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冻雾天气的航班保障总结
曲淑艳
(满洲里市气象局,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摘 要: 通过满洲里机场出现的一次冻雾天气航班保障,总结冻雾天气特点及出现的气象条件,以及航班保障时与航空公司签派员的天气咨询,准确的发布低能见度气象情报,确保航空器在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下安全起降,为后续航班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冻雾;低能见度;气象条件;航班
2015年11月11日20时~12日08时,满洲里机场出现了一次冻雾天气过程,能见度短时达到300m,持续500m时间达到6h左右,无法满足航空器起飞标准,造成首都航空CBJ5564航班取消飞行计划,由于天气原因给航空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冻雾天气的服务特点进行总结,为以后的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1天气实况
满洲里西郊机场11日20时35分能见度达到10 000m出现轻雾现象,21时36分能见度下降到1 000m,达到冻雾天气,随着空气湿度达到饱和,能见度短时达到300m,持续时间较短,能见度维持800m持续到12日清晨6时20分,能见度上升到1 500m,达到轻雾持续到12时25分,能见度转好达到10 000m。
2天气形势
11月08时500百帕贝加尔湖为一宽槽,受西北路冷空气补充加深发展,东移缓慢,700~850百帕贝加尔湖槽东移,500~850百帕呈后倾,本场处于槽底西风气流影响,20时贝湖槽东移较慢,槽底有短波槽脊生成,700~850百帕槽后影响本场。
表4中可以看出PISA题的每一道题都是设有情景,而中考题里设置情景的题目仅有33.3%;PISA题目中四种情景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职业的稍微偏少,而中考题中也都涉及到四种情境,只不过每种情境所占的比例都较少,更多的无情境题目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的考察.
活动引导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不能完全排斥传统教学模式,而应该将活动引导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借鉴其优势,结合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特点灵活使用,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地面08时受蒙古高压东移控制,本场处于高压边缘影响,20时地面形势为西低东高,蒙古高压东移至东北,北部贝加尔湖冷高压东南向移动,本场受蒙古高压后部贝加尔湖高压前部影响。
3预报思路
从形势分析本场高空受西风气流和地面两高压之间影响,大气层结较稳定,西南暖湿空气与北路冷空气交绥,气压梯度小,风力小,随着气温的辐射冷却,温度露点差小,辐射冷却是造成满洲里地区出现大面积的辐射雾,辐射雾的特点是由于辐射冷却,使近地面气温降到接近于露点温度,水汽发生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雾。夜间至清晨形成,日出前后最浓,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雾滴蒸发逐渐消散。低层空气日射增温,破坏逆温层,使大气不稳定,雾消散(雾的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4服务过程
20时35分满洲里机场能见度下降到10 000m,相对湿度增大,气温下降,露点差减小,20时50分能见度下降到4 000m,预报员分析形势后发布机场冻雾警报,预计冻雾持续时间将至12日早8点,并及时通知机场指挥中心,预计21时后能见度将对CBJ5563北京至满洲里航班落地能见度有影响,CBJ5563航班落地后能见度达到了机场能见度最低运行最低标准800m,地面观测发布了低能见度特殊天气报告。指挥中心将预报结论报告航空公司和机场公司领导,预报员从形势分析、冻雾天气影响能见度的特点等方面解答了航空公司签派员的咨询,详细地向机场领导汇报低能见度将影响CBJ5564满洲里至北京的航班计划;航空公司的运控部门认为航班计划取消将影响12日的运力,等待天气转好,执行航班计划,出行旅客160多人机场方面安排住宿也比较繁琐,机场公司领导派当日值班经理亲临现场了解气象条件,观测员密切关注能见度的变化趋势,预报员根据形势及实况变化结论仍坚持冻雾天气持续到12日早8时,从安全的角度气象条件无法满足飞行标准,建议CBJ5564航班取消,22时25分CBJ5564航班关闭舱门等待1h期间,能见度维持在100m~300m之间无变化,航空公司签派员不间断电话咨询天气情况,预报员讲解了本场的能见度变化趋势,航空公司最终决定CBJ5564计划取消定于12日9点补班,12日早上6时20分能见度达到1 500m,地面解除低能见度特殊报告标准,预报同时解除冻雾机场警报,气象条件达到了机场飞行许可,CBJ5564补班计划顺利执行,民航气象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冻雾天气低能见度的气象保障,减少了航空承运人的经济损失,保障了航班的安全。
5不足之处
从服务的过程看是侥幸的保障了航班的安全、正常,但从预报经验看,没有低能见度的服务经验,从以往形势分析,考虑早晚出现烟幕较多,忽略了大气层结稳定,湿度大时,有逆温层时易出现雾的低能见度天气,总结此次服务过程为今后低能见度天气保障积累经验。
收稿日期: 2019-03-15
中图分类号: P4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15—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