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三级金融机构中主要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金融机构论文,发展状况论文,外资银行论文,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共拥有海外银行机构340 余家(包括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以及代表办事处),其中,由按资产规模排名世界前100位的银行在港设立的认可机构达85家。目前,在182家持牌银行中,有151家为外资银行所设分支机构。从资产规模上看,截止1995年底,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的资产总额占所有认可机构的资产总额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70%;从业务发展上看,大多数外资银行在开发香港本地业务的同时,更以香港为据点,拓展整个亚洲区的市场。可以肯定,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取得和发展,是与众多外资银行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而且,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加强也与外资银行今后在香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对美资、日资和欧资等主要外国银行近年在香港的发展状况进行专门分析,并通过对它们策略部署和业务活动的初步了解,试图基本上把握外资银行今后的发展动向,以便有关当局积极引导,进一步繁荣香港的金融业。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九十年代以来美资、日资和欧资(不包括汇丰银行)认可机构数目的变动情况。按实益拥有权划分,美资认可机构的数目从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0年底的53家减少至1996年底的32家,占同期香港认可机构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 其中接受存款公司数量的减少最为明显,期间减少了19家。这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原因,即九十年代以来美国银行掀起的合并浪潮对其在海外的机构设置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美国银行与太平洋银行于1991年8 月的合并就导致后者1992 年在香港的除牌; 同样, 1996 年7 月, 汉华银行(Chemical Bank)也在与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 )合并后除牌。这种由合并引发的除牌并非意味着原有的一些美资银行退出了香港市场,在通常的情况下,合并所带来的只是对以往业务的调整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 日资是香港拥有最多认可机构的外国银行资本。 1990年底至1996年底,香港日资认可机构从73家增加到92家,其中持牌银行增加15家,接受存款公司增加4家, 占同期香港所有认可机构的比例也增加了7个多百分点,在香港1996年底总共367家认可机构中,日资竟占25.1%。日资金融机构数目在香港的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有下列三点:一是从1990年起,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香港制造业最大的外来投资者,对非制造业的投资也仅次于英国,位居第二。截止1994年底,日本在香港的投资总额达1,511亿港元。 而日本企业与银行素有合作关系密切的传统,大量日资及其公司的涌入也就带动了与之有频繁业务往来的日资银行来港。二是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经济低迷、利率低企以及日元升值,促进了日资流向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各国。而香港既然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就吸引了日资银行将其作为主要的营运基地,以配合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在上述地区的活动。三是日资银行除了独资成立多种认可机构外,还通过收购的方式对香港本地注册银行实行控股和参股。在现有的46家日资持牌银行中就有浙江第一(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持有100 %的股份)和广安(富士银行持有44%的股份)两家本地注册银行。
欧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当时东方汇理、有利和渣打等英资银行分行的成立就带动了香港银行业的早期发展。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又掀起在香港设立认可机构的热潮,1985至1989年,欧资持牌银行的数目在短短的4年间由35家增加到50家。 进入九十年代,主要是由于接受存款公司数目的大量减少(1990至1996年底共减少了19家),欧资认可机构由1990年底的88家减少到1996年底的67家,占同期香港所有认可机构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3%, 但期间持牌银行和有限制牌照银行的数目基本上保持稳定。在截止1996年底的67家欧资认可机构中,法资拥有16家,位居第一位;德资和英资占第二位,各拥有12家;丹麦、奥地利和瑞典都只设有两家有限制牌照银行。
其次,让我们分析一下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九十年代以来资产总额的变动情况。
据香港金管局统计,1990—1995年间,香港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增幅为49.83%。在这三股外资力量中, 期间增幅最巨的是欧资认可机构,达64.62%,远远高于同期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增幅; 美资居中,增长幅度为33.33%,日资最后,仅为30.20%,后两者的增长速度都慢于同期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增幅。就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比例来说,欧资稍有上升,但美资和日资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日资在这5年中,竟下降了7个多百分点。同期欧资和美资的认可机构却有明显的下降,这反映了欧资和美资近年在香港拓展业务的积极进取和富有成效。相反,日资在期间认可机构数目一直增加的情况下,资产规模的收缩和增长速度的放缓都反映了日资银行九十年代以来受大量呆坏帐拖累,以及接连曝光的金融丑闻所引致的信用评级降低、筹资成本上升抑制融资和信贷业务,从而影响到在香港业务扩张的情况。
