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本质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众所周知,21世纪最根本的竞争是人的素质、人才的竞争,但人的素质与人才的培养却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格外沉重的难题与话题。如何反思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素质教育?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的看法是: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切实地走向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能力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即能力教育。
2.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重既定知识的灌输而轻获得知识的方法。事实上,获得知识的方法乃教育之本,相对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某种既定的知识总会被淘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如何学习。
重政教人格的培养而轻个体人格的养成。政教人格总是带有很强的依附性,独立而健康的个体人格的养成才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
重考试分数而轻知识运用。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这是应试教育最明显的症候,从初中升高中一直到考博士,迄今为止仍然无法改变这样一种模式。
重接受而轻创造、重占有而轻思考。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应是主体,老师则只是起到一种启发者的角色,但事实上,学生往往只被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其主体地位竟在无意间被剥夺了。老师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谁能够最准确地重复老师的讲述,谁就有理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重继承而轻革新。传统教育思想往往重恪守先贤之道,以守护文化传统为己任,但却缺乏开放性,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多“积累型”而少“原创型”,多“继承型”而少“创新型”,多“注释型”而少“建树型”,多“学问型”而少“思想型”。
重名而轻实。学而优则仕,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以“仕”为本、以“学”为末,就必然要弱化“学”的实在性。事实上,当下社会许多人所谓“致学”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包装自己,并非真正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
造成应试教育模式局限性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而深层原因则是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权本位”及等级制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心理与思维方式使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易使人们习惯于既定的东西并形成一种服从、守成及“等靠要”的行为方式;权本位及等级制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心理易使人们养成“惟权、惟上、惟书”等心理,过于看重名份与身份。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整个社会风尚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依附有余而自主不足、重教条而轻实践、重“内圣”而轻“外王”、重名而轻实。在这种体制与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就必然以应试教育的方式体现出来。可见,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并不仅仅只是教育体制的转换,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以及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转换;教育模式的转换必须要纳入到整个国家民族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
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强调的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表述。素质本质上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则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素质,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能力,素质也无法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对素质的强调应当进一步提升到对能力的强调上。其实,“能力”在历史、现实、理论等方面,因而也在逻辑进程上,都是比素质更高、更能显示其优越性的一个范畴。能力是外显的素质,它直接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范畴,较素质而言,它更易于操作与评价。素质的作用与意义必须通过能力来体现和确证,而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和意向,它以其现实性、可操作性、实践性与自身批判性,显示着对社会、历史、现实、实践和人生的作用及其意义,它既可以用来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的“血统本位”、“关系本位”和“权本位”以及资本主义的“金钱本位”,又可以更有效地支撑和确立独立、自主、自立、个性、创新、理性、科学、民主、法制、公正、自由、效率、实力等现代意识、人格与精神。此外,实行“能力教育”,不仅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人类社会历史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依赖”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物的依赖”,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及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能力本位”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中国虽然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物的依赖”之中,但从根本趋势上看,则是在努力走出“物的依赖”而进入“能力依赖”。
4.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方式来进行的。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从根本上转变了人的存在方式,这种转变主要是围绕着“利”(利益)、“力”(能力)、“理”(理性)以及“立”(自立)四个核心理念展开的[1]。 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对人的本质要求来讲,就是强调人必须按照理性的法则去充分发挥其能力,获得正当利益,并实现自立自强的人格。首先,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使人为追求和满足利益的最大化而存在的,市场机制的实质则在于,它充分利用人对其利益追求的本性来激发人的最大潜能,从而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因而,追求竞争与交换价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现代人生存活动的基本动机。无论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要承认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其次,市场经济主要依靠能力而存在。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给人提供的多是些未确定性或可能性,使人有一种压力感,同时也给人以一定的独立自主性与选择性,使人有一种主体感,还给人提供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由此,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由此,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人必须崇尚能力并追求能力的充分实现。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以适应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内在要求。能力问题一直是整个西方近代化的核心问题,由西方思想家们提出的力本论思想仍然主导着整个当代现代化的思想主潮[2]。 而这一问题对于正处于强国之路的当代中国来说恐怕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再次,市场经济使人自觉遵循理性法则。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既要运用理性分析各种信息资源并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处理,又要运用理性来保持社会交往的公共性与规范性,还要运用理性控制人的情感、意志。