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开放性试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开放性论文,年中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渗透这一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些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的开放性试题频频出现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现就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些开放性试题作一简单的探析。
例1 十几年来,右面这张宣传希望工程的照片一直震撼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请仔细阅读这张照片,说说你最真切的感受。
附图
【送你一把钥匙,让我们走进作品】这是一张反映贫困地区儿童渴望知识的照片。阅读的时候,请关注小女孩的神态,留意照片明暗对比的效果,也请融入你自己的生活体验。
(2005年太原市中考试题)
解析 这是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照片,它以简明直观的画面,含蓄地向人们提供某个信息,能否读懂这一信息,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而“送你一把钥匙”对读懂画面又起了辅助的作用,也为答题指明了方向。考生在读懂画面的基础上,再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对这一画面的感受。此题不设统一答案,只要紧扣“小女孩的眼睛”、“明暗对比”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照片突出了小女孩的眼睛,大而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对读书的渴望。这双眼睛仿佛要穿透无知的黑暗,越过贫困的迷雾。照片注意了明暗色调的对比,小女孩坐在黑暗中,只有一丝光线照亮她的书桌。这张照片的作者仿佛在呼唤:请伸出友爱之手,孩子的梦将不再遥远。示例2:这张照片同样震撼着我的心灵。小姑娘明亮的双眸仿佛在暗夜中探寻着光明,微张的双唇似乎发出渴求知识的呼喊。她的生活境况也许是困顿和忧伤的,但她执著向上的精神正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
例2 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为展示青岛的美好形象,请你就市民素质、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要求:科学合理,简明得体。
(2005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道题重在考查创新能力,题目的思想性、开放性都很强,答题时要紧扣“市民素质、文化建设、环境保护”,从这三个方面来回答即可。如:在公民素质方面,做到言谈举止文明,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等。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到人人学好外语,建设奥运宣传栏,宣传奥运知识,传播奥运精神等。在环境保护方面,减少废气排放,加强污水净化,保护海洋资源,积极植树造林,营造和谐环境等。
例3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 这是一道难度较高的语言运用题,通过辩论赛的形式着重考查了学生的论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答好此类题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善辩能力。题目中正方必须借助不同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对方的辩词,扣住关键词语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地给予回击。答案不惟一,只要理由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示例: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例4 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_______________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2005年广东省实验区中考试题)
解析 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所掌握的名著知识与实践活动综合起来并灵活运用的能力。解答第(1)题时要紧扣文学名著来选取英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第(2)题介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必须与第(1)题保持一致,介绍时先要读懂颁奖词,然后再进行仿写,仿写时要注意用概述的语言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并要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再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简洁流畅。参考示例: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例5 《嘉兴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活动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2005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试题)
解析 这是一道较新的题型,它通过模拟媒体访谈的形式,围绕“读名著”这个话题,让考生自己设计两个问题并向嘉宾提问。值得注意的是考生设计的题目要围绕“读名著”这一话题,还要考虑到提问的对象是诗人、作家。这道题在考查名著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参考示例:(1)哪些名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2)中学生没时间阅读名著怎么办?(3)如果请你们为中学生推荐名著,你们会推荐哪些书目?
例6 就下面两则材料进行探究。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给耶利内克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在被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利内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
材料二:据《青年时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其中的一位,你将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恩施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 这是一道形式新颖的探究题,要求考生阅读所给材料后,结合材料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解答。如果同学们在平时养成敢于质疑、释疑的良好习惯,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解答好这类题,同学们还要掌握拟题的技巧,一般来说,命题者在要求学生自拟题目之前,已经设计了若干个问题,这为同学们自拟题目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这一题我们可以从理解句意、文意,探究写作特点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设题、解题。参考答案:(1)如何对待荣誉?(言之有理即可)(2)要与前面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相符。(3)不论是耶利内克还是金庸,我都会像他们一样。当然,我还会拿出一部分奖金做慈善。(言之有理即可)
例7 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请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
读书卡
编号:001 喜爱本书的理由:
书名:《______》
作者:________
摘要:(略)
(200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试题)
解析 这道题注重了对考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不仅考查了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积累中提取信息和进行评价的能力,还渗透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和归纳语文知识。解答时,只要所填的书名、作者及喜爱这本书的理由即可。示例: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喜爱本书的理由:这是一部催人奋进的长篇小说,它生动地叙写了钢铁战士保尔的成长过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以上试题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结论:这类题型,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效能具有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标签:中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