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配合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热点,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课程改革个性化、生活化、社会化的趋势。随着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实施也逐渐提上日程,但是在我国这样历来没有明确的校本课程传统的国家,实施校本课程未免显得无根无基,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做保证。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基于校本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因此,研究和实施校本课程必然要涉及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的涵义
“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是管理主体,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管理,涉及教育行政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问题。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或site—based management)是一个外来的说法,在国外,校本管理通常被理解为决策权由学区向个别学校的一种转变,或管理的权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区或校董会转移到学校自身。通常是指由教师、父母和地方官员组成的学校委员会来控制学校的运作。国外用以表征这种含义的术语不只校本管理一词, 还有诸如分权化管理(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 参与式决策( shareddecision making ), 学校自治(school— site autonomy ), 校本决策(school—based decision making ), 校本统辖( school — based governance)等等。尽管表达不一, 它们共同意味着教育管理体制由集权转向分权的一种改革趋势。
校本管理中,教育管理的层级及相应的控制范围和管理参与者的作用等发生了很多变化,就中央或其他校外的管理者而言,他们的作用由原来的指导和控制转变为提供技术咨询和其他服务上;校长在本校的发展方面,比校外的上级管理者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但并不是说,校长是学校中说一不二的“老板”,相反,在校内,校长作为学校中首席管理者,应当与教职工协同工作,分享权威,并且他(她)首先应作为教学管理者,贴近教育过程;而教师在校本管理中,更多地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并且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加频繁。
但就国外的校本管理实践来看,不同学校所实施的校本管理在办学的自主权、承当的责任、制定政策的权力以及决策的领域、学校委员会的实权以及教师的决策参与等方面的程度或方向上又有所不同。每个学校都有其复杂而独特的具体情况,以校为本的管理方式决定了校本管理必然是个性化的,所以至今校本管理都很难有一个细致而严格的界定。有人综合校本管理实践中的共同点,把校本管理作如下描述:校本管理是一种地方性组织方式,改变了教育管理的形式、代表了权威向地方分权方向的一种转变、把学校确认为发生教育变化的首要单位、学校获得不断增加的教育决策权。
所以,校本管理与我国所谓校级管理的概念有区别也有联系。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在操作上都是由学校实施的管理活动,但不同的是校本管理更强调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主张教育活动“校本化”,以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工作。学校控制较多权力,拥有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和决策权。而校级管理则强调学校作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中的最低一级,负责执行国家、地方以及包括学校本身的指令,即由学校实施的来自各个级别的教育管理活动。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两个概念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学校实施的来自各个级别的教育管理活动,也是校本管理的组成部分,学校依据自己的特点执行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方针,形成自己的独特运作模式,即达到统一要求,又有学校的个性,同样也体现出校本管理的特点。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校本管理的概念比起校级管理更为包容,更为全面。可以用校本管理的概念来涵盖我们的校级管理,并使对学校管理的研究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内涵。
校本管理地位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校本管理的实施已有一段历史,但它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并非始终如一。十九世纪后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教育国家化的潮流,基本普及了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建立起公共教育体系,政府开始对学校教育采取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在这个时期学校的管理自主权较少,但由于各个国家管理体制的传统不一,国家对学校教育控制的力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国家集中管理的程度较大,而在美国、英国等,学校在某些决策,比如课程决策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在政治上掀起了民主化运动,这对教育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更多地参与教育决策,学校要求灵敏地反应社区的需要,因此在这一时期,校本管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不断地对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自身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校本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沿着两个方向发生了变化,在历来强调集权管理的国家仍沿着前一阶段的趋势继续增加学校自主权,强化校本管理,而在一贯强调分权的国家则加强了政府对教育的控制,相对来说,校本管理的程度削弱了。
