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流动机制搞活社会人才资源--10万多名人才的到来为沈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_柔性管理论文

灵活流动机制搞活社会人才资源--10万多名人才的到来为沈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_柔性管理论文

柔性流动机制盘活社会人才资源——十余万各路人才的到来为申城发展增添了活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柔性论文,人才资源论文,十余论文,来为论文,申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俞果)上海的人才流动,近几年悄悄地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一大批没有上海户口的人才,以各种方式进入上海工作,他们进出自由,不受国籍、户籍、人事档案的限制。这种通过社会化管理服务方式进行的人才柔性流动,已成为上海人才流动的重要机制。到目前为止,以柔性流动方式来上海工作的各路人才已达12余万人,为上海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人才柔性流动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两头在外”(国籍户籍和单位家庭在外)与“哑铃模式”(一头在外一头在沪),即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能进能出。人才柔性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价值,使人才能够在最佳年龄段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叫做用好精英人才的精英段。上海在这方面三年跨出三大步:1998年4月, 市人事局修订的《上海外来人才工作寄住证实施办法》出台,被外来人才喻为“上海绿卡”;1999年6月, 市人事局出台了《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实施办法》等四项人才人事新政策,被人们称之为“上海的大门向人才敞开”;今年5月,市人事局、 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的《上海市引进人才工作证实施办法》,又拓宽了各路人才进沪的通道。人才柔性流动的具体操作是通过以人事代理制为核心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实施国内外人才引进和上海市人才外出的工作证制度(教育、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到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实行兼职服务证制度)。

人才柔性流动的机制为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器作用,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去年1月, 某省转基因制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成国祥博士由上海一企业招聘来沪,担任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转基因动物乳腺制药、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医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留学美国的博士后曹谊林教授,是一位“哑铃式”柔性流动来沪担任国家973项目“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两位柔性流动人才形成了上海基因工程研究的半壁江山。如果一定要以刚性流动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上海的基因工程研究将很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留学加拿大的硕士、上海捷华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华,他的柔性流动使西方最先进的“信息处理一体化”概念在中国首次得以实现。

目前,上海有900多家留学生办的企业, 他们“哑铃式”的优势形成了“知本”加“资本”的效应,成为推进上海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柔性流动的形式多种多样。第一是发展型人才群体流动,主要对象是来沪短期工作的国内人才和外省市企业来沪经营、开办企业以及总部迁移上海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第二是高知识群体人才流动,主要对象是两头在外短期来沪工作的海外优秀人才。据悉,上海准备推出海外留学人员学术休假制度,以更方便灵活的方式让海外学子能够柔性流动。第三是创新型人才流动,主要对象是高新技术人才,特别是IT行业人才。此类人才的户口或人事关系大多挂靠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本人是自由择业者,他们最富创新活力。第四是创业投资流动,即人才带资金、项目到创业环境优良的地区发展,如资金投资者、技术开发者、专利发明者、经纪人等。第五是以知识开发为主的流动,即专业人才以中介、咨询、培训、传播新知识等方式跨区域服务。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盘活了社会人才资源,激活了一湖好水,使上海需要的优秀人才随时进得来,上海的人才存量也能出去发挥作用。人才柔性流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人才资源最大效益的发挥,而且还有新观念的启蒙。淡化户口意识,只要是上海需要的人才,在沪工作就可享有上海市民的待遇,就是一位新上海人;不受工作方式的限制,可以是工作调动,可以是兼职,可以两头在外,可以短期工作;薪资实行协议制,通过知识产权入股和期权奖励等方式确保分享劳动成果;人才逐步摆脱部门所有,实现职业化。

人才柔性流动是一个新课题,有待于制订新的政策和法规以保障其健康发展。比如,建立国外人才进出自由准入的快速通道、制订柔性的户口管理政策、推行成果分享制、建立完善的能够跨区域接转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据悉,关于人才柔性流动的一些具体扶持政策正在制订中,今年秋天可望出台。

标签:;  ;  ;  

灵活流动机制搞活社会人才资源--10万多名人才的到来为沈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_柔性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