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床旁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护理论文_尚秀英

尚秀英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床房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5-2017年10月急诊ICU收治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住院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ICU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具有广泛意义。

【关键词】护理;微创手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88-02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高血压是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在小动脉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血管壁的强度,而出现局限性扩张,形成微小动脉瘤的疾病[1]。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等,因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存在沟通交流问题,无法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导致临床疗效较不理想,预后不佳。为此,在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治疗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改善护理方法,减少病人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5年5-2017年10月急诊ICU收治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有24例,女16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0.5±3.2)岁。观察组男有20例,女有20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8.5±2.6)岁。两组病人在一般情况(患病年龄、性别)都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住院护理措施,包含入院指导、日常护理、疾病知识宣教等。观察组病人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如:(1)术前护理,按照要求做好全面身体检查,并动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各项指标;避免术后出现在出血事件,维持血压和血糖等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遵医嘱给予适量药物降低血压,与病人和家属做好有效沟通交流和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提升对预后的准备状态。(2)术中护理,做好备皮护理,按照术前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手术体位、心电监护和术后饮食情况;提前建立静脉通道,安慰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增强病人信心,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消除不良情绪。(3)术后护理,及时对病人所提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给予饮食指导,细化至名称、剂量和注意事项等;实行康复训练指导,促进各个功能障碍的恢复,提升病人舒适度;同时做好引流管护理,稳固引流管,采用冰枕,同时要求控制头部活动量,防止病人翻身,避免感染的发生[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护理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显效标准:脑出血现象停止,病人神经功能无障碍。(2)有效标准:脑出血现象停止,但仍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无效标准:经过护理治疗后,自能能力较差,丧失运动能力,甚至发生死亡[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人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病人护理疗效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血管壁张力丧失,产生局部动脉在血液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的状态,特征表现为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等。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一般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但是除了规范的治疗措施,病人术后护理服务也对其有着重要作用[4]。因此,对急诊ICU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有研究表明,急诊ICU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患病率较高,病灶周围组织细胞毒性物质影响较大,病情凶险,使得患病后脑组织机能恢复差,后遗症明显,所以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降低复发率[5]。而在诊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观察组病人实行优质护理干预,从术前护理方面进行干预,提高病人康复信心,缓解病人不良情绪,从术中护理方面进行干预,嘱咐病人各项注意事项,积极预防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从术后护理方面进行干预,提升护理疗效,降低患病率。本文研究表明,对比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床房微创手术病人,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解除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促进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在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床房微创手术病人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临床可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彭娜,张蕊.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7):45+47.

[2]杨岩.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人性化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8):35-38+42.

[3]高爱生.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0):17718-17719.

[4]侯芳.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70-171.

[5]王卫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4):133-135.

论文作者:尚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急诊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床旁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护理论文_尚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