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产业活动建设的几点思考_社会问题论文

深化文明产业活动建设的几点思考_社会问题论文

关于深化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建文明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关于深化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三大创建活动之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决议》强调:“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党的十五大既为我们文明行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又给它赋予了新的内容。以创建文明行业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体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将这一新型活动引向深入,需要实践和摸索。下面,笔者就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建文明行业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共同载体,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

(一)创建文明行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行业文明作为反映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创建文明行业当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如果一个行业的文明程度很低,文明服务搞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还会波及到其它行业的文明服务质量,以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创建文明行业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为人民服务是树行业新风的前提和目的,树行业新风,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因为只有各行各业的人都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乐于奉献,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才能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实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因此,必须把“讲文明、树新风”作为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灵魂和根本,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行各业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做到“三有”:有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态度、有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思路、有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具体措施。

(三)创建文明行业是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决定的。各行各业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纽带。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行业歪风、腐败现象。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行业歪风和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安排今后五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时,针对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五项阶段性任务,其中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就是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制止腐败现象,端正行业风气。

(四)创建文明行业是各行各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各行业的基层单位,在各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尽量挖潜、创造条件,给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带来了不少方便。但是,也应当看到,在一些地方、行业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衙门作风”,吃、拿、卡、要、冷、硬、拖、推、顶等不良风气。创建文明行业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引导和督促广大职工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影响。此外,创建文明行业也是各行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各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行业形象,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恶劣的服务态度伤害客户,也必然影响各行业的经济效益。各行各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对深化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几点对策建议

深化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尽职业责任、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树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全行业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全行业两个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文明行业的舆论氛围。加大创建文明行业的宣传力度,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贴近群众生活的实实在在的话题。这样,才能引起群众共鸣,吸引群众参与,创建文明行业的宣传才能由虚变实,由浅入深,收到成效;二是既要有“点”的宣传也要有对“面”的评述,要形成创造文明行业宣传的舆论强势和整体效应;三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总结经验,促进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四是要批评落后现象,开展舆论监督。

(二)深入开展文明行业竞赛活动。文明行业竞赛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比职业道德,赛行业风气;二是比服务质量,赛工作效能;三是比文明管理,赛执法水平;四是比工作纪律,赛遵章守纪;五是比绿化美化,赛环境优美;六是比组织领导,赛活动成效。以上内容可简单地称为“六比六赛”。要以文明行业竞赛活动为龙头,建一流队伍、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三)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此促进被评行业把纠风工作纳入行业管理,标本兼治。在方法上可采取由各界人士组成评议代表,在广泛征询群众意见,认真分析广大干部群众的问卷调查,评阅被评行业行风自评报告的基础上,召开行业评议会,以面对面的形式,评议行业领导对行风建设的重视程度,该行业的行风建设计划、任务、目标、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以权、以职、以业谋私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情况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等。在此基础上,由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宣布对被评行业行风建设的评价意见。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成效的标准。通过动真格的评议,从外部形成“要我抓”的氛围,从主观上坚持达到“我要抓”的境界。

(四)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夯实文明行业基础。文明行业建设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由点到面,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县级文明行业的领导机关必须建成地州市级文明单位,地州市级文明行业的领导机关必须建成省级文明单位。申报县级以上文明行业,其下属具有法人资格的基层单位必须有85%以上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五)以示范单位为突破口,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一是要巩固示范单位的已有成果,使它们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各行业选定的示范单位,必须按照各行业公布的标准,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优良的服务水平,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二是要加强指导,为示范单位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关注示范单位的工作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真心实意地为基层着想,想方设法地为基层办事。对示范单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分析,有针对性的拿出解决办法,帮助示范单位尽力把各项工作做好。

(六)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不是一阵风,不能走过场,它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具体的行业服务规范标准。这个标准至少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些内容。

第二,自上而下的严格管理体系。除了要有让职工可以遵循的行为规范外,还必须把这些具有道德内涵的行为规范,细化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具体管理制度。

第三,赏罚分明的考核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有效手段。各行业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把这个制度用好、用活、用实。

第四,便于接受社会检查、监督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目前至少有社会服务承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行政执法公示制三种。社会服务承诺制主要在垄断性、专营性社会服务行业中推行,包括自来水、煤气、邮电、电业、铁路、金融、保险等行业。重点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公用事业行业。着重解决诚信服务、便民服务、规范服务问题;生产经营信誉制主要在生产企业、商品营销行业中推行,包括国有、集体、个体及“三资”企业,商贸、粮食、供销、旅游、接待、医疗等行业。重点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和营销行业。着重解决商品质量、社会信誉、守法经营问题;行政执法公示制主要在行政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党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部门中推行,包括工商、国税、地税、政法、城建、土地规划、物价管理、技术监督、卫生检疫及党政群众机关等。重点是行政执法部门。着重解决秉公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问题。上述三种方法,找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捕捉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闪光点、把握了“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必将使各行业从四个方面确立全新的服务观:一是由注重自身利益变为从社会需求出发;二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从微笑型服务升华为质量型服务;四是把服务由个人行为凝聚成行业行为。

标签:;  ;  ;  

深化文明产业活动建设的几点思考_社会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