不过,即使如此,日资认可机构所拥有的资产还是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不仅是由于日资认可机构多,业务规模大,还由于香港的税率较日本低,日资银行一向有将香港作为计帐中心的做法,把大量资金调往香港操作。这一特点多少也体现在日资认可机构的资产结构中。九十年代以来日资银行有93%以上的资产为外币资产,这与美资和欧资认可机构的外币资产通常在70%左右的情况相比也是很高的。
再次,从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吸纳客户的存款情况分析,在港的外资银行以从事批发性业务为主,很少涉足零售市场。
1990—1995年底,美资和欧资认可机构吸纳客户存款的增幅分别为10.08%和35.20%,都大大低于期间香港所有认可机构吸纳客户存款79.45%的增幅,对该市场的占有率也都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其中在欧资认可机构所吸纳的客户存款中,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渣打银行就占了三分之一多。这都反映出欧资和美资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同业拆借及发行存款证,较少依赖香港本地的存款市场。但是,日资认可机构虽然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相比,其在客户存款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对来说非常有限,然在1990—1995年间的增幅却达到175.2%, 大大超过同期所有认可机构吸纳客户存款的增幅,并在同期存款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上升了5个多百分点, 说明近年来日资金融机构在资金来源上增中了对香港本地存款市场的倚重。
最后,从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贷款及垫款的情况看。1990—1995年间,美资银行和欧资银行在发放贷款及垫款业务中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增幅分别为51.65%和87.63%,但却明显低于同期所有认可机构贷款和垫款余额108.94%的增幅,这反映了美资和欧资银行大多不从事零售业务以及专注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态势。从贷款在香港使用还是在香港以外使用的情况看,美资和欧资认可机构都将绝大部分的放款投向香港使用,反映了它们更为注重本港以内的市场需求和对香港贷款市场更为积极的参与。
相反,日资认可机构的表现与美资和欧资的有很大不同,期间增幅远远高于后两者,达到108.1%, 接近同期所有认可机构贷垫款余额的增幅,虽然与同期中资认可机构该指标为148.78%的记录相比还显逊色。这反映了亚洲国家普遍存在的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以及日本制造商增加在区内投资的情况。同样,从贷款在香港使用还是在香港以外使用的比例看,日资认可机构也与美资和欧资认可机构将绝大部分放款投向本港市场的态势有别,它们的贷垫款主要是投向香港以外的市场,这与其绝大部分营运资金并非来自香港存款市场的方向一致,也显示了日资银行以香港为资金的集散地,依托香港来开拓海外市场的特点。
以上是有关香港最为主要的美资、日资和欧资等外资认可机构的一些基本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九十年代以来,虽然当时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日益临近,有的外资机构在经营策略上采取保守的态度,但从总体来看,它们在香港的业务还是处于扩张状态的。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在处理香港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另一方面也反映香港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是无法抵御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无论在亚太地区还是在世界范围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是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全球化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在今天香港已经顺利回归祖国,香港的前途足以给这些外资认可机构提供稳定预期的情况下,进一步观察它们的业务发展动向,了解它们一些主要的经营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维持香港卓越的营业环境,从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有关美资认可机构的业务发展动向。长期以来,万国宝通(Citibank,N.A.)、大通(Chase Manhattan Bank )、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National Trust& Savings Association)、J.P.摩根等一批世界一流的美资大型银行,依托其雄厚的实力和在银行科技开发与应用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进取精神,在香港许多银行业务领域都颇具影响力。九十年代以来,受美国本土银行业收购合并盛行和银行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影响,在香港的主要美资银行也进行了相应的合并和业务重组,调整经营策略,在加强诸如资本市场活动等优势业务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的拓展。它们以息率或产品创新、改进服务为手段,在楼宇按揭、信用卡、私人贷款、基金销售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都成为令人瞩目的市场竞争者。