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教学论文,对中论文,虚幻论文,启示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一个诱人的概念,这是因为它“虚幻”(elusive)(Berlin,2005),但人们对它仍追求不断;而追求多年,它依然虚幻。笔者于2014年12月14日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论文篇名是否含有“有效教学”字样进行检索。返回的检索结果显示,国内研究进入21世纪后开始升温,近5年左右更是每年有2,000篇以上论文发表;检索返回的论文中来自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仅有8篇,换言之,高层次深入的研究却又极少。 同在2014年12月14日,笔者对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网站JSTOR全文数据库的论文篇名是否含有“effective teaching”(有效教学)字样进行检索,返回的检索结果显示,国外对有效教学研究自20世纪以来持续不断,但进入21世纪以来的论文总数仅63篇,这与中国知网16,041篇的检索结果成天壤之别。 就有效教学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国外研究多年不断,而国内研究近年来骤然升温?追求有效教学能带给我们什么?为什么2000年以来国内论文过万篇但仅有8篇博士论文,为什么高层次的研究那么少?什么是有效教学?如此问题很多,不过,均指向关于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等两方面问题。为此,本文拟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视角,探讨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 1.有效教学的虚幻 有效教学的虚幻首先反映在“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至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姚利民,2004)。如前面JSTOR期刊网站检索结果所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在西方起步较早,不过,据陈晓端和Keith(2005)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对有效教学的统一解释,同样,也很难找到一种最佳的界定角度或界定框架”。这一判断也得到黄晓颖(2011)的博士学位研究结果的支持。 教学实践者对有效教学的虚幻性的认识则源自对教学目标变化的困惑,这是因为有效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而目标又可以是不同的。Brown和Atkins(1988)在其有效教学研究的专著的绪论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教学有效性是相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而言的,因此,在某一情形发现有效的教学在另一情况下并不一定见得有效。纵观语言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历程,自19世纪语法翻译法以来,人们在不同时期提出并实践不同的“最佳教学法”,而所谓最佳却是应不同时期的语言需要和目标而言的,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所谓的最佳教学法提出质疑(Richards & Rodgers,2001)。对一线教师来说,教学目标的变化甚至反映在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教学上,如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不同,如优秀学生与落后学生的不一样,无疑,目标的变化可以让同样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程度的有效性。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可以因时而异,又可以因人而异,这注定了有效教学的虚幻性。 有效教学的虚幻还反映在教学研究者对有效教学涉及教学的一切而感到迷茫上。何善亮(2007)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我的教学有效吗?”这一问题事实上“涉及人们对教学的本质、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及学生、教师与教学材料(资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认识”。Kyriacou(2009)认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教师、学生、活动等三个相互关联的视角,无疑,教师、学生、活动是构成教学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其观点也说明有效教学涉及教学的一切。显然,当要研究的题目包罗万象的时候,有经验的研究者无不警惕小心,因为题目太大很容易令研究失去方向而最终未能真正回答一个研究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前面提到的为什么过万篇关于有效教学的论文当中博士论文却零星可数的问题。 2.有效教学的追求 尽管有效教学在研究与实践层面都存在虚幻性,但国内外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多年来均没有停止。这说明追求有效教学并非绝无意义。 陈晓端和Keith(2005)研究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来的西方文献发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好教师的品质研究(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末);第二,好教学的特点研究(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第三,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这三个研究阶段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与全面,另一方面又说明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就是在不同时期为达至当时的教学目标对最佳途径的追求。 显然,若教学目标明确的话,对最佳途径的追求就不再虚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回顾语言教学研究对最佳教学法的追求过程就知道,语法翻译法相对于今天的教学目标而言显然不是最佳的,但它对18世纪末普鲁士文法学校的教学目标来说则是有效的,这是因为语法翻译法在保留传统方法的语法和翻译基本框架的同时把传统篇章替换为示例单句,因而有效地降低了语言学习的难度,较好地帮助了年少的文法学校学生集体学习外语(Richards & Rodgers,2001)。今天的语言教学不再强调对最佳方法的追求,放弃的是对某一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追求,但仍坚持基于具体的教学目标与目的以及具体的教学背景因素而寻求最佳教学方法的主张(Kumaravadivelu,1994)。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在我国广受关注,这与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无关联。钟启泉(2007)认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逻辑。”亦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把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了联系,因而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已成为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努力。这说明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的结果(如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在于追求的过程。 二、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如前所述,有效教学的虚幻性部分源自人类变化的教学目标,而所谓有效又是相对目标而言的。换言之,只有明确目标才可能谈论是否有效。而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人类在某一时期的教学目标是相对明确的,因而若目标明确的话,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就具有可操作性。概言之,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给我们启示之一是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追求有效教学才可以有的放矢。 就中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义十分明确:“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不过,我们在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常常发现一线教师对所上课时的教学目的多含糊不清,对国家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英语课程总目标的认识也多片面不全,而基于具体教学内容如何设定指向国家课程总目标的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更是掰扯不清。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就更需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2.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 我们说有效教学虚幻的另一方面理据是因为有效教学涉及教学的一切。换言之,若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从教学的所有方面综合考虑加以努力。教学理念可以涉及或影响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给我们另一启示是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达成教学目标。 显然,教学理念的更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持开放态度并积极在教学中探索实践。自20世纪70年代初交际法形成以来,语言教学就进入了交际语言教学时代。交际语言教学历经40多年兴盛不衰,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次形成诸如学科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文本教学、能力教学等多种形态,因而交际语言教学至今依然代表着语言教学的先进方向。从有效教学的视角看,当前我们要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就要把我们的理念更新至与交际语言教学的一致。不过,到上世纪80年代交际法才被引入我国,而其理念在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则是从推广使用依据1988年和1992年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开始的,并在进入新世纪后通过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得以更广泛的普及(鲁子问等,2010)。尽管如此,我国不少中小学英语课堂仍存在与交际语言教学理念相悖的现象,这显然与教师是否积极实践新课程的语言教学理念有关。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就更需要我们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 三、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可以有很多启示,不过,笔者以为关键的启示有前面讨论的两方面:一是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二是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前面对有效教学虚幻与追求的分析,以及结合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对这两方面启示的讨论而得出的,其目的是让我们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不至于陷入虚幻之中。 以上两大关键启示显然是我们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的努力方向。既然是努力方向,其涵盖也必然很多,如教学目标就可以涉及交际语言教学目标、我国英语课程目标、某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目的等,又如教学理念就可以涉及交际语言教学理念、我国英语课程理念、某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宜对所有涉及的方方面面均作论证和讨论。 为此,笔者试以一节小学和一节初中的教学内容联系这两大关键启示讨论其相应的教学设计,以说明这两大关键启示对实践的可能指导意义。 1.小学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的课堂教学案例我们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B部分Let's Talk(吴欣等,2012),该部分内容是一组对话如下: A:Open the door,please. B:OK. A:Where are the keys? B:Are they on the table? A:No,they aren't. B:Are they near the phone? A:No,they aren't. B:Look! They're in the door.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有效教学论文
有效教学的虚幻与追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有效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