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越来越多,要求有更多的电网与之相匹配,增加了电网工程建设量。为了保证电网工程建设质量,必须提高配电工程母线安装和电缆敷设施工的工艺水平,实现科学安装和敷设,保证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本文对配电工程母线安装和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缆;配电工程;母线
一、母线安装操作分析
1.1 母线安装操作分析
当前电气母线的安装操作会涉及到较多的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和母线安装质量有着内在的联系。需要母线安装工作者做好母线部件开箱检测工作、电气母线支架部件的安装操作。其次,在正是开展母线安装操作时要进行必要检测操作,在整个体系安装操作的完成之后还要能进行绝缘电阻方面的测试以及交流类型工频耐压测试。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电气项目中还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母线通电测试等类型的实验。
1.2 母线安装要求标准
首先,在进行插线类型母线部件安装的时候,要能详细的检查该部件的外观,保证部件整体的完整性,一旦在外观检查中发现了损伤情况或者是变形情况就要及时的进行处。
其次,还要对母线部件的实际阻值进行检测,必须要保证母线部件绝缘阻值大小在 20MΩ 以上,如果母线部件不能符合项目建设安装的实际需要,那么就要采取相应处理,避免出现危险配电体系安全的因素。
再次,在安装母线部件的时候,为了保证母线部件的牢固性,需要使用大量的吊架或者支架进行安装,尤其是在母线线路发生转弯或者是母线线路之间相互连接部分,必须要能使用支架作作为辅助部件进行连接。之支架之间的连接距离也要进行科学的控制,要想发挥支架的支护效果,应能控制支架之间的安装距离在 2 米以内,在母线线路和相应设备连接地方要能进行必要支护。
最后,在安装母线线路的时候还要能注意母线结构的水平性,在采用水平类型铺设方式的时候,要能保持母线线路离地高度 3.2 米以上。并且从施工工序角度来讲,在铺设母线线路之间应能准确的校对安装架结构的具体高度,在保证安装架高度无误的条件下再铺设母线线路,最后在检查之后将母线加固完全。
1.3 母线线路绝缘测试以及交流类型工频耐压测试
在母线线路完成安装操作后关键性的数据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绝缘测试以及交流类型的工频耐压情况测试。在开展母线绝缘测试之前,应将母线线路和其两端连接的电气设备相互断开,使用兆欧检测表对和母线线路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母线线路结构符合相应的要求。在对低压类型母线线路进行检测的时候,一般会选择使用 1kV 试验电压表进行实验,如果测试中面对的电压表数值在 10MΩ 之上,那么可以采用大小为 2500MΩ 的测试电表进行实验,并保持测试时间长度为 1 分钟,如果在测试中没有出现击穿的情况,则认定测试结果正常。
1.4 母线线路通电测试分析
母线线路的通电测试也是判断母线使用效果的关键之一,但在进行通电实验之前,应能保证母线线路支架部分以及外壳部分接地安装的质量。
二、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一)严格核查电缆
在电缆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对电缆的质量,规格型号,外观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电缆的外观无损伤,规格型号,电压等级,耐热阻燃等符合施工安装的规范要求。同时,对电缆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是否满足设计需要,并对电缆进行绝缘遥测或者耐压试验。
(二)电缆敷设之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桥架安装和支架承重情况进行检查,将桥架内的杂物和电缆敷设沿途的障碍清理干净,为电缆安装提供良好环境。其次,技术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桥架上多根电缆进行敷设时,必须与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电缆的敷设方式和线路走向进行深化设计,加强电气施工图和电缆分布情况的分析,对每根电缆进行编号,对电缆的起始位置,回路号等进行标明。而在电缆分布较多的位置,绘制电缆剖面分布图,显示出桥架电缆的具体位置,制定出科学的电缆敷设顺序,防止施工中电缆出现交叉和碰撞的现象。最后,人员、设备的准备。在电缆敷设时,需要很多施工人员。在电缆敷设前,需要根据敷设电缆的数量和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满足施工的需要。
