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词和间隔对中文导读效率的影响_视觉效应论文

词切分与字间距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工效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效论文,切分论文,汉语论文,间距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TB18,B849

1 前言

现代电子技术为各种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上的文本显示提供了新技术,与此同时也发展了几种不同的VDT文本显示方式,常见的有静态页式、滚动式、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和引导式(leading format)等[1]。有关引导式英文文本研究表明,显示窗口大小、显示速度及跳动步幅是影响引导式文本阅读工效的重要因素[2]。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3]。但汉语与英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文字系统,汉语阅读不存在类似英文的“拼写”过程[4]。汉语文本的字形结构、排列方式及其阅读加工存在着许多特殊性,如汉字存在着独特的字形特征(沈模卫。汉字字形识别过程研究。杭州大学博士论文,1992。),汉语文本字间不存在间隔标志等[5]。由于汉语文本上述特殊性,作者推测VDT汉语文本阅读过程可能受词切分、文本排列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前人的研究表明,作为语言加工的基本单位,词特性影响了VDT显示方式下的阅读绩效[6]。RSVP英文文本阅读研究也表明,有意义的切分单元提高了阅读绩效[1,7]。在引导式上,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步幅,是否有利于提高阅读工效呢?这是作者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有研究表明,阅读材料的排列方式对阅读工效有显著影响。Chuang(1982)以汉语为阅读材料,对字间距和行间距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印刷文本的行间距对阅读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但存在显著的字间距效应[8]。Hwang(1988)进一步探讨了VDT静态页式和滚动式两种显示方式下的字间距效应[4],其实验结果支持了Chuang的结论。上述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字间距能影响VDT汉语文本的阅读绩效的观点。作者推测,字间距也可能影响引导式汉语文本的阅读绩效。但这种推测尚需实验验证。

本研究以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词切分和字间距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绩效的影响,旨在为VDT汉语界面上引导式文本的字间距和步幅的设计提供工效学依据。

2 实验一:词切分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工效的影响

2.1 实验方法

2.1.1 被试

20名非语言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男女各半,年龄在19-25岁之间,视力在1.0以上,均未参加过汉语文本阅读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男女各5名。

2.1.2 实验装置及条件

实验装置由一台带有两个同步监视器的586计算机、头部支架和被试反应键组成。屏幕显示取640×480的VGA高分辨率模式,以16×16的点阵汉字显示实验材料。实验环境采用日光灯照明,桌面照度为180Lux,字符点亮度为38.8cd/m[2],背景亮度为3.6cd/m[2],对比度为9.78:1。字高对被试眼睛所形成的视角为53′。

2.1.3 实验材料

实验的阅读材料取自《托福阅读理解分册》[9],初选出长度适中的160篇短文,每篇短文含4个阅读理解选择题。请32名非语言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在未阅读短文的条件下直接对选择题猜测作答。删除了猜测准确率在55%以上或15%以下的短文,入选短文共78篇。另请32名本科生在阅读入选的每篇短文后,完成选择题,再对该短文的阅读理解难易程度以七点量表进行评价。在阅读正确率达到95%以上的短文中,再次删除主观评分在2.0以下或6.0以上的短文。最终采用短文35篇,平均长度为307字,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和历史等18个领域。根据主观评价和阅读理解成绩,匹配5组(每组6篇)短文,用于正式实验,其余5篇短文用于预备实验。

本研究对词的切分遵循了《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0]一书关于词语切分的原则。本研究中词切分统计结果为:单字词24.47%(SD=0.069),双字词61.57%(SD=0.041),三字词9.19%(SD=0.060),四字以上词4.77%(SD=0.030)。

2.1.4 实验设计及程序

实验以窗口和步幅为自变量。步幅分为五种水平。其中字步幅分为1字/步、2字/步和3字/步三种;词步幅又分为消失1词/步和出现1词/步两种显示方式。前者指从窗口左端消失一个词,同时窗口右端出现与该词相同数量的字(可能不是一个词);后者指窗口右端出现一个词,同时窗口左端消失相同数量的字。窗口大小分为10字和20字两种。图1举例说明本实验在10字窗口下各种不同步幅的文本显示方式。

图1 五种不同步幅显示方式示意图(10字窗口)

实验采用2[,窗口]×5[,步幅]的混合因素设计,其中窗口为组间变量,步幅为组内变量。每位被试需完成5种步幅条件下共30篇短文的阅读理解作业。每种步幅使用一组短文,为了抵消实验材料性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每5名被试的实验材料作拉丁方排列。每组(10名)被试构成了2重复的拉丁方设计。本实验中,显示速度恒定为400字/分。实验指标为阅读正确率。

实验开始时,通过计算机屏幕向被试显示指导语。被试通过按反应键开始预备实验和正式实验。5节实验顺序采用拉丁方排列,每节中的6篇短文以随机方式呈现,以平衡顺序和疲劳效应。每篇短文呈现完毕,屏幕将依次呈现4个问题,每个问题下均有4个备选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按相应的键(A、B、C或D)作答。被试完成正式实验约需1小时。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在两种窗口条件下,3字/步的阅读正确率均优于其他步幅;出现1词/步的阅读正确率介于1字/步和3字/步之间。10字窗口下,消失1词/步的正确率均低于其他步幅。

