定常规的内涵;另一方面根据时代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尝试新增一些常规,充实我们的常规体系。如我们成立了情趣团队,并制定了“情趣团队活动常规”;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团、名师导航团,形成了“成长团队活动常规”。
三、清晰动力机制保障,孵化研究创新可能
1.学校领导团队管理观的更新
我们在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后,首先,更新了“成人成事”的管理价值观,强调“成人”与“成事”的一致性,“在成事中成人,用成人促成事”;其次,更新了“责任人与合作者”的人际关系观,明确独立责任个体与合作群体间的交互作用关系,激发个体与相关群体创造力的关系状态;再次,更新了“形成秩序与推进变革”的管理功能观,动态转化,相互生成,多元整合,努力在实践中创造条件,促进两种功能共同推进学校的变革发展;最后,更新了“分割与统整”的学校时空观,认识到时间与空间的绵延性和连贯性。
2.领导团队到责任人系列的超越
领导团队和各级责任人自身的学习能力、挑战能力、研究能力、提升能力,是动力机制的重要保障。首先,领导团队和各责任人要不断学习,包括从理论中学习和实践中学习,从不同角度出发,采取多种路径,从观念、理论出发,联系当前的教育教学生活与体验,包括成功的与困惑的,进一步理解“新基础教育”理论。其次,领导团队和各责任人要勇于创造。比如:数学教研组就率先进行组内责任人与合作者的尝试,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指定责任人,通过一系列事件培养每个成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再次,领导团队和各责任人要注重新质的发现、提炼和总结,教师的劳动既有极强的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只有加强群体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才能带动全体教师发展。
3.重心下移、结构开放等形态的创生
没有重心下移、结构开放的管理形态,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就没有孕育与生长的土壤和平台,更没有生长的营养。所以,要促进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的良好运行与转化,首先要逐步在管理变革中实现重心下移、结构开放,把管理的责、权、利下放给每个责任人,变学校共性的追求为各分管领域的具体追求。
比如:学校在2007年设立了综合学科教导处副主任这一责任人,当时学校并未对其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作出规定,而是让其在这一平台上自我发展。回望综合学科走过的3年历程,可谓创新不断。综合学科由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小学科教研组组成,最初的教研形态是“分科教研”,即各小学科教研组各自为政,三五人聚在一起,围绕本学科问题独立开展教研活动,这种长期的分科教研活动方式难以树立学生是整体人的观念。耿主任上任后,大胆创新,尝试“联合教研”,即每周固定一天为联合教研活动日,所有小学科教研组集合教研,形式多样,通过特色展示、经验介绍、依托案例的主题学习、课堂实践、专题调研、专家引领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又产生了“联科教研”的活动方式,即具有共同特质的学科联合教研,如音乐、美术同属艺术范畴,可联合教研;信息技术、科学同属思维领域,可联合教研。至此,分科教研-联科教研-联合教研,逐步建起了互动的多层次的动态生成的活力系统。
四、创造转化提升路径,促进学校自我更新
1.典型事件、人物故事的校级交流
学校发展中常常会出现典型的事件、人物或故事。比如: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数学学科组走在了前列,在研究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典型的事件、人物和故事,所以,围绕数学组的学科建设,学校组织了“创建品牌教研组分享”系列活动,在交流中,数学组介绍了自身发展的常规特色……这一交流分享给所有教师带来了精神冲击,变单一的个体的智慧为集体的多元的智慧。
2.节点事件的总结交流
学校在发展中,会有一系列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节点事件,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普查、精品课交流展示、结题评估……每一个节点事件,对学校管理来说都是一次大的总结和反思机会。所以,我们创设了节点事件的总结交流分享机制。如2008年5月,我们迎来了“新基础教育”的总结性评估普查,专家们对学校展开了课堂教学普查,听了100多节课,并以A、B、C不同的等第进行评价,向学校领导做了反馈。随后,学校利用这一资源,在各个层面召开了总结交流会,这既是对“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评价观的一次具有新高度的学习,又是对学校发展新质的一种提炼与总结,还是对存在问题的一种梳理与把脉。
3.暑期领导管理研讨会的召开
学校连续几年召开暑期领导管理研讨会,通过这一常规平台,对一学年学校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同时确定未来一年新的发展方向和机制保证。比如:2009年的暑期领导管理研讨会,我们重建了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2010年的暑期领导管理研讨会,我们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调研,就教育教学中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研讨,结合常规考核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师常规管理细则与考核办法》,全方位地保证了学校的第一秩序和第二秩序。
4.学科组、年级组规划的融通转化
学校发展“魂要附体”,“魂体相依”,学校规划从大方向上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魂”,在这一“魂”的引领下,各领域要成为具体转化的平台和载体,尤其是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机制。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在实践中得到承载,落实到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乃至个人层面,从上至下,全方位推进。所以,我们注重每三年、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各具体领域规划与计划的讨论与交流,真正促进形成动态生成的、层际沟通的规划体系,在学校总规划的引领下,实现“魂体相依”的、共性与个性相融的、丰富而多层次的发展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