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要全面、科学地把握(一)_邓小平文选论文

应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完整论文,科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以下简称“五句话”)。这“五句话”言简意赅,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目的与手段、结果与过程等的辩证统一,充满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它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将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坚持和把握住。近几年,理论界对这“五句话”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也随之出现了较多的疑虑和较大的分歧。这些疑虑和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1.“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论者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一切社会形态更替和每个社会形态自身发展都共存的现象,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特有的、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来认识,显然难以说得通。列宁早就说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而是判断社会进步的标准。

也有论者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虽说是一切社会共存的现象,但生产力自身不仅有量的规定性,而且有质的规定性。不同性质的生产力规定了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规定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早就指出,手推磨产生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必然产物。同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可能,从而也使其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性。

还有论者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本质,而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虽然在它上升阶段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功能,但是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它就要失去存在的根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公有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不再具有对抗性,通过不断地改革,可以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种社会制度具有这种功能和具有这种本质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共同富裕”包不包括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有论者认为,“共同富裕”指的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这与邓小平十分强调生产力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从关心人民群众物质利益和我国现有国情的角度,认为物质利益是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我们从他对“共同富裕”的构想中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说:“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0页),“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因此,如果把“共同富裕”加进精神上的内涵,不符合邓小平的本义,从文字上看也是牵强附会的,缺乏群众基础的。

也有论者认为,“共同富裕”包括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因为“共同富裕”是与两极分化相对的,而两极分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经济的等同于“贫富分化”的概念,而是指阶级、阶层的分化,不涉及贫和富的绝对标准问题。邓小平也一直是把两极分化和阶级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1页)因此,“共同富裕”应该是指由经济、政治互动而产生的平等,是经济关系平等和其所决定的政治、社会关系平等的总和,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如果把“共同富裕”仅仅理解成物质上的“共同富裕”,就难以把社会主义运动和非社会主义运动区分开来。

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多数论者认为,所有制是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准,邓小平的“五句话”中虽然没有出现公有制,但并不等于就否定了这一条,它们应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是我们始终要把握的根本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7页)如果不坚持这一条,就根本无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之所以没有把它纳入本质的概括之中,那是为了不造成新的困惑。

也有论者认为,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甚至也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是因为,它与生产力相比,毕竟是属于第二层次的,生产力才是第一层次的,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与“共同富裕”相比,它只具有前提条件、基础保证、方法手段的意义;马克思从来没有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公有制的提法是后人翻译之误、正确的译名应是“社会所有制”。如果把它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必将会导致旷日持久的“左”倾错误。

这些观点,孰是孰非呢?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各有其道理,我们不宜简单地肯定哪一种意见就是完全正确的,或哪一种意见就是完全错误的。对这些观点,我们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积极探求解决分歧的办法,以加深我们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理解,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而顺利的向前发展。

对邓小平的“五句话”,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邓小平是在何种大的历史背景下讲的社会主义本质。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按马恩设想的那样,首先在英、美、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是先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中国等国家取得了突破。这样,人类社会进化的一般规律再一次通过一种特殊形式突出地表现出来。马恩所设想的这种“理论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的社会主义之间在历史前提上存在着的巨大反差,给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一系列历史性难题,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处于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诸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包围之中,无产阶级怎样在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根本方法。列宁实行了旨在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新经济政策”,力图对“现实的”社会主义与“理论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差距进行补课,但他的英年早逝使他的历史性探索过早地打上了句号。斯大林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使苏联一度成为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但这种体制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长期受到压抑,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毛泽东试图通过生产关系的“纯洁化”和上层建筑的“革命化”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余年间,极“左”思潮泛滥,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正是在如此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伟大的探索。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邓小平在这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一贯思想是什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这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立论基础。“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1页)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出发点。“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3页)这说明,邓小平强调的核心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将来会成为“中心课题”,它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但还不是本质内涵的全部。“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8页)这说明,邓小平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极其强调的,他认为它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度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是社会主义带根本性的东西。由此可见,十多年来邓小平最突出的最一贯的思想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一个伟大的领导人,更主要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总设计师,他紧紧围绕的是这样一个现实主题,即“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他的全部思想都汇集在这一点上,这是邓小平思想中最具核心意义的部分。

再次,我们要认识到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他的主要用意。1989年我国出现了政治风波,我们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政治考验,但随后出现了经济滑坡,连续三年经济徘徊不前,“左”的东西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抬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因为多种原因出现了种种失误,到1991年最后走向了崩溃,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客观现实迫切需要我们作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邓小平从他十多年来的一贯思想出发,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角度,为保持他从领导岗位进一步退下来之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大胆探索,才形成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同时与“共同富裕”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按照《辞海》的解释,“本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原来的品质、素质”;二是指“哲学名词”。两种含义是有区别的:第一种含义指事物本来的品质、素质或根本物质,它必须从与他事物的比较中得出;第二种含义指哲学上与现象相对应的一个哲学范畴,它要透过对事物的现象进行理论抽象才能把握。从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上下文来看,他并不是透过对社会主义自身的种种现象来抽象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而是通过与资本主义的对比来指出社会主义本来要干什么,而现在我们恰恰没有这样干。他首先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接着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又讲,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说明,他用的是第一种含义,其目的在于突出某事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邓小平的“五句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一个科学概括,但是它含有强调的成分,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也可以说是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本质,它从理论上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个特殊本质之后,还应该隐含着一个本质,那就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一般本质。一般本质通过特殊本质来体现,特殊本质是对一般本质的具体化和深化,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观的辩证统一。

