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摘要:水力工程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施工过程,不仅关系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更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从古到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形式下,要严格的抓好水利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认真把好技术关,防止问题出现。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相关技术的特点、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处理,期望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特点与重要性
水利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所以相对于一般土木工程如道路、铁路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既具有相似点又具有独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此在施工设计中,需要针对水利工程的抗冲、抗裂与防渗等一系列性能进行设计,并且在施工中强化质量管理;水利工程对于地基、防水等要求很高。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只有采用先进的是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才能合理的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如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工程等等,这些水利工程的成就与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分不开的,随着工程复杂程度的增加,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水利施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处理
(一)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水利工程的基础部分,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干填碾压式、定向爆破式、水力冲填式和水中填土式。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干填碾压式堤坝是目前国内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方式。
一般来说,对于土方工程的质量要求是具有足够的密实度、强度,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且堤坝的沉降量要小、稳定性和防渗性要好。除了要选好所使用的材料外,土方工程的工序大致为铺土、平整、洒水、压实、细节处理、检验。由于堤坝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多、工序复杂、工种多、作业面狭窄,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对各道工序的控制,大多会采用“按需申报、定点卸料、随卸随用、责任到人、插杆检查”的质量保障方式。
(二)水坠坝工程
水坠坝是一种通过水力冲刷的方式修筑的土坝,相比于采用碾压方式修筑的土坝,水坠坝的施工更加省时省力,并且造价较低,适用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是综合治理措施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水坠坝是依靠水力冲刷修筑的,因此工程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确保冲刷所使用水的充足。一般来说,水坠坝坝体充填的总土方量大致与所需水量相等,而为工程所储备的土料则应为坝体土方量的1-1.5倍。坝体的冲填方式主要包括畦冲填、多畦间歇冲填、一岸冲填、两岸交替冲填四种方式,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要注意坚持早、稠、坚、排、匀的冲填要点。在冲填结束后,就要开始进行排水。对于水坠坝的排水措施主要分为表层排水和深层排水两类,其中,表层排水主要包括水泵排水、虹吸排水、埋管自流排水三种形式,而深层排水则包括和砂井砂沟、排水褥垫和排水棱体三种形式。
(三)混凝土坝工程
混凝土坝,顾名思义就是用混凝土浇筑、碾压或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的堤坝,主要适用于那些库容量大的水利工程。工程主要包括地基开挖处理和混凝土大坝修筑两个部分工程所采用的工序大多为工程准备、控制水流、挖掘与处理地基、修筑混凝土大坝、安装配套的金属结构。其中,混凝土大坝的修筑可以细分为砂石料的生产、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运输和混凝土的浇筑四个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产生部位和深度的不同,混凝土大坝的裂缝主要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内部裂缝三种类型,其产生机理分别是混凝土干缩过快、混凝土塑性、水泥水化热。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可以通过在浇筑前加速混凝土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存储温度、降低水化热温度升高等方式,以便改善和调整混凝土大坝的温度压力,避免裂缝的扩大化。
(四)灌浆工程
在进行钻孔灌浆时,应遵循先固结、后帷幕的次序,同时坚持分序加密的原则,以便提高灌浆结实的密实度。灌浆的方法主要有纯压式和循环式,其中,纯压式灌浆适用于那些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情况以岩石为主且岩石间隙较小的水利工程,其方法是通过施工机械将浆液一次性压入钻孔,再通过持续增压促使浆液扩散到岩石的缝隙中。 循环式灌浆主要适用于那些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情况以岩石为主且岩石间隙较大的水利工程,其方法是在将浆液压入钻孔中之后,依靠其自身的重力作用渗入到岩石的缝隙当中,没有渗入的浆液会通过回浆管被抽回拌浆筒中以便用于下一次的压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浆体的稠度进行控制时,应坚持先稀后稠,逐渐变换的原则。
(五)软土地基处理
在施工中经常碰到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在以往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等传统预压处理地基方法,着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软土固结完全,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因为工期紧,二经常采用其它一些处理方法,这样成本就会提高很多。为缩短预压时间,提高经济性,保证工程实施后效果明显,马牛静提出一种双重处理方法,即先对软土进行余压处理,然后再其上在加填压实土垫层。
(六)排水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多处于底面或外水位和地下水位,因此经常受围堰渗水、基坑范围内的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为了给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基坑排水成为水利施工中的重要元素,无论何种地基,都必须妥善解决基坑内的排水问题,良好的施工排水,将有利于提高图集的承载能力,保护地基不受破坏,还可以减少开挖工程量,提高地基和建筑物基础的结合强度,处理不当不仅增加施工困难也降低施工质量,还会给工程的管理运行造成隐患,施工排水和地基开挖、 开挖程序、 开挖深度、 地下水和外水位高度,以及施工季节等有密切关系。
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具有点多、面广、工期长,大量使用非专业化劳务队伍,而且施工场地复杂,施工条件较差等特点,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指引下,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管理的主动性、防护针对性的原则。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只有健全入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检查和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制度等措施,才能真正搞好水利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
四、结论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地下工程施工以及混凝土坝施工,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从而满足施工需求。通过多种方法,选择能够适用于环境的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立春,巩元昕.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2).
[2]李克义.基层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珠江现代建设,2006,(05).
[3]赵波.浅谈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23).
[4]张宝真.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6):105-106.
[5]杨士海,孙光阳,李遇春,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与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11(2):24.
论文作者:陈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土方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