同时亦需依靠理性去把握自然的本质与规律,发展科学技术,以精细的理性计算使劳动和资本达到最优组合,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获取更大利润。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注意培植和提升理性精神。现代化道路从很大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理性化道路,这一点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最后,市场经济使人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主体能够在经济活动中独立自主地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并承担责任,人的独立自主或自立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经营主体在思想、人格、能力和经济关系上的独立性,要想在经济活动中保持自主权是困难的。这已为西方现代化所证实,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人们也突出地体验到,人必须靠其努力奋斗来确立自身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5.人才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其能力上,如何培养能力型人才,笔者觉得应当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能力本位观念的确立。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实际上主要还是道德至上论及权力本位论。而市场经济一度使人们转向“金钱本位论”,但是,这一观念在现在看来不过只是人们对上述道德至上论及权力本位论的强烈逆反,其中也包括着对市场经济本身的错误认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应当是能力本位,能力本位绝非否定道德,也不是要拒绝规范与制约,恰恰相反,道德自律与规范约束也是能力本位所要注重的层面:在能力本位论看来,凭能力做好工作并由此为社会作贡献本身就是最大的道德要求;能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与整个社会群际的公共性规范。
其二,在能力水平上,要具有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与抉择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都是能力的内涵,都属于为了获得和实现当代人的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变化同时也是充满着机遇与风险的时代,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必然要求人们具备足够且丰富的生存能力。而且,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越成熟,那么留给生存能力越弱的人的机会也就会越来越少,虽然有日益完善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措施,但人们都希望成为社会中的强者和自立者,至少不应该是被同情者。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都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也不应该鼓励人们成为弱者。
其三,在人格模式上,应当尊重和保护个人、自我与个性的价值。个人本身就是利益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价值与尊严。只有在充分保障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情况下,才谈得上要求他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责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外在的东西,说一个人承担责任,同时意味着承担者本人充分意识到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
其四,在思维方式上,要具有理性思维。市场经济使人自觉遵循理性的法则,使人靠自己努力开拓,这就要求主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状态,意识到自己的生存能力。一个人有背景、有靠山、有金钱,本质上还不能叫做能力,当然,它可能是能力的某种表现,但拥有如此表现物的人往往并不具备能力。要确立起实力思维方式,现代社会所依靠的最终还是实力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强调能力本位并不意味着不顾自己的潜质。人为地拔高自己的能力,恐怕只能给自己的生存境遇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压力。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应当做到真正去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进而在可能的情况下拓展和开发自己的潜能。
另外,在精神状态上,能力本位也要求我们具有努力开拓的精神与勇气,许多智力程度,包括创造力都不算差的人往往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往往缺乏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心理能力。
6.能力教育以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心理素养与健康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品格。这里决不是说知识不重要,不再需要和重视知识。那种认为重视素质与能力就是轻视知识的看法是一种极端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走向文明时代以来,人类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我们所要强调的乃是,既要重视学习和掌握知识,但更需要的是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就是说使知识真正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以为完成一种教育过程,就可以终身受益,这本身已成为一种十分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从其本性而言,乃是终身性的。所谓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差别,也许不过是一座有形的围墙而已,然而,我们的教育模式却在二者之间设立了种种无形的界线。对于社会的需求而言,学校所学到的那点知识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任何一位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他都需要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这一学习过程,就量而言,一般都超过了大学四年的积累。当然,关键问题还在于,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来说,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比较关系。在眼下这样一种教育状况下,如果大学中的知识积累不能转化为与社会需求相关的知识,再多的知识积累都是无效的——这还未考虑到我们在大学所学到过的很多在事实上已经无用的“知识”。何况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恐怕没有一个人真正敢断言自己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完全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明智的大学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意识到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之重要。笔者认为,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7.能力教育涉及到教育的各个环节。限于篇幅,笔者在此着重谈谈在教育管理中引进“能本管理”的意义。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组织管理者和教师这两个群体来具体实施的,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这两个群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组织管理者群体来看,应积极营造一个“能力型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使组织的制度、体制、管理、运行机制、发展战略与政策,都要围绕着有利于提高和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力来设计、运作,努力消除“维持型组织”,建立“创造型组织”,使组织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力图增强教育组织的活力。从教师群体来讲,能本管理要求从制度安排、组织操作和政策措施三个层面对教师实行管理。在制度安排层面,尽力打破身份界限及关系网络对人员组织工作的干扰,惟才是用。在分配制度上,实行“能绩分配”,要善于把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安排给那些最具能力的教师。在组织操作方面,既要建立能力评价组织、制定评价的标准体系、确定测评的原则与方法,以对教师的能力状况进行如实、客观、公正的评价,又要合理配置与使用教师的能力,做到能者岗位与能者评价的统一。当然,学校管理还应通过培训、制度、组织与道德等途径与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其素质,使教师本人的素质真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相符合。管理出效率,如果在学校管理方面真正实现了能力管理,那将会给整个能力教育的推行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