(三)电缆敷设基本要求
(1)电缆排列固定:桥架内电缆应排列整齐,固定点一致;电缆固定采用尼龙扎带,间距1m以内,每20m用金属电缆卡作加强固定,单芯电缆的固定卡不能形成闭合磁场回路;电缆沿支架、托盘、桥架敷设时应根据施工图及现场情况决定具体敷设方式,电缆敷设不应交叉,应排列整齐,敷设一根应即时卡固一根。
(2)电缆头制作安装:电缆终端头均采用热缩型电缆终端头制作,加热器采用液化气烤枪或喷灯;制作前选择与电缆截面相适应的热缩塑料手套,在安装三叉分支手套时,宜先进行预热,并将电缆定位,套上分支手套后,按所需分叉角度摆好线芯后再进行加热,避免在三叉分支手套热缩定型后,再大幅度地改变电缆线芯的分叉角度,造成手套分叉 口及指套根部的开裂。加热收缩时,应从管子中间向两端逐渐延伸,或从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以利于收缩时排出管内空气,加热火焰应螺旋状前进。
(3)所有接线端子均采 用紧压铜端子,端子与 电缆线芯截面相匹配,铜端子的压 接采用手动式液压压接钳。
(4)电缆终端制作好,与配 电柜连接前 要进行绝缘测试,以确认绝缘强度符合要求;同时电缆要作好 回路标注和相色标记;电缆的裁减长度要合适,保证电缆与配电柜母线或接线端连 接后不 产生过大 的机 械应力;连接前,对搭接面进行清洁处理,同时涂抹适量的电力复合脂,紧固力矩符合建筑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确保连接和导 电性能可靠。
(5)用 1kV摇表对 电缆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电缆头的制作,电缆头制作好后即可与空气开关等器具进行连接,连接要牢 固紧密。电缆通 电前要进行绝缘检测,测量数值 记录下来并作 为技术资料。电缆敷设完毕后,所有电缆穿墙套管均可靠封堵。
(6)电缆穿保护管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当符合穿人电缆的规定,管口应胀成喇叭形状,管 口磨光无毛刺。
(7)电缆进人建筑物内的保护管必须符合防水要求。
(四)电缆水平敷设
电缆水平敷设 时采用人力牵引;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均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以最大截允许弯曲半径为准,电缆弯曲两端均用电缆卡 固定。
(五)电缆 竖直敷 设
竖井 内电缆敷设采用“阻尼缓冲器法 ”,先将整盘电缆利用塔 吊吊运至电缆的高端楼层,利用高位势能,将电缆 由上往下输送敷设,用分段设置 的“阻尼缓 冲器”对下放过程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加 以克制;一根 电缆输送到位后由下向上用卡固支架将电缆固定在桥架上,每层至少两个 固定点。
(六)电缆标识
敷设 电缆应及时进行标识,标志牌采用塑料片制品,用尼龙扎带固定。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电压 等级、起止点,电缆始端、终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每 20m设标志牌;电缆敷设好后,要检查回路编号是否正确,完整做好相关资料。
结束语
配电工程的服务对象直接是用户,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供 电的可靠性、关系到用户用电的安全稳定性,甚 至直接关系到 电能质量。做好配电工程 的施工及质量,事关企业 效益、事关 民生。因此,在配电工程施工 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成熟 的施工方法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韩宏亮.配电工程母线安装与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及方法[J].电气开关,2016,54(01):101-103.
[2]张志云.变电站二次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分析[J].科技风,2015(10):131.
[3]冯国荣 . 探讨配电工程施工中母线安装与电缆敷设施工技术[J]. 新商务周刊,2017(7).110
论文作者:于泉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电缆论文; 母线论文; 线路论文; 测试论文; 支架论文; 部件论文; 桥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