同时,美资银行也大力从本土引进由新科技带动的产品及服务,推动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业务运作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其次是日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动向。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在香港的日资银行很少涉足零售银行业务,虽然也已有表示要通过种种方式参与这一赢利丰厚的市场角逐,但从总体上看尚未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它们比较重视离岸银行业务的拓展,上述分析的日资银行对香港本地存款市场的依存度较低,且又把绝大部分贷款投放香港以外地区的特点就说明了这一点。其间最为直接的原因是香港资金进出自由,税率较低,市场成熟,资迅发达,具备良好的经营环境。因此,对日资银行来说,以香港为营运基地,同时业务覆盖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亚洲地区,是一项卓有成效的策略。实践也已经证明,在香港的日资银行的赢利能力也比它们在欧美等地的分支机构高,这促使了自九十年代以来日资银行普遍收缩海外业务,但在香港的业务发展一直保持稳定的态势。它们充分利用日本银行与企业长期建立起来的十分牢固的合作关系,大力从事对在香港的日资企业以投资中国内地的一些公司的企业贷款和项目融资活动,同时也积极通过属下的财务公司经常充当银团贷款及存款证等债务工具发行的安排行或参与行。由此可见,亚洲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香港营业环境的竞争力能否继续保持,是今后吸引日资银行积极参与香港金融市场活动的主要因素。
最后是欧资认可机构(这里也不包括汇丰银行集团)的业务发展动向。从整体来看,欧资银行相对于上述分析的美资和日资认可机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它们来自十多个不同的国家以及在香港经营历史长短的迥然差异,还表现在它们所从事的业务:既有提供全面零售服务的银行(如渣打),也有专注于各类批发性业务的银行。因此,欧资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在香港的各个银行业务领域都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
渣打银行在香港的经营已近140年的历史,是三大发钞行之一, 目前的分支机构约100家, 在零售银行业务市场上拥有深厚而广泛的基础。八十年代末,渣打银行曾将业务重心由香港转到英国,但被事实证明这并非成功之举之后,1994年又将业务重心移回香港和亚太地区,并进行业务调整,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进一步加强其在零售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在楼宇按揭、信用卡、个人理财以及银行电子化等方面屡有创新之举,维持并扩大了在零售银行业务这一竞争炽热的市场中的占有率。
不过,除了渣打银行和1994年以来也积极拓展零售银行业务并颇受市场注目的荷兰银行(ABN AMOR Bank N.V)以外, 绝大多数欧资银行都几乎不参与零售市场活动,而且迄今也还没有欧资银行参股或控股香港本地注册银行的情况。这并不是表明欧资银行对香港盈利颇丰的零售银行业务无动于衷,而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作出的策略选择。它们看好亚洲地区资本市场诱人的前景,充分发挥自身所长,集中资源专注于更富灵活性、创新性和增值性的资本市场(包括财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拓展。在财资业务方面,欧资银行一向视香港为它们环球财资中心的重要一环,积极为香港及其它的亚洲地区客户提供各类债务工具、外汇、利率的交易服务,尤其是在提供相关的多元化衍生产品服务上,欧资银行的创新能力更是处于同业前列。随着香港平稳过渡以及新加坡经营成本的上升,大多数欧资银行又逐渐将它们早些时候迁往新加坡的交易室迁回香港,并鉴于亚洲地区业务量的迅速增长,不少欧资银行均表示将继续强化它们财资部门的运作。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欧资银行一向积极为香港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及在其它融资活动中充当牵头安排行或参与行。近年来,基于中港两地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它们更把各项大型融资项目视为锐意进取的目标。渣打银行和法国国家巴黎银行都有不俗的表现;荷兰银行还是1996年亚洲银团贷款安排行的翘楚,参与135项银团贷款,集资总额超过51 亿美元,占亚洲地区银团贷款集资总额的4.4%。 从近年的发展势头和欧资银行集中资源加强核心业务的战略来看,欧资银行在香港以及整个亚洲地区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量足可与美资及日资金融机构相抗衡,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还占据了领先地位。
总之,美资、日资和欧资等外资认可机构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极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香港过去的成功有赖于它们积极的投入,香港将来的繁荣同样也仰仗它们更为进取的开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些众多外资银行的大量聚集和积极介入,今天的香港也就根本不会演变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们相互之间在业务上的竞争和互补极大地推动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整体活动水平,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金融机构在香港的进一步汇集,这是一种具有自我增强性质的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力量。因此,密切关注并认真分析这些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动向,做到有的放矢,尽力维持一个良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营业环境,是香港及中央政府今后应该继续保持高度关注的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