比如说在美国,管理体制上的地方分权非常典型,而这种体制下容易产生的诸如专断、偏私、裙带关系以及决策反复无常等弊端致使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早期对学校教育加强了政府的控制,但同时教育集权化管理的弊端又逐渐显现:低效、官僚作风、推委,另外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使校内人员难以树立责任感,且积极性难以调动,等等。这样,分权管理、校本管理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20世纪 80年代以来美国等一些国家加强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对学校教育的控制的同时,又在某些领域内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美国有5个州(科罗拉多、佛罗里达、肯塔基、 北卡罗来纳和德克萨斯)要求学校实行校本化管理,参与性决策,而其他州的大多数学校其决策过程是由学区来承当的,不过,在很多城市,如迈阿密、洛桑基、纽约等,其学校管理体系也正在逐渐转向校本化。
从近代以来校本管理演变的大致轮廓中我们可以看到,校本管理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教育管理的集权或分权并非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二者在教育管理中都是必须的,各有其优劣,它们各有其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政府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并不意味着校本管理的重要性降低,只是说明校本管理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和前提。而原来学校自主权较低的国家则必须加强校本管理,以促进学校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个性化发展。我国的情况就属于此。
校本管理的作用及特点
校本管理是教育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最终目的不外是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促进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任何促进教育发展的改革措施,必然在学校中实施并在学校实践中得到检验,学校是发生教育变化的首要场所,关于什么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那些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一线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应当是最有见地、最为可靠的。校本管理的意义就在于此。
实施校本管理,目的是促进校内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教育改革反映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校长成为学校管理中关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以校长为中心立足于本校具体情况进行决策,制定学校发展的规划,学校教职工、学生父母和社区代表等更多地参与学校决策,他们通过参与各种发展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促进学校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校本管理的个性化运作使学校内部产生符合自身需要的一些教育改革计划,它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可以长期而持久地进行,长此以往,有助于学校实施并检验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传统。相反,一些来自外围的改革指令非但调动不起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且来去匆匆,难以对学校发生真正而深刻的影响。
实施校本管理并不只是要求学校自主权的些许扩大,而是要求整个学校机构及资源的重组。它要求学校内部人员在预算、人事和课程这样敏感而关键的领域拥有真正的权力,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学校里,校本管理的运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分权管理的行政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决策权是分散的,但最终取决于校长,校委会则负责提供顾问的服务(以加拿大埃德蒙特州的公立学校为典型),这种模式强调的校长的行政决策权;二是专业化控制模式,这种模式中,校委会大多数由教师组成,校委会在学校决策上有较多自主权(以美国弗罗里达州戴德县的学校为典型),这种模式强调主要由教师组成的校委会(包括小组委员会)的集体决策权;三是社区控制模式,决策委员会大多数由家长组成,他们在学校决策中有很大权力,强调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控制。其中,偏向于第一和第二种模式的情况比较常见。
综合国外一些学校实施校本管理的具体情况,校本管理的实施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学校权力分散,更多的人参与学校决策。
在校本管理中,不但学校内部的校长、教师进行学校管理,且校外的家长、社区成员,企业和商业人士都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发言权。各方人员可根据特长组成不同职能的小组委员会,作为学校委员会的附属部分。比如教师组成的小组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和教学,其他委员会可负责不同的领域,比如公共关系、资金或教育设施等。各尽所能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充分利用更多的各种资源。
二、教师持续不断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全校人员的共识。
校本管理中,教师的职能更为丰富。教师不但要参与校本管理,更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校本研究。不但是骨干教师,包括每个教师都应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在一个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共识,并且学校改革成为自觉要求的学校中,教师之间的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人际交往都可能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比如业余时间的闲聊以及教研组或年级组的经验交流。另外,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种培训从形式上来说,有校外进修,也有校本培训;从内容上来说,有学科培训、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开发能力培训、甚至是领导能力、团体决策能力的培训;从培训人员来看,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大学或研究部门的专家,甚至可以是来自教育外围的企业或商业管理人员。学校应当对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作出整体的安排,包括什么时候,谁去接受培训,接受什么培训等,这样使个人专业发展以及整个学校员工的专业化发展都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使学校工作保持向前推进的活力。
三、保持信息通畅,管理参与者能充分掌握学校各方面情况,促进决策科学化。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中,信息的流通渠道较为单一,而校本管理的信息流通则强调多渠道,信息不只是来自上级,而且还可以来自校内,来自社区,甚至还反而向上级部分传递信息。
