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培正学院
摘要: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国社会人口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并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这对于不断地提升社会发展效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目前随着二胎新计生政策的提出,儿童同胞关系也开始逐渐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家庭问题,不仅仅导致了家庭资源的短缺,同时也容易诱发更多的家庭矛盾,不利于提高家庭的和谐程度。本文将重点对于二胎政策下儿童同胞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断地来对之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从而来有效的发挥二胎政策的优势作用,促进社会稳步向前。
关键词: 二胎政策 儿童同胞关系 和谐 资源
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二胎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仅是我国人口控制的重要表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人口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这对于不断地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核心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二胎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同胞关系,并对于家庭生活和孩子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重点来对二胎政策下儿童同胞关系及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研究,从而为推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
一 “二胎”新计生政策实施必要性及现状综述
“二胎”新计生政策的提出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它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抑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和支持;但是,同时它也会加剧各种家庭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导致由于家庭教育资源短缺而带来的各类问题。因此,应该客观的来对二胎政策实施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来对之有清晰地认识和把握。
1二胎政策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胎政策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不断地来通过二胎政策调整,阻碍人口老龄化,可以有效的保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的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并逐渐地来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让社会时刻处于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通过有效的抑制养老问题带来的压力,增进人口红利,不断地来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能够不断地来保证社会生产力提升,从而来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效能提升和实现。
2二胎政策会滋生更多家庭不公平现象
对于二胎政策来说,它尽管具有优势的一面,同时还会滋生更多家庭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儿童的成长。大多数家庭在孩子抚养问题上,一般都无法承受起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时候导致不少孩子无法有效的享受同等的高质量教育,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少的孩子都会比较自私,总希望独自分享来自于父母的爱,一旦有了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则很容易地出现情绪上的不高兴,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二胎政策出现的结果。
3二胎政策容易导致家庭教育资源的短缺
二胎政策容易导致家庭教育资源的短缺,大多数家庭都是一般家庭,在经济条件等问题上无法同时供应多个孩子。特别是自从二胎政策颁布以来,要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有效的来享受同等的教育,就必须要削弱一部分的资源,这样就很难保证给每个孩子都带来高质量的教育。总之,二胎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不利于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孩子的培养和进步。
二 “二胎”新计生政策儿童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
二胎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内部儿童关系提供了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儿童内部不和睦问题的出现,对于家庭的和谐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之下,儿童关系决定了二胎政策的实践,因此必须要对现有的儿童关系和相关因素进行深刻地讨论。
⑴“二胎”新计生政策儿童关系
1头胎心理不适应现象严重
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当有一个小妹妹或者小弟弟出现的时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这对于个性养成和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一,当家庭出现二胎之后,家长会把较多的精力放到二胎上,不少的头胎孩子会产生一定的排斥,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爱了,从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第二,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当有了弟弟妹妹父母的精力会更少的关注头胎孩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头胎儿童心理上的反差和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实现家庭的和睦。
2儿童关系感情较为淡薄
在二胎政策的驱动下,不少家庭往往会出现儿童关系感情较为淡薄的现象,很多时候头胎为了赢得自己的家庭地位,往往会出现恶意地欺负二胎儿童,以便于来引发家长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身上。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庭中都出现过,甚至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到二胎的姓名。总之,在二胎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儿童关系的淡薄,对于家庭关系的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⑵“二胎”新计生政策儿童关系的影响因素
1头胎儿童的个体层面因素
在二胎政策的指导之下,头胎儿童的个体层面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关系。二胎儿童的自身气质、心理要素和情感情绪等要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头胎儿童自身对于二胎的态度和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动作和行为。比如,有的儿童属于困难型气质,他们在遇到这类的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往往会情绪失落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于二胎的接纳程度。但是,在一个家庭里面,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也关系到了二胎儿童关系,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关系和和谐程度。
2家庭层面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
家庭层面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同胞关系,不利于从根本上实现儿童之间的和谐相处。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关系的确立,很多时候家长一味地要求头胎儿童做出让步,要求他们能够对于弟弟妹妹宽容忍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不服气,甚至会让他们做出更加变本加厉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方式和教育习惯,最终导致儿童同胞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3社会意识层面因素的作用
从社会意识层面来讲,很多的社会人士都会对二胎报以排斥的心理,他们认为二胎是整个家庭的负担,会在很大程度上剥夺头胎受教育权利,这样就造成了家庭资源的不公。在这种错误的见解之下,很多的头胎儿童都会对之产生较大的抵制作用,极为反对生二胎,一旦父母生下二胎之后就会采取各种方式来阻碍父母对于二胎的关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庭的稳定。
三 “二胎”新计生政策有效实施的思路和对策
二胎新计生政策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并对家庭关系的稳固提供了基础。因此,应该客观的对于二胎政策进行理性而全面的认识,不断地来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找到影响儿童同胞关系的因素,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家庭的和谐。
1及时对二胎政策实施进程和效果进行调查统计
及时对二胎政策实施进程和效果进行调查统计,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实际调研的方式来对于二胎政策进行有效的认识和思考,不断地对于其实践有效性深入分析,从而来将二胎政策更好地与社会建设、家庭进步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来对之进行问卷调查等,分别就父母感受、头胎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把握他们的心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来对他们进行心里疏导,并通过持续跟踪的方式来对之进行强化和巩固,真正提升社会大众对于二胎政策的接受度。
2调整政策,纠正二胎政策带来的家庭教育不公平
应该积极调整政策,纠正二胎政策带来的家庭教育不公平。二胎政策的实施,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开发,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短缺、家庭经济压力等,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深入实践,来对二胎政策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有效的重视,通过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家庭补贴等方式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从而来促进二胎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3加强宣传,对于二胎政策优点进行普及
加强宣传,对于二胎政策优点进行普及。社会的宣传部门应该积极地对儿童政策的优点进行普及,对于它的优点来重点关注。可以通过先进的媒体手段来进行宣传,比如可以通过新闻、广告、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来进行有效的展现,不断地来保证二胎政策真正被社会大众所熟知和了解,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这项政策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来提升家庭对于二胎政策的接受度,促进家庭和谐。
结语
“二胎”新计生政策的有效提出,在实现对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和家庭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少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由于家庭教育条件有限,很容易导致孩子之间各种资源短缺现象,不利于有效的提升儿童同胞关系的融洽度。因此,必须要及时对二胎政策实施进程和效果进行调查统计;调整政策,纠正二胎政策带来的家庭教育不公平;加强宣传,对于二胎政策优点进行普及。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客观的认清二胎政策的优势和弊端,以此来不断地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加速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斌斌,王燕,梁霁,童连. 二胎进行时:头胎儿童在向同胞关系过渡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16,06:863-873.
[2]马西亚.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婚独生子女的婚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樊敏杰. “一胎化”政策对健康状况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倪姝囡.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的生育意愿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
[5]宋全成,文庆英. 我国单独二胎人口政策实施的意义、现状与问题[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22-129.
[6]贾志科,风笑天. 城市“单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基于南京、保定五类行业558名青年的调查分析[J]. 人口学刊,2015,03:5-15.
作者简介:
黄旖雯,28岁、女、汉、硕士研究生、职称无、教师, 广东培正学院.
论文作者:黄旖雯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政策论文; 二胎论文; 家庭论文; 儿童论文; 头胎论文; 关系论文; 很大程度上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