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学艺中学 514021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塑造强健的体魄,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全民体质而做好基础工作。因此初中的体育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师必须要肩负起重任,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构建积极拼搏、勇于挑战的体育观念。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途经
初中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拥有强健的身躯,避免诸多疾病的干扰,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即以探究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途经为目的,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课程的质量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体育教学的根基所在,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和教学能力,那么体育课程必然达不到素质教育的标准,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初中体育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首先需要教师拥有主动学习和进步的意识。通过互联网可以学习诸多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运用,结合实际的教学反馈,进行实时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教学的培训和座谈,学习更先进的体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与其他优秀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弥补自己的缺陷,提高自己的短板,为增强自身素质而不断前进。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在每学期开始,体育教师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按照每周、每月、每学期分别设立由小及大的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再进行课程的计划和安排,在每月的教师大会中,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进行汇报,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没有的话,就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状况,商议出改进的办法和提高的方式。
最后,还可以建立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多方面的评价,将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可视化的数据,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的努力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师评价的结果,对教师实施一定的奖惩制度,给与优秀教师应得的评价和奖励,激发落后教师的竞争心理,让教师体系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不光要有体育教学的意识和理念,更重要的是掌握体育教学的方法,游戏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比较适用的一种方式,一方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学生恰恰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游戏的热爱远远胜过体育,通过游戏的方式包装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运动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将体育运动游戏化,能够随时调整运动的强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避免个别身体较差的学生出现意外。游戏教学法还拥有诸多益处,比如能够轻松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愉悦了心情,甚至还学到了很多的体育知识与技巧,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篮球“罚球”一课中,大多数学生对于篮球运动还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纯粹的定点投篮,却并不是那么有热情,为了活跃学生的课堂状态,我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将该课程改成了一个具有游戏意义的比赛环节。首先按照从近到远的距离划下5条线,最近的线就在篮筐下,最远的线则与三分线相交,然后让学生们依次进行投篮,从近到远,每人每个距离拥有两投的机会,投中即可晋级,两投皆空则被淘汰,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学生们瞬间燃起了投篮的欲望,纷纷排好了队伍,开始积极比赛,而最后留下的学生,我还会赠与他“投篮王”的称号,既表扬了这位学生,还激励了其他学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除了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构建一个特殊的情境,渲染一种独立的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改变对课程的直观看法,转而透过情境进行理解和体验,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需求,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固有思想。
比如在练习“4×100米”接力跑时,由于跑步对于身体的负荷较重,可是却没有任何的娱乐性,因此学生们对于跑步一向拥有抗拒的心理,在这种接力跑中更难激发学生的竞争强度。但是我在实际教学中,首先会和学生们说到:“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吧,你们见过传递火炬吗?”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在电视上看到过,我这时便设置一个情境:“同学们,假设你们手里的接力棒就是火炬,那你们能够用最快的时间,把火炬传递到终点吗?”学生们听了纷纷跃跃欲试,立刻就有了竞争的意识,从而在接力跑的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运动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善用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具有良好效果的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课程设计,让体育课程兼具趣味性和益智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思辨能力,让体育教学展现出多面性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李德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水平有效途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7(04)
[2]周春娅.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情感读本.2018(06)
论文作者:吕佳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课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