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方法的实验报告_学习目标论文

“课内目标自学”学法实验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法论文,课内论文,目标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0年秋季开始,“课内目标自学”学法实验经九江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批准为“八五”规划课题,经过四年的实践,师生一致反映:自学目标明确、具体、落实目标的题组易学便指导,课堂教学效率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学的自学学法衔接积累了经验,现将实验及报告如下: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1.课题的提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研究员二十余年的中学生自学研究已出了优异成果。小学是中学的基础,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自学研究是中小学学法衔接的要求,这也是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2.目的要求:要求是,根据学习目标编好每节新授课的自学题组(准备题组、引读题组、尝试题组、巩固题组),为中、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指导下在课内的学习服务。目的是,①帮助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②为指导学生按目标和题组要求作好课内外自学准备,提高学生兴趣,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二、实验的准备工作

1.实验点和实验教师选定。我们在三年级五个平行班同时铺开(其中选一个班作联系点),从二年级学年末的学生素质、考试成绩等情况同全市相比较为均衡,师资是带班老师,没有挑选。本市还有码头、流庄等农村九个实验点。

2.拟好计划编好学生材料。学校学法指导组制定了实验计划,使实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法材料的编写是实验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三年来,共编写与课本配套的《课时目标自学题组训练与自测》材料共六册,共约40万字。

三、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依照卢仲衡研究员在中学开展的自学辅导教学的七条教学原则和启(发)、阅(读)、练(习)、知(当时知道结果)、结(小结)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也即在教师指导、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等为理论依据,具体指导我们课内目标自学课堂教与学的实践,

课内目标自学课堂教与学的结构我们称之为一个系统,主要由学法指导材料、课堂学法结构、评价考核三个子系统组成,下面分述之:

1.学法指导材料的编写

学法指导材料它以五年制统编教材新授课为对象。课时按“课时内容、学习目标、训练步骤(四步)”来划分。下面就“学习目标”、“训练步骤”如何编写作一简介:

(1)学习目标的编制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学的“纲”,有了这个“纲”,可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任务。如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要掌握哪些,学了有什么用等。可起到学习定向,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习的兴趣等作用。

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新授课的学习目标是:记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说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为什么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同时要弄清和掌握其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从而达到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述学习目标的表述,通常是在知识点名称的前面,加上外显性特有的行为动词,如“记住、弄清、计算”等避免使用内隐性心理动词,如“体会”、“了解”等。

(2)训练步骤──四类题组的内涵与编定

训练步骤为学生自学提供具体、详实的材料,这些材料以一个个的问题组成题组,围绕新课学习任务,从知识的发生、发展、结论等处提出来。组织学生自学,初获信息,然后在教师辅导和指导下进行激疑、释疑、解疑,使知识信息贯通。

①准备题组。准备题组设计主要是设法在学生的旧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之间,铺路搭桥,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自然的联系,相互沟通。它的功能是:“以旧识新、使新变旧。”准备题组编制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动手操作的题,这要在课前准备。二是铺路搭桥的题。如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新授课,在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与旧知识有关的,采取如何“变”的方法,达到自然过渡,减缓坡度,与新知识进行衔接的题组而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②引读题组。没有问题,无从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时,有意识地设置问题,不断向学生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自学,形成问题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使学生能存疑或质疑,造成一种“信息差”,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问,形成学习意向,经过努力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传输就通,如此继续,不断调整,来实现教学全过程。

引读的要着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要边读边思,结合课本,动脑思考问题;边读边练,运用自学符号,训练学生找(在课本中的哪里)、划(重点,即书中的结论等)、填(图、表和空格)、算(计算)等的能力;边读边疑,自己找不懂的地方或自己提出疑问,做好记号,等待教师作释疑,解疑的指导。

③尝试题组。在前面两个题组的作用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下一步的任务是:根据“定向”指出的重难点,设计一些题目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进行尝试指导使学生获得牢固稳定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形成基本技能,并会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组设计要以基本题为主,变式题为补充,可着重解决目标中“理解、掌握”层次要求,根据学生尝试练习情况,教师要及时做好反馈,矫正工作。