在校内,教师作为中介收集或者分散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他们可以组成纵向或横向的各种小组,比如教研组(学科组)或年级组,或是组成其他类型小组,他们还可以直接参加校级委员会的重要工作,通过这些小组和工作他们沟通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而且一个教师可以同时参加几种小组进行不同的工作,这样更有利于信息的流通。比如,一个老师可以是所任学科的教研组成员,也可以是年级组的成员,同时他还可能根据特长参与学校某项专门发展课题的小组活动,比如“教育技术扩展运用小组”负责全校所有年级教室中教育技术运用的问题。
这样以教师为中介,保持信息通畅,学校管理参与者基于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使决策更为明智和科学。
四、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达成校本管理的目标的进程中,对教师的良好表现作出及时而经常的激励是非常必要的。激励的动力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包括直接的物质奖励、休假、进修、领导或同事的赞赏,甚至对有的教师而言,一种合作进取的工作氛围也是一种激励的动力。
日常的鼓励以及制度化的奖励相互配合,无论是那一种形式的激励,对教师而言就意味着对其成绩的肯定以及成为他进一步努力的动力。激励有针对个人的,也应有针对集体的。
五、校长作为核心的领导者,同时也是教师的服务者和强有力的支持者。
校本管理中,校长责任尤为重大,他应当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对内他应当善于制定学校的总体规划,善于创建民主参与的工作氛围,使教师感觉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校长应积极促进教师之间的人际互动,使教师之间除了正式的合作之外,还有经常的非正式的经验交流。对外,校长应善于搞好外部公关,包括与当地媒体和企业商业界的相互关系。他应当善于运用各种校外资源服务于学校,比如利用大学或研究机构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积极支持,听取企业或商业界人士关于管理或技术方面的建议,多方筹措来自私人、企业商业界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财力资源等等。
校本管理的改革最终将落实到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上,这是校本管理的主要内容,然而校长可以不是课程和教学改革过程的直接领导者,而应当致力于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建设,创建良好的氛围,创造各种条件,支持一线教师成为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领导者。
六、选取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良好导向。
课程和教学改革是校本管理的落脚点,校本管理是否有效将体现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效果上,也就是说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所以在校本管理中良好的课程改革导向的选择极为关键。
在美国,学校的课程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按照学区、州政府或联邦政府所制定的课程计划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引,同时,教师在课程的一些具体的细节以及教学方法和教材的使用上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比如佛蒙特州就是由州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主持开发课程的基本框架并制成实践指导手册,作为学校课程运作的指导方针;二是学校根据学区、州级政府或联邦政府的课程框架形成自己的运作方法,在校内统一推行;三是学校开发自己的课程框架,教师据此编写教材,这样的方式,学校的自主性较大,但同时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较高。
总之,以上6个方面体现了校本管理实施中的一些共性的特点, 而实际的运作中, 每个学校由于自身条件不一, 从而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化特点,这也正是校本管理的魅力所在。
我国校本管理发展的关键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管理中,国家或各级政府的统一管理仍占支配地位,这种管理体制尽管问题重重,但在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点有目共睹。然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所以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时期校本管理理念发端于80年代中期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政策和1985 年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校长负责制”。 199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遵循总的教育方针,形成“特色学校”的口号。学校管理体制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学校自主权逐渐有所扩大。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3级课程管理体系。 这个决定的提出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我国教育管理的实际出发,体现出我国教育管理的分权化趋势,这种改革趋势看起来似乎与美英等国强调国家统一管理的趋势相反,而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致力于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的集中统一与分散多样的最佳结合点,以切实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校本管理在我国以校本课程为先导逐渐引起了教育理论和实践者的关注。但由于我国缺乏校本管理的历史传统,所以在实施中可能会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参与者缺乏相关的意识和知识技能,致使校本管理换汤不换药,或者将3级管理机械分割,简单相加,造成资源分散; 再比如求成心切,期望过高,国外有关研究表明,校本管理从开始实施到进入正常良好的制度化运作大约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只能逐步实现,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另外还可能在实施中缺乏足够外围支持,包括经济、 政策等方面。
结合国外校本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在我国推进校本管理,关键是要抓住以下五点:
一、校长管理观念的转变,由操作管理转向战略管理。
