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中左翼政权面临严峻考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尔巴尼亚论文,左翼论文,严峻论文,政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局动荡导致政府危机
去年7月阿社会党击败右翼的民主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后,因非法高息集资引发的动荡局势略有所好转。在野的民主党进行各种方式的反政府活动,企图推翻以社会党为主的中左翼执政联盟,但一直没有得逞。然而,今年8月以来阿尔巴尼亚国内形势急转直下。8月22日深夜,阿警方以在去年3月全国动乱中犯“反人类罪”和滥用职权罪突然逮捕了包括前国防部长茹拉利、前内务部长沙玛塔在内的6名前民主党政府高级官员。尽管社会党一再声明“国家已经走上政权与司法相分离”的道路,社会党没有参与,但民主党反映极其强烈,谴责这是“对反对党的政治迫害”,是“纳诺专制的最新表现”。前总统、民主党主席贝里沙提出“将用一切手段推翻现政府”。民主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非法集会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共产党”、“打倒现政府”等口号,矛头直指总理纳诺。
正当局势十分趋紧的时候,9月12日,阿民主党领导人之一、阿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哈依达里遭暗杀。阿国内局势骤然恶化。贝里沙一口咬定哈遇害是总理纳诺一手策划的,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暗杀事件”,强烈要求纳诺24小时之内辞职,解散现政府,提前举行大选。并不断组织反政府示威活动,大搞打、砸、抢、烧,抬着哈的棺材冲击总理府,甚至动用武力攻打议会大厦,抢占国家广播电视台,首都地拉那局势一度失控。在此情况下,当局不得不派出警察和特种部队进行干预,双方发生了武装冲突,死伤数十人。暴乱被平息后,总理纳诺谴责贝里沙企图搞“武装政变”,声明决不会在“最后通牒”的压力下辞职。纳诺主张召开有各党派参加的圆桌会议,寻找政治解决国家危机的办法,并在适当的时候改组政府。但以民主党为首的右翼势力誓不罢休,继续非法集会闹事,坚持纳诺辞职是解决危机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社会党及执政联盟的其他党也提出要改组政府。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纳诺被迫同意改组政府。政府改组虽在执政联盟内部进行,但因联盟内五党意见不一,总理纳诺被迫辞职。现年31岁的社会党总书记马伊科出任新总理。社会党虽暂时保住了执政地位,但前途不容乐观。
各党派权力之争激烈
在去年大选中沦为在野党的民主党不甘失败,千方百计制造事端,伺机向社会党夺权。民主党抨击社会党靠武装暴动取胜,因此不承认议会的合法性,要求提前举行大选。为推翻社会党政权,民主党组织了一系列抗议示威活动:抵制议会;拒不参加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的多党联席会议;利用其控制的地方政权给执政联盟制造障碍;煽动受损储民闹事,逼纳诺政府还钱;鼓动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绝食、非法集会;民主党高级领导人还赤膊上阵,先后两次绝食;暗中支持恐怖活动以扰乱社会治安,向社会党施压;攻击纳诺政府改善与南斯拉夫及马其顿的关系是背叛和出卖民族利益,挑起人民对社会党的不满。总理纳诺辞职后,民主党仍不肯罢休,扬言将继续举行街头示威活动,直到实现议会提前选举。
面对民主党咄咄逼人的攻势,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权,社会党采取一系列保权措施:利用其在议会的绝对多数修改民主党制定的对社会党不利的条款及法规;重建军队和警察部队;改组情报和司法等重要机构;争取外援,缓解经济危机。为加强与执政联盟各党的团结合作,社会党不搞独断专横,而与民盟党、社民党、人权党等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责任,把议长、外交、内务等要职分别交由社民党、民盟党和无党派人士担任。
为避免与在野党矛盾激化和局势再度出现动荡,社会党高举民族和解旗帜,提出“和解、对话、合作”六字方针。曾被民主党关押四年之久的纳诺呼吁各类政党捐弃前嫌,强调“仇恨只能导致分裂、战争和对抗”。为此,社会党对政敌贝里沙及民主党采取较为宽容态度。邀请贝里沙及其他在野党领导人参加重要出访团组和国际援阿会议,委任共和国领导人戈多为外委会主任和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然而,社会党的种种努力并没有得到所有政党的理解。贝里沙及民主党一直对社会党持强硬、对抗态度。为搞垮中左翼政权,贝里沙再次铤而走险,发动武装政变,引发政局动荡。与民主党结为民主联盟的一些小党也追随民主党一起向社会党发难,竭力将哈遇害事件政治化,逼社会党交出政权。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党及五党执政联盟内部的矛盾日趋凸显。社会党执政后,其党内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和政见分歧趋向表面化。资深的社会党副主席普隆比因与纳诺政见不一辞去了党内领导职务,并经常在报刊发表文章公开批评纳诺对反对派所持的温和政策。中左翼执政联盟五党是为把民主党拉下台而走到一起的,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也不尽一致。执政后,联盟内部的矛盾和权力之争也日渐突出。总理纳诺辞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改组政府工作中受阻,没有得到五党联盟的信任和支持,纳诺气愤地说,他“不能与一个腐败无能的政治领导层共事”。
局势近期难以稳定
总理纳诺辞职、政府改组只能使局势暂时得到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1)民主党搞武装暴乱意在夺权。为达此目的,民主党还会一意孤行,制造事端,搅乱局势,乘机夺权。(2)贝里沙虽被取消议员豁免权,但他仍是民主党主席。只要贝里沙不退出政界,阿尔巴尼亚就不会有安宁日子。(3)31岁的新任总理马伊科系1990年剧变时的学运领袖之一。他虽与霍查及劳动党历史无牵连,但其从政经验不足,恐怕难以驾驭复杂局面。(4)社会党及五党执政联盟内部的矛盾和歧见也将日趋严重。(5)动荡不定的政局使本来就相当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失业人数增加,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参与走私,不仅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而且也已成为反对党用来攻击社会党的口实。(6)社会治安恶化,散落的大量枪支弹药难以收回,犯罪率直线上升,人们没有安全感,对政府的治理能力信心渐失。(7)科索沃阿族难民的大批涌入混乱的阿尔巴尼亚北部,加剧了政府的艰难处境。(8)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打着人道主义救援旗号在阿大肆进行宗教活动、国际恐怖组织不断对阿进行渗透,这些都使阿局势更加复杂紧张。
综上所述,阿尔巴尼亚局势错综复杂,诸多不安因素随时可能引发不测事件,以社会党为首的中左翼政权前途充满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