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小福尔摩斯:儿童推理能力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做一个小福尔摩斯:儿童推理能力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做个小福尔摩斯——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尔摩斯论文,做个论文,能力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岁~4岁 生活即逻辑

妈妈手记

手记一:十一长假,我们一家去草原玩。皮皮看着蓝蓝的天空中那朵朵白云,可喜欢了,拉着爸爸的手要求爸爸给他摘一朵。爸爸说:“天那么高,叫我怎么摘呀?”皮皮说:“你站在梯子上摘呀!”在他的世界里,有梯子就能够到所有的东西。

手记二:周末在路上遇见了欣欣的老师和老师6岁大的女儿,欣欣高兴地向我介绍:“这是我们的王老师。这是王老师的小姐姐,她经常到我们幼儿园玩。”哈哈,她现在还不会说“王老师的女儿”。

发展秘密

2岁~4岁是孩子推理能力的萌芽阶段。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些“生活的逻辑”,但是这样的推理是受到特定事件、条件的限制的,当他们用起来的时候常常让人啼笑皆非。

●直接判断事物的外在原因。这时,孩子的判断和推理主要是根据他们感知到的外在特征来进行的。他们会用睡午觉来推断时间到下午了,如果今天没有睡午觉,那么,在他们的认识里可能今天就没有下午。

●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进行。2岁之后,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增加,他们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进行归纳和推理。他们会把下雨和路面湿联系起来,把不上幼儿园和周末联系起来,把爸爸回家和吃晚饭联系起来。如果出现例外的情况,比如爸爸中午就回家了,那么,他们的推理就常常会出现错误。

●推理“拟人化”。把所有物体都附有生命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典型特点:小球要滚是因为它站不稳;白云要飘是因为它爱蓝天。而这些物体的心情和思想其实是他们自己心理的复制,即所谓的以己度人。

父母支招

2岁~4岁孩子的推理可能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显得很幼稚,但是父母没有必要人为地拔高,引导他们掌握什么高深的三’段式推理。或许更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观察世界,让我们试着惊叹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这个阶段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孩子的推理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事物先后发展的顺序常常作为他们判断因果的根据。父母和孩子一起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过程,一起欣赏雨后的彩虹,一起种植花草,帮助孩子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

●感知行为和结果的关系。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因为行为是孩子自己做出的,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更好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因果关系的建立,能够帮助孩子形成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行为规范。

4岁~5岁 在动手中发现

妈妈手记

手记一:今天,小丽在幼儿园学习了沉浮现象,回来告诉我:“小而轻的东西会浮起来。”还要演示给我看。于是我们装满了一脸盆的水,又找了些能放进去的东西。当我们放曲别针的时候,小丽自信地说:“浮起来。”可是曲别针却沉了下去。于是,小丽嘟嘟嘴:“别针变大了。 ”

手记二:我把两支笔平行放在桌上,但没有对整齐,然后请阿兰选出一支长点的。阿兰看了看左边,指着左边伸出来一截的红色铅笔说:“这支长点。”然后我指指右边,阿兰看了看,又说右边伸出来一截的蓝色铅笔长一些。那到底是哪个长呢?她有些糊涂了。在我的提醒下,她把两只笔拿起来,都立在桌上,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哪支笔长了。

发展秘密

四五岁是孩子推理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得很多,也开始能够理解事物的一些内在特征,因此,他们的推理开始趋向合理化。但是当他们的已知不能够解释的时候,他们又会回到以前的推理方式中。

●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过渡。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孩子开始对他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判断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对事物的内在特征和联系有所了解,比如小丽就知道“小而轻的东西会浮起来”。但是他们的归纳常常是不全面或者不完全正确的,也就使得他们常常遇到“意外”。

●在判断中一般只能考虑一个因素。四岁多的孩子在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常常顾此失彼,他们往往只是观察和了解了一个点或者一个方面,就进行推断。即使得到提醒,他们也很难同时注意多个方面。但是五岁左右是个跨越期,这时的孩子就会自觉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了。

