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数字化变电站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流程,强化不同环节操作的完整性和实效性,针对倒闸操作中的危险点进行有效预控,从而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的管理效率。本文对变电运行倒闸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旨在为数字化变电站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直观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倒闸操作;控制措施
1前言
在变电运行中,发出的调度指令都是受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的影响,倒闸指令是在电力系统线路检修中发出的运行指令,影响着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一些实际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在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是最容易发生操作事故的一个环节。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倒闸操作进行的始末都没有对设备进行检查、没有规范填写操作票、调度发令不够准确等,所以对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进行防范措施很重要。
2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现状
变电站运行时,倒闸操作的情况会对整个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旦出现倒闸操作误差,很容易中断变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人身伤亡,所以强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倒闸操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倒闸误操作的出现几率。近年来,除了上述的问题,我国的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其它的问题,比如:我们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误操作现象进行了统计,从工作人员的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出现操作不确切的操作票数为10张,缺少检查项或者内容不规范的操作票存在28张,未签名的操作票包含6张,时间记录不确切的为4张。在开展开票及审票的过程中,操作失误出现的几率较大,占总数的70.83%;按照执行规章制度方面进行分析,操作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的次数为17次,总人数为38人次,占总次数的0.8%。从设备方面进行分析,本变电站包含35个不相同的电压防误设备或者操作装置,在对变电站进行全面检查之后,我们发现其中共有5个装置存在缺陷,2个装置存在设计功能缺陷。针对变电设备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操作,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变电站可以安全运行。
3倒闸操作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3.1主变压器操作
在实际处理机制建立后,要对主变压器的操作进行集中控制,尤其是在切合空载变压器操作过程中,对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能有效防止因为操作过电压出现的事故问题,保证中性点接地的正确性,因此,要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具体工作。①由于变压器组运行过程中会有两条和两条以上的分列母线,因此,每条母线至少要保证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②在实际测量和应用过程中,即使变压器处于中心点直接接地的位置和系统结构中,对准备操作的主变压器进行中性点直接接地,配合投入接地零序保护操作,提高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③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若是需要对接地刀闸进行倒换,则要保证接地数量不变。例如,变压器A和变压器B,两组变压器是并列运行组,若是A接地,则在对A进行检修和更换的过程中,也要保证B组并列运行接地后再停运A,而在A恢复运行后,保证接地完成后,有效断开B的接地倒闸。也就是说,两者的接地规范要保持一致和规范,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安全操作。④要对中性点进行处理,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分列运行时,要保证两个消弧线圈均投入工作,并列母线之前则要推出一个消弧线圈,避免出现两台并行的问题出现。
3.2母线倒闸
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机制建立后,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和管理机制,尤其是对母线倒闸操作展开深度分析,在操作开始前要展开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执行动作也要符合实际标准。只有保证操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最终出现严重的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规程制度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为了避免倒母线时出现自动跳闸,要切断母联断路器的控制回路电源,保证其整体操作流程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安全价值。(2)为了有效升级安全运行效果,要在母联断路器拉开前,保证电流表的指向是零,也为了有效规避漏倒设备,要对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位置指示器进行有效切换,从根本上避免不良问题的出现。(3)对倒母线进行操作时,要确保母线差动保护的投入位置符合标准,且两条母线的电压互感器切换位置要保持并列,不会出现异常的问题。(4)对于母线停电,为了有效防止母联断路器的均压电容和电压互感器出现串联的谐波问题,相关操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停电,主要是对母线PT进行切断,保证母联断路器能停电。(5)在拉开母线电压互感器的倒闸前,为了避免出现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故障,也为了减少其对母线的反送电,要有效将二次空气开关断掉,从而提高其整体运行效率,也为了进一步优化互感器运行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3.3直流回路操作
在直流回路操作机制建立后,要结合数字变电站的局要求。
(1)要对直流控制熔断器操作予以关注,要按照标准化程序有序开展具体操作,避免出现漏电问题。在实际操作机制建立后,装取直流控制熔断器要避免频繁接通或者是断开操作,实际装取消耗的时间间隔要在5s以下。对于需要停用直流电源的情况,要先停止使用保护出口的连接片,停用直流回路后,能保证恢复的直流电源依旧是处于相反状态。
(2)对断路器合闸熔断器进行操作,为了进一步避免其出现误动作造成合闸,要保证熔断器在断路器完全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3)要对断路器的操作予以高度重视,首先要保证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并且在母线侧和负荷侧隔离开关都合上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拉闸则要检查隔离开关的合闸位置,断开断路器,为了进一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能在断路器操作过程中进行手动合闸。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有效判定断路器的实际动作,操作过程中要需要对实际信号和测量仪表展开深度分析,并对机械位置的指示器予以关注,综合分析其分合位置。
3.4其他
在实际操作机制建立后,一方面,要对带负荷拉合刀闸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要对相关设备进行集中检查,确保信息和操作票吻合,并且不能随意选择解锁方式,确保开关位置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应在保证无电压情况下对接地线结构进行集中装设,并在合闸开始送电开始前,拆除地线,一定程度上减少合闸事故。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科技化水平逐渐提升,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任务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因此变电运行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变电运行系统而言,倒闸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变电运行的稳定、安全,同时也是电网操作的主要内容。在开展倒闸工作时,需要完善预防工作,强化巡视工作,逐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电力企业的操作票制度,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误操作出现的几率,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顺利的运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黄建林,郑爱民,王靖晖,刘国勇.一种新的变电站智能防误在线操作模式[J/OL].农村电气化,2016,(11):41-42(2016-12-28).
[2]张付勇,敬保力.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188.
[3]黄平.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关键点和关键过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136-137.
[4]王付珍,徐学文,王淑芳,汤庆星.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分析与控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11(11):16-19.
论文作者:刘文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操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母线论文; 断路器论文; 变压器论文; 过程中论文; 要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