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教《“二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思维能力论文,初期论文,阶段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我受命讲了一堂历史观摩课。在考虑进行这一教学活动希图达到的目的时,我首先想到了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应该肯定,在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下,绝大多数历史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许多教师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究竟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呢?不少教师似乎又还没有找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尤为严重的是,多数学校的历史课,基本上还在继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传授知识型的模式,极少教改气息;有的甚至尚停留在照本宣科、强记硬背的水平。
中学历史教学的这种现状表明:在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问题上,我们不但需要专家们的继续呼吁和指导,尤其需要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更多的、更深入的探索和总结。据此,我特地将这次教学活动的目的确定为:再进行一次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尝试,借以向更多的老师宣传在高一年级加强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了使这次尝试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我选定了《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为更明确起见,我将“大战”径称为“二战”)作为教学课题(以下简称《初期阶段》)。因为这节教材篇幅较长,头绪较多,容量很大,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很多;教者能在45分钟内把它教完并在课堂内完成好课前设计的思维训练,就意味着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尝试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现在我将教授《初期阶段》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整理出来,供同行们讨论、参考,期望能在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探讨中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
1992年,我在一篇论文中说过:“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各年级历史课的共同任务,它不是高三年级的历史教师靠一年的突击努力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从初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从这种认识出发,1994年下学期我一接手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就确定了“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的科研课题,并作出了规划,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学科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务必使历史学科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正是由于有一个这样的基础,所以当我接受了讲一堂观摩课的任务后,就毫不犹豫地展示高一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这次教学活动的主旨。在考虑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时,自然也将学科能力的培养放到了应有的位置。这一点,只要看看本文的附件《历史观摩课教案》的教学目的一项便一目了然。该项所列三条,第一条是掌握有关的历史基础知识,第二条是认识绥靖政策的严重危害,属思想教育的要求,第三条就是“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且,我整个45分钟的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这三条目的展开的。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历史思维训练。而加强历史思维训练的关键环节,则在能否设计出导向正确、难度适当的训练题。
在教《初期阶段》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了十几个思维训练题,最后选定安排了7个。这7个训练题的目的都非常明确。第一个问题是放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环节提出的,目的在于:①检查上节课后学生思考的结果;②发掘已学过的几章教材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二战”爆发原因的完整知识;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二问(德占波兰后,为何不继续东进?)和第三问(德占东南欧的目的何在?采取了哪两种方式?)是在讲解欧洲战场概况的过程中提出的,目的在于:①加深学生对希特勒德国的狂妄野心和战略部署的理解;②加深学生对纳粹暴政的认识;③培养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如德国在“一战”中的东西两面作战、苏联“二五”计划完成时的成就、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地位等)分析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第四问(波兰为什么会迅速灭亡?)、第五问(欧洲强国法国为什么也很快败亡?)和第六问(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会失败?)是在讲清战况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中思考深入讨论的三个问题,目的在于:①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有关结论;②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培养“论从史出”的分析概括能力;③深刻认识绥靖政策的严重危害和英国放弃绥靖政策后对战局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七问(从上述三道问答题中,你能获得哪些认识?)在能力要求上层次更高,故安排为课后思考题,目的在于深化认识,也为对历史课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学生提供一个理性思考的方向。
从施教过程中学生回答的内容和争相补充的热烈气氛看,这些设问的难度是适当的,符合高一学生实际。尤其是少数学生将其课外阅读物中获得的有关知识恰当地补充到答案中,更令我十分欣慰。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生动地说明了加强历史思维训练,学生可以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渠道,只能是课堂。为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当然需要开辟第二课堂,需要其他辅助手段,但主要渠道还是课堂教学。因此,历史课也可以不去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
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的确不是易事。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是很难办到的。解决这个时间上的矛盾的办法,只能靠积极改革课堂教学,采取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对策。
这个“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对策,做起来确实是相当困难的。在这一对策中,“精讲”既是前提,也是基础。没有“精讲”,不仅难以实施课堂训练,也无法保证“精练”的质量和效果。
在教《初期阶段》这一课中,我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来突破“精讲”这道难关,从而保证了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实施课堂内的思维训练。这四项措施是:
