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极快的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也来越大的挑战,只有全面创新工作,强化技术导向,通过电力电气自动化改善,才能全面提高电能质量,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高效运行。基于此,文章主要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概况进行简析,重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核心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措施与方法,全面提升电力运行能力。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引言
电气管理越来越重要,随着用电量的增加,需要管理精细化,才能稳定用电市场,维护用户利益,电气管理项目繁多,任务艰巨,单纯依靠人力不可能完成管理任务,就需要不断创新,引进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电气自动化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电气管理主要是集合了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现代电子技术内容,通过协调一体的配合,完成电能管理,电气自动化管理是一门现代化的综合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项管理工作中。通过电力电气自动化流程控制,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电气系统手工操作程序,使电力控制更加有效,监测更加精准,推动了电力系统高效运行,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工程的重要作用
1.1全面提升技术运用能力
保证电力设备运行时更加高效、经济和安全,实现优质供电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体系自动化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自身隶属先进科学技术,在电力运用过程中,主要是电力设备和技术升级,当然也可以提升电力项目网络化管理控制能力,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提升。
1.2满足安全要求
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项目中,具备良好的优势,特别是与计算机联合使用,确保了设备运行的安全,要想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只需通过电脑操作便可以达到维护要求。工作人员联系相关数值,依托电脑运行来实现对有关设施运行养护,使生产故障不断降低,维护好人身安全,保证了用电供电稳定性
1.3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对各类数据及时进行整理与分析处理,提前预知系统问题,有效解决,解决运行稳定性的问题,可以显著提升管理成效,顺应电气自动化运用需求,电力设备和技术管控均需进行不断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流程再造能力。
1.4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要求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而言,其要求非常严格,它不仅对电力系统各元器件和元器件之间的协调有要求,同时还对电力设备的寿命提出了要求。首先,在电力运行方面要求能够实时采集和监测整个或电力系统局部运行参数;其次,在元器件方面要求各元器件都能经济实用,并且安全可靠,同时能够提供相关依据在电力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上,使绝大多数自动化系统可以直接调控电力系统;最后,电力系统自动化还要让电力系统各部分、各级之间能够实现协调,使自动化系统成为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保障。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较为复杂,其应用较为广泛,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保证电气运行稳定安全。
2.1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
由于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依托和支撑,因而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优化和调节,较大程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检测,获取相关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有效性能。同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条件下,变电站的传统设备装置还可以为新的设备装置所取代,在更为先进、更为完善的设备装置利用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可视化的监测,从而实现变电站运行的诸多任务,更好地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效能。
2.2应用于电网调度
在电力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计算机屏幕显示器等设备,实现对电网的调度工作和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践之下,可以通过人机互动界面,实现人机良好互动,并及时而完整地获知电网运行相关信息,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和故障预警,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电网系统运行故障的处理,减少电网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好地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2.3应用于分散测控系统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之下,分散测控系统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相关电力信息的输出系统,在这个模式之下,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实现对电力运行的实时监控,更好地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安全。
2.4应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
电力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引入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中,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相融合的方式之下,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实现对电力运行信息的确认和反馈,最大程度上减少电力运行信息的误差。
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3.1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之中,可以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对电量相关数据的采集、传送和数学模型的自动化计算,从而实现正确的判断,它并非是对现场整体的监控,而是针对关键性的、针对性的电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在这个多向、多站、数字化的信息网络之中,现场总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前置机和上位机的协调性,使两者配合默契,并在电力仪表的应用控制环境下,不断完善和优化,更好地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
3.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还要运用先进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它借助于计算机存储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趋势,因而,要深入研究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要不断创新和开拓,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督,提升数据库数据的传输速度和质量,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监测、控制的实际需求。
3.3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在电力工程的电力自动技术之中,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也是非常重要而关键性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智能化、自动的无功补偿方式,利用动态补偿及固定补偿方式,在科学电压限制条件技术的应用实践之下,运用投切开关,实现对电容器投切的智能化自动控制,从而实现缺相保护的功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对负载变化的适应性。
3.4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组成部分较为复杂,按常规划分,可将光互连技术分为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光纤互连技术和波导光互连技术等多种类型。光互连技术有着较好的优势,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全面达到抗干扰效果,能力大大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在较短反应时间内提供强大的带宽,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与其强大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在电气工程系统中实现普遍与推广。通过采用光互连技术,可以在根本上解决数据收集的问题,实现信息数据有效采集、对系统实时监控及相关数据快速精准分析等,对计算结果实现应用,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便利操作,实现网络系统重组,表现出实际、灵活、高效的状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电力行业也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也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适应的,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大胆尝试创新,要充分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更好地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建构和完善完备、便利的信息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鹤朱俊龙.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2] 夏海平.化工企业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及应用浅探[J].石化技术.2016(12)
[3] 刘晓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24)
[4] 赵昆.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
作者简介:王超 男 (1970-05) 本科 主要从事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