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对供电企业的综合线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对地方电网来说,线损就是纯利润,线损越低则利润越高。而线损管理工作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技术改造投资大,是基础,而精细管理则可以直接见效益。基于此,本文对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
引言:电力能源是我国国民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力能源的应用更加广泛。供电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配网线损而导致的电力损耗问题,这也是电力系统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1.影响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的常见因素分析
①10kV及以下配网未及时改造,变压器损耗高、设备陈旧、老化、线路过长、线径小、发热节点多等导致配网自身损耗高。②未定期对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和10kV线路关口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计量装置进行检校等原因造成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从而数据失真。③配变容量与实际负荷需求不匹配,造成配变过负荷或负荷过轻,不能在合理工况运行导致损耗增加。④三相负荷分配不合理、接地等原因致使三相电流不平衡、变压器中性点偏移,零线带电,出现零序电流,造成配变、线路发热严重增加损耗。⑤由于受到网络系统电压、变电站出口电压、配变分接开关位置、负荷增长等因数的影响,导致配网或台区的电压较低、效率下降增加损耗。⑥未加装无功补偿装置或已损坏、未及时启动等造成在电压低需要无功补偿时未能补偿增加损耗。⑦树竹、绝缘破损等造成的漏电损耗。⑧计量装置老化、损坏、灵敏度低、误差较大也是损耗高的重要原因。⑨当今社会,同行业竞争非常的激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是每个企业的追求,而电能消耗是各个企业的重要成本支出,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用户偷电、窃电,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窃电的水平也不断提高,甚至发明了窃电装置,并形成了产业链,许多窃电设备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电力企业的个别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也掺杂其中,对电力部门的管理带来了难度。而且个别中小用户、居民用户也存在侥幸心理而窃电;由于管理不到位,个别地方更是偷电成风,形成规模。因此窃电也是10kV及以下配网高损耗的组成部分。⑩一些抄表人员存在消极怠工、以权谋私的行为,随意抄写用电量,甚至会有谎报、瞒报的情况发生,导致所抄数据与实际用电量不相符的现象,这也是造成10kV及以下配网高线损的重要原因。輥輯訛随着配网的发展,现在很多10kV线路均已形成环网,运行方式也经常在变化,负荷经常在不同的线路中切换,而用户档案信息又没有随之改变,甚至台区、用户档案信息错误也不在少数,在统计售电量是就会数据失真从而影响线损。
2.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常见的降损措施
2.1技术改造方面的降损措施
①加大对老旧线路、台区改造力度,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淘汰老旧、高损耗的设备。②配网规划、布局、改造应合理,避免10kV线路过长,以免末端电压较低,增大损耗。③合理选择线径,选择线径时应充分做好经济技术比较工作,并考虑负荷的发展,避免线径过大、过小,从而影响投资或增大线损;如条件允许则尽量选择绝缘导线,以避免偷漏电。④合理选择配变容量、型号,避免“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配变宜小容量、多布点,不超供电半径,特别对山区来说更为重要;尽量使用新型、节能的配变,淘汰老式、高损耗的配变。⑤合理布局0.4kV、0.22kV线路,合理选择线径,合理选择线路通道,不要迂回供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⑥安装台区考核表,便于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将机械表、普通电子表更换为智能电表,以提高计量装置灵敏度,减小计量误差;实现远方采集,淘汰人工抄表,减少抄表误差。
2.2日常管理方面的降损措施
①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的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关键,而配电台区的线损又是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线损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且最为繁琐、复杂,因此要想搞好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的线损管理,供电企业必须安排专人进行10kV及以下线损管理工作,并按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的原则进行管理;每月做好线损台账,便于统计、比较、分析;而且从发现异常到解决问题一定要形成闭环管理。②定期、不定期地对高低压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及时砍伐线路通道,以避免树、竹等造成的漏电,也可对“搭飞火”的行为造成一定震慑,减少偷电行为。③定期对变电站10kV线路关口表、台区考核表等计量装置进行检校,及时更换,尽量保证电流互感器在其额定电流范围内运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④加强对户表的管理、检查工作,严厉打击窃电行为;对用户每月用电量进行对比,如偏差较大需及时查找原因,发现有问题的表计需及时检校、更换;对过了检验期的电表需及时轮换。⑤现在电费的抄、核、收软件系统应该说都比较完善,功能也比较强大,要应用软件系统代替人工来进行对比、核查抄表数据,对已实现全智能、全采集的台区加强远方采集管理工作,提高台区采集率,对采集不到的表计应及时补抄,以保证台区线损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对不是智能表仍需人工抄表的台区,需加强对抄表人员的培训、监管工作,严防估抄、漏抄、少抄、错抄、抄表不同步等情况;定期对抄表人员进行轮换,避免关系电、人情电,取到互相监督,相互震慑的作用[1]。⑥现在由于负荷变化很快,因此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台区电压、电流进行监测,并做好台账,以便比较、分析。如发现台区电压过高、过低时需及时调整变压器分接开关;发现变压器超负荷或长期轻负荷时需及时将变压器做相应的更换;如发现三相电流不平衡时,需及时调整负荷,以保证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如发现变压器零序电流过大,而三相负荷又是平衡的情况下,还需查找是否有接地点等等,总之要保证变压器在最优工况运行,以减少变压器的损耗;由于现在城市、农村的建设速度均很快,线路的迁改、用户的搬迁等也很频繁,要及时停运空载线路、配变等等,以避免空载损耗。⑦对大用户,特别是专变用户的计量装置一定要加强检查、校核,要经常对其用电设备、用电情况、生产情况等等进行对比、了解,判断实际用电量与抄见电量是否相符;结合10kV线路线损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线损是否正常,以便判断是否有窃电行为,严防高科技窃电,如发现窃电应及时请司法介入,应用法律取到震慑作用,坚决打击窃电行为,以减少、杜绝窃电行为[2]。
结论:
简而言之,供电企业加强供电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电网运行的线损率,提高电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供电公司应该清楚地了解影响线损率的因素,提出降低配网线损的解决方案,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实现经济运行,并健全线损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认识,并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从多方面优化电网运行,使电网线损量降到最低。相信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改造电网,以及科学、严谨的管理办法,整个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洪,方春恩,任晓,董恩源,李伟,王军,侯祥玉.35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J].高压电器,2019(02).
[2]陈如忠.某机场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升级[J].建筑电气,2018(09).
论文作者:王跃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负荷论文; 网线论文; 变压器论文; 窃电论文; 电压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