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石”与“核心”的创新_经济学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石”与“核心”的创新_经济学论文

简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石”和“核心”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石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经济学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4)06-0003-04

任何一个理论的坚持(指延续不衰)都有赖于继承和发展的紧密结合,发展就是创新。没有继承,就改变了理论本来的性质;没有创新,就丧失了理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不例外。

一、“理论基石”和“理论核心”的创新是首要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首先要在“理论基石”和“理论核心”方面进行创新,即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方面进行创新,这是首要而根本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才是真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一步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强大生命力。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理论先驱、著名经济学家卓炯(1908—1987年)的理论贡献,最重要之点正是在“基石”和“核心”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他深刻地论证了所有经济范畴都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和统一,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和理论,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也正是这个“基石”和“核心”的创新,使卓老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理论先驱。

早在1961年,卓炯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此结论正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所说:“这在国内外都是绝无仅有的”。卓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探索了几十年,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为发展当代中国的经济科学,为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他的商品经济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公认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卓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研究及其卓越成果,关键的一点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与特殊辩证统一的科学方法。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方式,一方面研究一般劳动过程,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研究每个生产方式的独特的历史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描述一般劳动过程的经济学范畴,卓炯称为一般劳动过程范畴;描述生产方式独特的历史形式的经济范畴,卓炯称为社会经济形式范畴。以此观点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般劳动过程范畴与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有机结合的理论体系。卓炯强调,《资本论》只要脱去资本主义形式,就是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体系,也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以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为基础,加上社会主义的形式,形成一般劳动过程范畴与社会经济形式范畴有机结合的体系,就可以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卓炯经济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主线鲜明、贯穿始终、立论彻底。他紧紧抓住了商品经济这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线和关键,矢志不移地进行探讨,最后把自己的代表作定名为《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在以后的文章中,一再申明他所说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卓炯以上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传统的狭义理解中解放出来,创新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可以说,卓老是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剩余价值论的主要奠基者,以卓炯为主要代表的岭南经济学派的最大理论创新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狭义推向广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我所理解的广义劳动价值论,“主要是指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界限、超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物质生产界限和超越一国界限的劳动价值理论。”

以广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广义剩余价值论。可以认定: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就是广义劳动价值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就是广义剩余价值论。

二、劳动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什么是“新的历史条件”?我认为,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空前发展。在以上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便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其主要表现有六点:

(一)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由体力为主转变为脑力为主。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劳动(指抽象劳动)是创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个“劳动”。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当代创造价值的劳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主要由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熟练操作劳动三部分复杂劳动构成。

(二)科学技术劳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经济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使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鉴于知识在价值形成中具有首要、高能、高质、高效、创新等特点,因而凝结在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中的知识含量越高,商品价值也就越大。科技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

(三)经营管理劳动在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只要按照中央的指令进行生产就行,经营管理活动在经济运行中不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管理工作已成了企业能否搞好的关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不少国家的国民经济总劳动量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或将要占据主体地位。这点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很显然,劳动的外延大为延展了,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劳动者”大为扩大了。可以说,凡是直接或间接生产物质商品、文化商品和劳动力商品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过程对市场的依存关系非常密切,市场状况如何对价值的形成、增殖及其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空前发展的今天,以全球性的信息网络、投资、生产、销售、消费为其趋势和特征,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劳动者”已从一国范围扩展为世界范围了。

从前面所述可以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劳动的新变化,劳动价值理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为它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概括起来,其实质就是从狭义走向广义。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主要理由有以下三条:

首先,当代劳动价值理论的应用范围突破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界限。

马克思当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基石,目的是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运行特点。当时,马克思预示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是不复存在商品、货币的社会,作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实体除外)将会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当今世界上,劳动价值理论既要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要应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的话,那么,劳动价值理论也同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第二,随着劳动内涵和外延的新变化,创造商品价值的社会“总体劳动”大大扩展了,而知识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居于主导的地位。

在知识经济出现和迅速发展以及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马克思当年所说的“总体劳动者”大大延伸和扩展了。在当代的“总体劳动者”中,既包含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者,也包含生产非物质商品的劳动者,还包含许多服务性的劳动者。在当代的社会劳动中,知识劳动在劳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它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知识劳动在商品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已居于主导的地位。

第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视野超越了国界,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成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尺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区分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明确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马克思还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种形态是指在社会总劳动量中,某种或某类商品按照社会需要所占的劳动时间比例。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生了第三种形态,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必要劳动时间是指按照国际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包括国际市场的技术水平、劳动效率和供求关系等)所形成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当“社会”的概念从一国领域扩展到世界领域时,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也随之不同。这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具有了世界劳动的性质,商品的价值也相应地具有了国际价值的性质。这个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平均水平的必要劳动耗费所决定的。对第三种形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当年确已预见到,提出了“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和“国际价值”的概念。但马克思当年所处的时代只是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阶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种形态尚未真正形成,马克思也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只是到了当代,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才逐渐变成了现实,这个进程的加快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

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由狭义变成了广义,我这里所说的“广义”主要是指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界限、超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物质生产界限和超越一国界限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上,我们既要继承“活劳动价值一元论”这一核心原理,又要结合现实世界的新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广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立论正是这一理论继承与创新科学结合的正确论断。

三、剩余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从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而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剥削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而论,马克思所提的剥削涵义是指以生产条件的垄断权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注: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263.)《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依此对剥削所下的定义是:“社会上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在历史上,依次出现过三种基本的剥削制度,即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品转化为商品,凭借垄断生产资料而占有的,不再是显而易见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而是具有价值表现形式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即剩余价值。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有意无意地把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剥削融合在一起,总是把剩余价值同剥削划上一个等号。

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表明,剩余价值范畴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范畴,而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这点早已为卓炯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阐明。卓老从1980年写作的《对剩余价值论的再认识》到1984年发表的《三论剩余价值》,历时4年,对剩余价值范畴的“一般”与“特殊”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所谓剩余价值再认识就是分清剩余价值一般和特殊。剩余价值一般是扩大商品生产的共有范畴;剩余价值一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取得了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就是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一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取得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就是已经不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是工人为社会的劳动。卓炯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殊的剩余价值称为无偿占有价值,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的特殊称为公共必要价值。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只承认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殊形式,不承认剩余价值一般,不承认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表现形式。

(二)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新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出现了现代的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在当代: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由体力为主转变为脑力为主;科技劳动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经营管理劳动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既然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形态有了重大变化,这就必然导致剩余价值生产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复杂劳动具有主导的作用;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全部剩余价值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主体的地位。这样,随着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从狭义走向广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也从狭义走向广义。

(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空前发展,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劳动者”从一国范围扩展为世界范围。既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视野超越了国界,那么,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超越了国界。因此,我们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就不能仅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还必须着眼于世界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趋势。

可见,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劳动的重大变化,劳动价值理论必然从狭义走向广义;随着广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出现,剩余价值理论也必然从狭义走向广义。

四、四点结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创新,首先要在“理论基石”和“理论核心”方面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进一步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强大生命力。

(二)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理论先驱、著名经济学家卓炯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把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变成了社会化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和理论。

(三)卓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从狭义变成了广义。可以认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广义劳动价值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广义剩余价值论。

(四)我们要继承卓炯的大无畏的理论创新精神,面向实际,善于借鉴,勇于实践,认真总结,敢于突破,把开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研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石”与“核心”的创新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