1.调整教材内容,理清知识结构。我将全课内容划分为三项:①“二战”的爆发;②德占欧洲12国(加战前吞并的奥、捷,共14国);③意大利在北非战场失利。并将讲述重点放在掌握德占欧洲12国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上,自然地将本课内容与下节教材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我将“德占东南欧”一目移到“北非战场的开辟”之前,使学生对初期阶段的“欧洲战况”有个完整的概念。
2.增绘教学挂图,创造精讲条件。由于这节教材容量大,头绪多,需要提到的国家就有23个,如不出示教学挂图讲解,学生很可能会被弄得空间概念模糊;更为重要的是,如不出示教学挂图,教师是很难在短暂的时间里把希特勒德国侵占欧洲国家的顺序、德国的战略意图以及英、意军队在北非战场的角逐概况等,讲得清楚生动而形象具体的。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我在课前自绘了《欧洲行政区划图》和《北非战场示意图》。这两幅历史地图为我精讲欧洲和北非战况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只是为我节省了讲授时间,更重要的是以直观的形式,十分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精要讲解战况,留足训练时间。具体做法是将全节教材进行一番精细的整理加工,用最精炼和准确的语言讲清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除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外,不另补充材料;对不重要的过程叙述,大胆割爱;对后面思维训练中将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只画龙点睛,留下伏笔,不展开,不铺叙。
4.只抓关键设问,做到讲中有练。介绍“二战”初期阶段的战况,可提问的地方很多,但为了节省时间,保证后面的思维训练,我只在两个关键处设计了提问:一是德占波兰后,转而西向;二是德在不列颠之战失败后,移师巴尔干和地中海。这种设问,在教学内容上,既可启发学生发掘历史知识之间的隐性联系,又可加深学生对德国战略目标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则避免了教师过长的讲述,贯彻了讲中有练、讲练结合的原则。
四、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加强历史思维训练,要注意方式,讲求效益。
切忌为训练而训练的形式主义。切忌大搞表面热闹实则不用思维的满堂叫喊。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任务,也是发展教育科学的一大课题,它需要的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精神,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因此,加强课堂训练务必妥善安排、讲究方法,力求事半功倍。
我在设计《初期阶段》一课教学过程中,曾考虑过另一种方案,它的特点是将选定的7道思考题都穿插在战况的介绍中进行。但经过比较,我还是否定了这种方案,采用了现在的教案中安排的方案(参看附件,《历史观摩课教案》),即在全部讲完初期阶段的战况之后,再同时向学生提出3个思考题,让学生分题分组思考讨论。这样安排,我认为至少有四个好处:①同一时间分题思考,可节省2/3的思考时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②集中解答同类问题,可加深学生对绥靖政策危害的认识,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③掌握战况再作分析,可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作好答案;④接连发问形成氛围,可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展开思维。
施教过程的实际情景表明,这些估计是准确的,实施的方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在进行历史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为此,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
训练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重要问题的理解,或通过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必须事先备有准确的答案,不能临阵磨枪,含糊其词。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是千姿百态的,绝不会都是教师预想的情景,因此,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准备《初期阶段》一课时,我对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都写了比较全面的答案要点,特别是对最后集中讨论的三个思考题,还作了某些补充(详见附件《历史观摩课教案》)。由于作了这样的准备,我的认识就比学生高一点,因而面对学生的争相补充的回答,我能应对自如,迅速地作出评判。例如我事先准备好的那段《约德尔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对解答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就起了很好的作用。
听完课后,有一些同志惊喜地问我:“你的学生为什么能配合得这么好?”我回答说:“大概是他们习惯了我的教法吧。”的确如此,从他们进入高中起,我就注意了对他们进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在课堂里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曾作过多次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观摩教学,也可算作是前段教学改革尝试的一次小结汇报。
通过半年多的探索和这次观摩教学,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这样坚持三年,这批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方面,肯定会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高度。
历史观摩课教案
课题:“二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班级:湘潭市二中高一218班
时间:1995年5月25日(星期四)下午第6节(45分钟)
教学目的:
一、掌握下列基础知识:德国突袭波兰、“奇怪战争”、敦刻尔克撤退、法国的败亡、不列颠之战、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德国占领东南欧、北非战场的开辟。
二、明确波兰速亡、法国溃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迅速侵占14国的原因,深刻认识英、法、美绥靖政策的严重危害。
三、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奇怪战争”、法国的溃败
教具:①欧洲行政区划简图,②北非战场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简介】“二战”初期阶段(1939、9-1941、5)
(二)精要讲解欧洲战况:
一、德国突袭波兰(1939、9、1),大战全面爆发(9、3)
【提问】德占波兰后,为何不继续东进?
二、法国的败亡
1.德占丹、挪、卢、荷、比
2.敦刻尔克撤退
3.法国溃败投降(1940、6、22),贝当傀儡政权建立
三、不列颠之战(7、10-)德国第一次失败。
四、德占东南欧五国:匈、罗、保、南、希
【提问】德占东南欧的目的何在?采取了哪两种方式?
(三)简要小结欧洲战况:
德占欧洲4国,做好了侵苏准备。
(四)简略介绍北非战况:
五、北非战场的开辟(1940、8-1941、5)
意——英交战;意败。
(五)提出问题,分组思考:
1.波兰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2.欧洲强国法国为什么也很快败亡?
3.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会失败?
(六)回答问题,整理答案:
【答案要点】
一、①德:军事强国,准备非常充分。
②波:军事落后,一味依赖英法。
③英法:宣而不战,出现“奇怪战争”。
(补充《约德尔供词》)
二、①推行绥靖政策,削弱军民斗志。
②奉行投降路线,十分害怕战争。
③马奇诺防线失效,意大利趁火打劫。
三、①丘吉尔上台,放弃绥靖政策。
②英国人民坚持斗争。
③海峡相隔,德陆军难渡。
④美修改《中立法案》,英可购美武器。
(七)完成作业,巩固新课:
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单选4-7题,双选2-4题,填空第2题。
(八)课外思考,深化知识:
【思考题】从上述三道问答题中,你能获得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