图2 两种窗口下步幅对阅读绩效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步幅的主效应显著,F(4,72)=4.45,р<0.01。Duncan检验表明,消失1词/步的阅读正确率显著低于其他步幅(р<0.05);3字/步的阅读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步幅(р<0.05);而在出现1词/步、1字/步和2字/步三种条件下阅读正确率无显著差异(р<0.05)。10字窗口与20字窗口的阅读正确率无显著差异,F(1,18)=0.29,р>0.05。

窗口与步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4,72)=2.96,р<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不同步幅阅读正确率的差异在10字窗口条件下显著,F(4,72)=5.60,р<0.01,在20字窗口条件下则不显著,F(4,72)=1.95,р>0.05。Duncan检验表明,在10字窗口条件下,阅读正确率在消失1词/步条件下显著低于其他步幅条件(р<0.01),而在其他步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р>0.05)。阅读正确率在两种窗口间的差异只在消失1词/步上显著,F=3.85,р<0.05,即20字窗口的阅读绩效明显优于10字窗口。可见,人为词切分影响了汉语文本的阅读绩效,但词步幅没有阅读绩效上的优势。

3 实验二:字间距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工效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被试

40名非语言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男女各20名,年龄在19-25岁之间。视力在1.0以上,均没有参加过第一个实验和类似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男女各10名。

3.1.2 文本显示方式

实验以窗口和字间距为自变量。实验采用2[,窗口]×5[,字间距]的混合因素设计,其中窗口为组间变量,字间距为组内变量。窗口分为10字窗口和20字窗口两种水平。字间距分为五个水平,分别为标准字距(0字距)、1/8字距、1/4字距、1/2字距和1字距。每5名被试的实验材料作拉丁方排列,每组(20名)被试构成了4重复的拉丁方设计。因变量为阅读正确率。固定步幅为3字/步。

其余实验条件均与实验一相同。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在10字窗口条件下,阅读正确率随字间距增大呈下降趋势,在20字窗口条件下阅读正确率几乎与字间距无关。随字间距的增大,窗口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增大。在10字窗口和20字窗口上标准字距的阅读正确率(分别为74.82%和75.21%)都与实验一的结果(分别为72.92%和75.42%)很相近,说明两个实验之间的一致性较高。

统计结果表明,字间距的主效应显著,F(4,152)=7.86,р<0.01。Duncan检验表明,阅读正确率在标准字距和1/8字距二者与1/4字距、1/2字距和1字距三者之间差异显著(р<0.01);在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р>0.05);后三者中1/4字距和1/2字距均优于1字距(р<0.01)。窗口大小的主效应不显著,F(1,38)=3.25,р>0.05。

图3 两种窗口下字间距对阅读绩效的影响

窗口与字间距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4,152)=5.02,р<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不同字距的阅读正确率差异在10字窗口条件下显著,F(4,152)=7.37,р<0.01,在20字窗口条件下不显著,F(4,72)=0.47,р>0.05。Duncan检验表明,在10字窗口下,阅读正确率在标准字距和1/8字距上均优于其他字间距(р<0.01),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р>0.05);其他字间距中,1/4字距和1/2字距均优于1字距(р<0.01)。可见,10字窗口的字间距效应模式与字间距主效应模式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字间距影响了汉语文本的阅读绩效,但主要表现在小窗口(10字)条件下。

4 讨论

4.1 词切分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工效的影响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最优的阅读绩效出现在3字/步上。研究者认为,1-3字步幅可能均未超出视觉广度范围。视觉广度是阅读眼动研究的重要概念,是指在一次注视中能识别的字数。它在生理学上相当于中央窝,即视网膜黄斑周围跨度为2°大小的视知觉范围。在本实验条件下,视觉广度约为2-3个汉字大小[11]。所以本实验所有步幅上,被试在文本驻留时间内(即文本在窗口同一位置停留的时间长度)无需执行额外的眼跳即可利用中央窝识别出同一步幅内的所有汉字。然而,在语义提取层次上,1-3字步幅条件下词义加工的充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有关汉语静态文本阅读眼动研究表明,汉语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一般为200~300ms,均值约为260ms[11],又可将其细分为当前单词的词汇通达时间和下一个眼跳计划时间两部分[12]。在实验一中,文本驻留时间在1、2和3字/步条件下分别为150ms、300ms和450ms。然而在动态文本中,词汇通达和制定眼动计划的认知加工复杂程度远高于静态文本,那么在实验一中可能只有3字/步条件下文本驻留时间能充分满足词义加工和眼跳计划的需要,所以阅读绩效较高。