可以想见,如果我们把“五句话”就当成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全部内涵,就当成是社会主义的一般定义,我们将会在理论上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作为哲学上的本质,它指的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同类现象中稳定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也应当是稳定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毫无疑问,只要是“社会主义”,就必然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管是就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过程而言,还是就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而言,都应是这样。而“五句话”有这样的广适性吗?人们有理由这样问。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一定思想体系的指导,经过一定社会运动的实践,建立、建设和巩固一种社会形态。三者在具体形式上是有差异的,但在社会主义本质上,却具有内在统一性。人们有理由问,“五句话”怎样来体现这种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本质、特征、体制、机制等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本质是基石,特征是支柱,体制是框架,机制是装璜。机制是由体制来,体制由特征来,特征由本质来,人们有理由问,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特征能从“五句话”自然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推出来吗?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能将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区别开来,但它们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我们通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得来的结论,是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但作为本质的东西,却一定是能将两类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假设2050年的时候,我们的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已经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达到了共同富裕,人们有理由问,那时候我们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那时候社会主义社会又将如何同其它社会形态相区别?

或许有人要说,这是在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确,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本质,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片面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片面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

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的提法在哲学上是明确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0页),因此,本质不能例外地也是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本质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别,本质也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别,只不过本质更强调事物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规律更强调事物的发展趋势。因为联系是指两者以上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本质的外延比规律的外延要宽广一些,它常常要由两个以上规律来体现。一般本质由事物的基本矛盾决定,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殊本质由事物的非基本矛盾决定,它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本质的外在突出表现。事物的一般本质比特殊本质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广适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成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4页)“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0页)

社会主义本质无疑也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由社会主义特殊矛盾即社会主义非基本矛盾决定,它因着时代、国家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着,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矛盾是不发达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由此决定我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特殊本质是“五句话”;社会主义一般本质是由“社会主义”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对“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起支配和决定作用。那么,这样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

有三对矛盾可供选择:一是哲学基本问题,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三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基本矛盾,即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制约性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呢?不是。因为,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我们处理一切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提,它的高度抽象性使我们难以由其出发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特点。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自在运动中的矛盾,它在人类各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而不只是“社会主义”才存在,它仅仅是“社会主义”的客观历史前提而已。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矛盾,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特殊表现,它的简单的相互作用还不能展示“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仅仅相互作用=空洞无物”。(注:列宁《哲学笔记》第180页)

“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活动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的目的性和巨大的创造性。截止到资本主义(包括资本主义)以前,人类实践虽然就每一个人的行动来说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但就整个人类的行动来说则带有极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人类不得不受着各种自然力和社会力的支配和奴役。人类活动不仅不能自觉地符合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往往还违背这些规律,由此遭到这些规律的“报复”;人们不仅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去科学地确定他们行动的一致方向和共同目标,反而他们的行动还互相冲突,使历史事变的总结果呈现为“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在这里,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不能预见的作用占了优势,不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发动的力量强得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正因如此,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史称为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人类还没有真正摆脱动物界,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则意味着人类“史前时期”的结束。这时“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建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1页。)。因此,从最抽象的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就正在于:它是合规律合目的的运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是历史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协调一致。这一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矛盾引起和决定的。但具体来看,它还不是这两对矛盾直接简单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是历史主体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为着一定目的,采取一定手段作用于历史客体,去达到一种理想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的复杂的一个能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的矛盾起着支撑和决定的作用。因此理论与实践、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首先,“社会主义”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社会主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具备各种客观历史条件,而且还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需要先进思想的武装。“社会主义”只有得到反映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理论的指导,才可能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才会达到历史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协调一致。“社会主义”理论应先于“社会主义”实践,应走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前面。观念的改造先于实际的改造,这是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显著标志之一。事实正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在走向成熟。马克思主义是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社会改造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而且还阐明了实现这一历史必然是代表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先进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崇高理想。因此“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依赖关系。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实践又高于“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经受检验和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实践赋予“社会主义”理论的目的意义和现实基础。“社会主义”理论有它自己的现实性,也就是它的普遍合理性,但离开“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性只能是一种永远局限在观念领域的现实可能性,理论本身失去存在的理由。因此“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服从关系。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其次,在“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与追求、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不仅鲜明地体现了主体历史活动的创造本性,而且集中体现了主体历史活动的价值特性,它们作为主体历史活动的中心内容,贯穿于主体具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的内容,其基本点,归纳起来,无非有二:一、采取什么手段,二、达到什么目的。与实践相关联的理论,一种社会改造理论,归根到底,也就围绕着或落脚到这两点上。“社会主义”目的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进行的一种观念改造,它既包含着主体对现存历史客体的不满,更包含着对理想历史客体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一种观念改造。它一经确立就以理想、意图、动机等形式活跃于“社会主义”改造历史过程的始终,对整个过程起着直接的支配作用。“社会主义”手段是“社会主义”历史主体作用于历史客体的中介,它确立和运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目的从主体观念领域走向现实领域,最后转化为“社会主义”实践结果的过程。“社会主义”手段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目的,然而又有高于“社会主义”目的的一面。“社会主义”目的的创造性归根结底是来源于其手段的创造性,“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注:列宁《哲学笔记》第210页),目的与手段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因此,社会主义本质,作为合规律合目的的运动,就是由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这两对矛盾实际地进行和完成着的,是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用下图予以说明:

那么,如何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呢?(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  ;  ;  ;  ;  ;  ;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要全面、科学地把握(一)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