●在推理中依靠外部的语言和动作支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推理的过程中会自言自语,并且进行一些尝试。通过这些外在的语言和动作,孩子能集中注意力,明确思维的过程并且直观地看到每一步可能的结果。虽然这样的推理过程可能比较缓慢,却是孩子练习推理的必经阶段。

父母支招

四五岁是孩子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父母的帮助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鼓励孩子多操作、多尝试。孩子在总结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推论,但是他们由于经验有限、理解力不足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父母如果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不如多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所谓实践出真知,孩子的推论会在实践中得到完善。

●在生活中让孩子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对生活中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判断和推理,比如晚上点蜡烛吃饭是因为没电了;下午去踢足球了,所以晚上一定要洗澡等。

5岁~6岁 在问题中归纳

妈妈手记

手记一:那天,媛媛回家告诉我,今天幼儿园量身高了,真真比她高,可是露露比她矮一些。我就问她:“那真真和露露谁高呀?”媛媛眨着眼睛想了想,又在门边比画了一阵,肯定地告诉我:“真真高。”但是她说不出来为什么。

手记二:在公园里,豆豆把皮球放在斜坡上,皮球自己滚下去了。旁边一个3岁的孩子说:“球球没有脚,站不稳。”豆豆听到了,急忙纠正道:“不对不对,皮球是圆的,要是三角形、正方形的就不会滚了。”

手记三:现在,梅梅会做诗了。那天,她念了两句给我听:“竖起小耳朵,听,嘀嗒嘀嗒;睁开小眼睛,看,哗啦哗啦;下雨啦!下雨啦!”没想到她还会用类比呢。

发展秘密

五六岁是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时期,孩子的推理也向着更客观、更符合逻辑的方向发展。

●在推理中能反映事物多方面的特征。五六岁的孩子不再是只能关注事物的个别联系或者一个方面的特征了,他们开始同时反映事物的两到三个特征。比如在探究沉浮的过程中,他们能关注到物体的材质和形状会影响到物体的沉浮。这帮助他们能更合理地推断。

●推理的根据客观化。这一时期的孩子能够掌握一些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开始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想问题。因此,他们能更客观地进行推理,但是他们有时也说不清这样推理的理由。

●对生活逻辑的理解好于对数理逻辑的理解。这时候,孩子对一些数理逻辑的关系还是比较模糊,在推理上显得更困难一些,比如他们会认为一整块比几个小块的面积大,在推论的过程中也往往说不清楚理由。

父母支招

对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们一些需要思考的逻辑问题让他们推论,帮助他们发展推理能力。

●多问为什么。五六岁的孩子最喜欢问为什么,这是他们对事物联系进行探索的表现。但有时他们乐于提问和得到回答,而不去自己寻找答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问问为什么,再一起探索,帮助孩子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

●用一些反例帮助孩子掌握事物内在联系。孩子在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例来进行归纳。也许他们看到的现象是不全面的,也许他们只是注意到了一些表面的特征。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已有的推理,向他们出示一些反例,让他们发现自己推理中的问题,从而完善自己的推理。

日用贴士

提到推理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常常是数理逻辑。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关系和生活的逻辑。在训练孩子推理能力的时候,关注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比纯粹的数理逻辑训练更有效。因此,请父母不要忽视故事中对孩子推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猜情节,探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猜测故事的结果、主人公的行为等,引导孩子思考事件的各种关系。

★图片排序,创编故事。很多幼儿杂志都会有一些看图排序编故事的题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排序,一起创编故事,在排序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创编中为故事找出合理的理由,赋予主人翁合理的年龄、性格、身份等。

★讲述生活故事。父母可以请孩子回家讲述他们在幼儿园或者在社区玩耍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尽量通过引导和提问请孩子清楚地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故事发生的顺序等。

标签:;  ;  ;  ;  ;  ;  ;  

做一个小福尔摩斯:儿童推理能力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