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不仅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要举措,对建筑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改革的深化推进,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更新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发展形式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索与分析,已成为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引言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其系统性较强,需要建设项目部门协同完成,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预结算造价出现较大偏差,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资金链断裂,或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建筑业需加大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力度,推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综合培训,确保工程造价审核人员能够妥善处理好各项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是指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招投标文件以及各种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经济技术联系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再运用合理的计价方法,对已经编制好的预结算中的建筑工程材料以及工程量的单价和相关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对其是否具有合理性进行检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建设工程施工单位与编制单位进行自我复核,同时也需要建设企业、专业审核机构、政府审计机关以及相应的单位对其进行审核。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量的审核、建筑套用单价以及相关费用的审核。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常用的审核方法
2.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使用较多的一种审核方法,不仅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来进行审核,也可以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硬性规定的顺序来审核。全面审核法消耗的物力与人力比较大,会增加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量,要视情况采用。
2.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主要是详细审核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审核的内容较少,针对性较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实际质量。
2.3筛选审核法
筛选审核法是对建筑工程单位面积上的工程价格、工程用工量和工程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再制定一个合适的工程价格、用工量与工程量标准值表。若在审核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内容的时候发现实际审核值与标准值有差异存在,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将两者差异降到最小。这种审核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审核效率,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3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要点
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的要点准确计算、核对工程量是工程预结算编制审核工作的保证。工程量的计算与审核是工程预结算编制审核工作中的一项细致且重要环节,其快捷和准确程度,不单是工程预结算的质量和效率问题,还对基本建设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工程量的计算与核对工作的特点是耗时长、准确度要求高。就单个工程项目的预结算编制来说,仅工程量的计算已约占总工作量的 80% 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研究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与总结,用视窗 EXCEl 表格钻研并建立了一套“工程量计算软件”,在实际中收获工程量偏差少、操作方便快捷等效果。勤动脑、多钻研,准确、高效地算好工程量,对于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将事半功倍。
分部分项的项目特征描述的完整与规范是做好工程预结算编制审核的前提。工程项目中每个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综合单价的准确与否。不管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如何变更调整,只要项目特征、工作内容的描述清晰,其综合单价即可遵循施工合同约定的结算原则、计价方式进行实事求是的合理调整。及时搜集、熟悉材料价格信息,对工程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中起主导性作用。材料成本在项目成本中的比例较大,一般为50%以上。因此材料价格的定价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预结算造价的变化。常用材料的价格浮动后,一般在市场上容易体现,但如能及时预判和整理出常用材料价格的走向,将更易在项目的造价成本中收获利润。另外以创新为主流的今天,新工艺、新材料的价格也丞需造价人员的不断挖掘、深入调查,只有准确地选用材料价格才能主导所编制的工程预结算造价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熟悉各项计费,关注市场动态调整是工程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程的计费依据是以省市有关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计价程序中规定计取的。就山东地区为例,其计费标准是以《山东省建设工程计价通则》为基准,临沂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颁布相关费率,并出台指导的市场人工、材料信息、机械台班费用等动态价格信息,从而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市场化。因此,熟悉相关法规、税费与市场动态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做好施工方案的调整预案,是防止技术措施费在实际施工时费用与投标报价中产生偏差太大的有效措施。根据以往的案例,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费发生偏差较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或新技术的施工上调整施工方案,导致项目造价成本增大。因此在招投标前应做好施工方案的调整预案,并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方案变更时技术措施费的调整计费方式,避免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及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的后续影响。
4提高编制审核工作效率的建议
4.1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管理
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当前各行各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已经普及。就建筑行业领域中,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预结算造价编制工作中的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抽料软件、材价软件、造价软件等各种信息系统辅助工具。在工作中不仅会减少偏差还可提高审核的效率及质量,这是以往手工计算不能相比的大跨越,工程预结算造价人员应与时俱进优化运用。
4.2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与建筑经济、建筑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预结算造价人员必须有熟悉政策法规和施工技术、掌握工程造价行业知识、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等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并始终保持着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只有不断提高预结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的有效性。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具有较大的工程量、较长的工作周期、广泛的审核细节和内容,资金和费用也紧密联系着每个阶段的分项工程,对很小的部位的忽视,也会导致浪费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审核人员评价工程造价时需要秉承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仅要结合施工文件要求,还要与现行规定的相关标准与概预算定额审核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水平。
参考文献:
[1]魏邦仙.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5,03:273+275
[2]关改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07:31+33
[3]赵秀松,胡敬民,曹博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09:166-167
论文作者:樊德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