目前,我国中小学管理基本属于“操作管理”的范畴,实行的是外控性管理,即上级机关高度集权,学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令,其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得不到重视,学校无权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致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这样一来,在一些涉及学校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宏观调控等战略意义的问题上,学校无法依赖上级,而只能自己谋求对策和战略了。而校本管理以学校为基本决策单位,根据学校自己的特点实施自立和有效的管理,这必须要在重视操作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战略管理。学校战略管理是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学校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上的行动,其基本点是使学校自身条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以求学校生存和发展。战略管理包容并超越操作管理,其特征可与操作管理相对比而发现:(1 )战略管理更加注意管理的全局性,而操作管理较多关心管理的某个方面和环节;(2 )战略管理比较讲究谋略,而操作管理更加注意规范;(3 )战略管理比较重视学校与环境的关系, 而操作管理主要着眼于学校本身;(4)战略管理重视用忧患意识激励学校成员, 而操作管理更加注意常规奖惩。
二、建立学校董事会是校本管理的制度保证。
建立学校董事会并确立其法律地位是学校实施校本管理的制度保证。董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有利于形成民主决策,体现集体领导,更好地运用办学自主权。校长在董事会的集体领导下,执行董事会的决议,负责学校具体管理,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建立学校董事会,有利于董事会与校长各司其职,学校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形成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相互监督机制,避免使学校成为某一个或某一些利益集团的工具,这对学校取得社会信誉,促进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校本管理,必须把教学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实施校本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首先,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
其次,教学管理在学校各项工作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工作组织管理好,不仅有助于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再次,教学及管理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主要是在学校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形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四、实施校本课程是落实校本管理的基础。
校本管理的根本,就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其中教育教学自主权主要是课程设置权,它涉及课程门类与教学时间分配规范(教学计划)、学科规范(教学大纲)、教材规范(教科书)和课程表四个层面。我国的课程设置权基本掌握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谓的教学自主权只是一种相当有限的自主权,而这种教学自主权的行使不仅要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等有关规定,而且是在政府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之下。
近年来,随着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包揽办学,课程管理“统得过死”的弊端日益显现,人们开始呼唤“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有识之士认为,校本管理的教育基础就是实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指的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即学校从自身办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和处置课程,包括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定课程的类型和结构,落实课程计划,进行课程评价等。这是一个从课程行政角度提出的概念。一般来说,课程行政单位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主体的称为国家(或国本)课程,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主体的称为地方(或地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行政主体的则谓之学校(或校本课程)。
五、健全中介组织是校本管理落实的外部条件。
校本管理从政府行政部门来说,就是管理职能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原来的集中体制下过于钢性的“硬管理”转向市场机制下富有弹性的“软管理”,由原来的运用单一行政管理手段转向运用拨款、立法、督评、规划、咨询、舆论等多种综合管理手段。然而,从学校的实践层面看,政府又总是陷于“一放就乱”和“一收就死”的两难境地,缺少一个能使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制度创新“软着陆”的脚手架。政府面对一个个具体办学实体,要想从学校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其中建立中介组织是重要一环。所谓教育中介组是指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遵循独立、公开、公正原则,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沟通、公证、监督和评价功能的机构。如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教育信息管理机构、教育拨款审议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和学位评审机构、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行业协会等。设置中介组织的目的在于发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使政府对教育的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总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3级管理的学校管理模式, 增加学校各方面自主权已成为我国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趋势。我们应多研究国外一些校本管理的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进一步促进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课程教材的改革。
[收稿日期]200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