在实验一中,词步幅在总体阅读绩效上并不具有优越性,其中消失1词/步严重影响了阅读绩效。研究者认为,在消失1词/步条件下,如果被试采用注视窗口右端(即新信息出现端)的阅读策略,右端出现文本字数的不一致性要求被试不断调整注视位置;如果被试采用注视窗口左端的策略,就取消了利用回视再加工单词的可能性,这都会影响阅读绩效。而在固定步幅条件下,被试易采用一种固定的注视位置(Point-of-Regard,POR)[13],使眼跳计划趋于自动化,从而节约了加工时间。这种现象在小窗口条件下表现更为显著。在语义加工层次上,如果被试采用注视右端策略,窗口右端出现的字不一定组成意义单元,需要进行知觉整合加工,这将加大了被试提取语义的难度。因此,消失1词/步的阅读绩效低于其他条件。

那么,出现1词/步条件下的阅读绩效为什么与其他三种固定步幅无显著差异呢?研究者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了阅读绩效。其一由于可以采用固定的注视位置,固定步幅条件较词步幅节省心理资源。其二,人类的视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在自左向右的阅读方式下,右大左小,汉语文本亦是如此[14]。在词出现条件下,被试更易于采用注视窗口右端的策略,使一部分视觉广度落入窗口之外,进而使视觉广度的有效面积缩小。其三,在语义提取的加工层次上,词步幅比固定步幅更有利于语义提取。在固定步幅条件下,被试不得不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如从后续文本中补足所需信息),从而延误了语义提取过程。前两个因素降低了出现1词/步的阅读绩效,后者则有利于提高出现1词/步的阅读绩效。三者的效应可能相互抵消,使得出现1词/步与三种固定步幅之间在阅读绩效上无差异。

实验一还发现,词作为一种步幅的确影响了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绩效。出现1词/步显著优于消失1词/步。研究者经过事后访谈发现,在出现1词/步条件下被试主要采用注视窗口右端的策略,在消失1词/步条件下主要采用注视窗口左端的策略。这两种策略中,前者虽然由于视觉广度的不对称性,可能会降低其阅读绩效,但前者增大了回视再加工和追随文本移动以补允信息的可能性,并且在语义提取时的单词整合加工上也优于后者。研究者认为,上述因素综合导致了词出现条件优于词消失条件的现象。

在实验一中,步幅在两种窗口下的效应模式有很大差别。小窗口(10字)条件下步幅效应比较明显,而大窗口条件下阅读绩效在不同步幅之间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大窗口条件下,被试回视的次数比较多,能提高文本的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水平,所以能淡化步幅效应。

至于词切分在汉语阅读过程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4.2 字间距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工效的影响

与英文文本相比,汉语文本字与字间并不具有严格的界线标记,词与词之间也没有特殊的空间标记。而拼音文字则在两个单词(word)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线索(空格),这些线索为阅读中的断词加工提供了外部参照物。有关英文研究曾探讨了去除单词间空格的阅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改变正常的界线标记,取消空格,那么文本阅读和单词识别几乎成为不可能[16]。对于熟练汉语阅读者来说,如果改变正常的显示方式,在字与字间增加明显的间距,会不会造成他们阅读上理解水平上的差异呢?有研究对静态页式和滚屏式两种显示方式下的字间距效应进行了探讨,均表明字间距对阅读工效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字间距会提高汉语阅读绩效[8]。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字间距增加,阅读绩效呈下降趋势。作者认为,这主要由字间距对知觉过程的影响引起的。在实验二中,在0-1字距的5种条件下,3字步幅所占的显示面积分别为标准字距下的3、3.25、3.5、4和5个汉字,而汉语静态文本的视觉广度只有2-3个汉字。所以随字间距增大,被试就不可能在一次注视内识别所有汉字,这时就需在一个步幅内执行眼跳来完成对所有汉字的知觉加工。这个过程延长了加工时间,增加了认知负荷,从而影响了阅读绩效。本研究中在标准字距和1/8字距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似乎表明在插入字间距的动态文本中,视觉广度可能扩大到3.25个字符。

实验二中也存在着两种窗口间字间距效应模式的不一致。与实验一相同,大窗口(20字)条件似乎淡化了字间距的效应。实验二中,随字距的增大,10字窗口里面的实际汉字数将由10个逐渐减少为5个,20字窗口下实际汉字数也将由20个减少为10个。所以本实验中,两窗口条件下的回视次数的差异较实验一更为严重,因而大窗口对字间距效应的弱化会更为显著。

本研究中字间距的最大变化量为一个汉字间距。更大的字间距会不会形成显著的差异呢?这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词作为一种特殊步幅的确影响了引导式汉语文本显示条件下的阅读绩效。然而在阅读绩效上,出现1词/步条件相对于其他随机步幅条件并不具有优越性,相反消失1词/步显示条件降低了阅读绩效。3字/步条件下的阅读绩效优于其它步幅。

(2)1字距内的各种字间距对引导式汉语文本阅读绩效影响显著。

(3)10字窗口下,步幅效应和字间距效应都显著;20字窗口下,二者都不显著。

标签:;  ;  

分词和间隔对中文导读效率的影响_视觉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