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274000
摘要: 莱芜正面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的转型期,城镇化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机制,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城市建设是莱芜社会转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调研问卷的形式,以民生诉求为出发点,探讨转型期莱芜城镇化路径的选择研究,是莱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城镇化 城镇化路径 转型
莱芜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总人口129.89万人。已形成两区四片的城镇化格局。尽管莱芜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但大部分城镇化地区产业、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仍比较低。在地区景观、社会管理、配套服务方面,还是半“乡”半“城”且“乡”“城”犬牙交错、不彻底的“半城市”化状态,同真正的城镇化水平仍有距离。
一、基于居民诉求的调研问卷分析
(1)对居民搬迁意愿的分析
1、乡镇农业居民的搬迁意愿整体较低,乡镇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整体来看,农业居民的理想居住地在农村(49.8%),其次是城区(29.2%),最后是乡镇镇区(21%)。乡镇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从答卷者总体来看,迁居至镇区(或城区)意愿较低。生活方便、环境较好、子女入学依次是吸引农民搬迁的三个主要原因。而不愿意搬迁主要考虑生活不习惯、生活成本、不愿放弃土地等。因此日常生活是搬迁的主要考虑因素。 总体来看,超过35%的答卷人不会迁居,30%左右没考虑迁居,2年内计划迁居的答卷人仅6.6%。可看出迁居意愿较低,短期内迁居意愿的比例较低,人口流动较缓慢。
2、镇区非农居民搬迁至城区的意愿比较强,但迁入城区工作的概率较低
非农人口搬迁到城区居住的意愿比较强。整体来看,答卷人的理想居住地在城市(62.9%),其次是乡镇镇区(21%),最后是农村(16.1%)。城区对镇区居民的吸引力比较大,有约66%的村民愿意搬迁到城区居住。考虑迁居进城的调查者中,2年内迁居的比例较高,而迁入城区工作的概率较低。
3、城区居民趋向于选择莱城和雪野定居
调查样本中,39.4%的答卷者选择莱城区作为理想的安家地点,其次是雪野(26.2%),再次是高新区(22.2%)。分教育程度来看,中高学历者更倾向于在莱城和雪野定居;而低学历者更倾向于在钢城、北部新城和高新区定居。
(2)对莱芜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分析
答卷者认为莱芜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第一位是环境保护和治理(64%),其次是经济发展(53.2%),再次是招商引资(35.5%)分收入来看,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人群认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更强,低收入人群认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应是莱芜未来发展的重点;而中高收入人群则更倾向于产业转型和融入济南都市圈。
(3)制度改革对城镇化推动的影响分析
取消户籍制度的实际影响很小。整体来看,取消城乡户籍对答卷人基本没有影响的占67.4%。认为有较大影响的被调查者仅占6.4%。可见户籍制度并非是阻碍莱芜城镇化发展的真正原因。
2.2民生诉求下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1)由中心集聚型向多中心均衡型的城镇化路径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认为,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演变过程,区域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结果。按照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rtham)提出的城镇化“S”曲线理论,城镇化进程分为初始、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城镇化水平在30%以内为初始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为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超过70%为成熟阶段。初始阶段,区域发展处于低于低级均衡发展状态,宏观特点是空间呈散点分布,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宏观特征是优势区位出现城市;成熟阶段,区域处于协调状态,宏观特征则是区域城镇空间布局合理,规模层次。
莱芜的城镇化水平约50.5%,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区域发展表现出中心集聚型向分散型转变的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莱芜市居民对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认定不一。由此可以看出,居民对于莱芜未来城镇化空间的发展方向应是多中心的,而不再是早期的莱城和钢城两个中心的“大饼式”的规模式外延扩展。
(2)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下的城镇化路径
通过对莱芜市农业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的调查分析,取消城乡户籍对答卷人基本没有影响的占67.4%,认为有较大影响的被调查者仅占6.4%。由此可以看出,正式制度改革对于城镇化的驱动力不明显。居民的迁居意愿调查显示,超过35%的答卷人不会迁居,30%左右没考虑迁居,2年内计划迁居的答卷人仅6.6%。可看农业居民迁居意愿较低。由此可以说明,当前的户籍制度并不是阻碍莱芜城镇化的真正原因,“以农为本、以地为生”的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才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究其原因,户籍、土地制度等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进行改变,但农民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传统路径依赖的影响,农耕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地支配着广大农业地区社会成员的行为,阻碍则会多数农民摆脱传统农业经济的束缚。因此以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为突破后,引导我国农业居民的价值观念由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进行转化,有效构建出一条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下的城镇化路径,顺利推进莱芜当前的城镇化进程。
(3)增加城镇设施投入,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农村“就地城镇化”过程应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2010年底,莱芜市的乡村人口达63.27万人,约为莱芜市总人口的一半,短期内把农民集中到中心城区是不现实的。莱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987元,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为8311元。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而且绝大部分农民对集体产权制度的依赖和对城市居住成本的考虑,他们更愿意就近选择就业。就目前莱芜自身的发展而言,已经形成雪野镇、杨庄镇、口镇、羊里镇等为基础的区域特色产业板块,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为合理引导和鼓励部分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据问卷调查分析,镇区居民和农业居民认为农村改造最需加强的的基础设施是环境卫生、交通、给排水、燃气等;最需加强的公共设施是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由此可以看出,莱芜目前农村和镇区的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均较差,这也进一步解释了镇区吸引力较低的原因。
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莱芜市大部分镇区的设施简陋。因此,莱芜应选择条件较好的城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转移人口提供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住房和先进的医疗等公共资源,为市域不同层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各种需求,使之成为莱芜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腹地,成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主要出路和现实选择。
二、结论
通过以民生诉求的视角分析,笔者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莱芜应尽快实现城镇化的推进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转变,城镇化的空间模式由中心城区蔓延式扩展为重点向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多中心均衡型发展转变,城镇化的城乡关系模式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镇化的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综合莱芜发展的现实条件,笔者认为莱芜城镇化的路径应该是以“市-区”为行政架构主体的均衡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明斗,王雅莉,均衡型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1).
论文作者:张玉敏,孙惠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莱芜论文; 城镇化论文; 居民论文; 答卷论文; 莱芜市论文; 较低论文; 城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