④巩固题组。通过尝试练习后,绝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新课内容,下面一步通过本题组进行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部分学生再次强化训练,可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圆满完成从学习新知到掌握运用新知的教学全过程,这也是本题组的功能所在。巩固题组分必作题、选作题和深化题三部分。必作题是基本要求,同时还应在课内完成,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量的要求,还应做好当堂评价,当堂反馈与矫正。在有时间和程度好的学生做完了必作题后,选作题和深化题可以自由完成,不作课堂要求。

2.课堂学法结构

课内目标自学是在课堂内落实的,其课堂学法结构分六步式:

(1)准备题(组)引入(5分钟左右)。通过课前(准备学具、必要的预习)、课头(出示准备题组)几分钟的准备,检验与本课所必须预备的、基础的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目的在于诊断具体学情,以便抓住缺漏,及时补救,使全体学生都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准备状态,确保新课的学习达成度。

(2)导入新课亮目标(2分钟左右)。在学生已有了学习准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增强求知欲望,通过简短的导入新课(启)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自学增加“催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把学习目标“亮”出来(亮目标有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先后),使学生心中带目标而学。

(3)引读题(组)导学新课(15分钟左右)。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引读题组的牵引下,初获知识信息,解决重点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完成引读题组自学时,往往只能领会一些表象,教师的质疑、指导、画龙点睛是不可少的,从而确保学习目标真正落实。

(4)尝试题(组)自检(10分钟左右)。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指导之后,通过尝试题组可以检测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腿勤、眼勤,深入调查了解学生解题过程,借助反馈牌进行信息反馈,让学生进行自我或相互的评价与矫正。

(5)巩固题组达标(6分钟左右)。通过巩固题组进行深入全面的信息反馈,这是学习中知识、技能及原理的迁移活动,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6)师生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根据学生在课堂作业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对照学习目标进行归纳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使学生的认识再上升一步。

3.评价考核

通过新授课后的小结,单元的整理复习,除了课堂教学的每次及时评价之外,主要还进行单元性、阶段性的评价,主要通过形成性自测题让学生自测,师生集体订正、反馈、矫正,然后填好“单元(小节)学习目标成绩达标报告单”,报告家长,为下单元的继续学习作好基础过关准备。

四、实验的效果

经过四年的研究、探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阶段,逐步完善自学结构体系,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1.学法指导材料受欢迎

学法指导材料《课时目标自学题组训练与自测》是课内目标自觉的“基础工程”。既是教师的教学备课参考资料,又是学生自学、练习的必备材料,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受到老师欢迎的原因是:①弥补了参考资料不足的缺陷,目前教师手头的参考资料只能原则上、大体上的教法作些说明和指导,仍然不能满足教师的具体、详实要求,尤其是每课时的教学目标难以把握。对农村教师特别希望有这方面的材料作补充、指引。②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减轻了负担。教师备课苦于参考资料少,备好一节课要搜肠刮肚,付出很多时间,而学习目标、自学(测)题组的设计就减轻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苦衷,备课时间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腾出了时间对中下学生进行辅导。③有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法指导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教师对学习目标如何制定,自学题组怎样设计就基本上熟练了,日后他们就有能力自己设计新自学方案了。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是:①学习目标明确,每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掌握哪些要点,心中有底,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②提高了“练”的效率,负担得到减轻。自学训练题组都是以问题、练习题出现的,学生边学,可以边思考边练习(在资料上),又不抄题,又可以当堂进行反馈(运用反馈牌)、评价,练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节新授课共训练30道题,学生当堂完成,正确率达94.5%。

2.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自然形成,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因为学生是有思想的能动的认识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入者。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动地位,只有引导学生自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②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就从自学课本开始,使学生掌握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课内目标自学就体现了“教方法”的落实。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辅之以发现法、尝试法、自学辅导法的指引,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意向──大部分内容自己能解决,少部分内容经老师点拨也能解决。三年来,参加实验的学生自学能力逐步提高,表现在:①自学习惯初步形成:“预习──准备学具──课内自学──质疑──练习”,定点到位,形成规律。②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提问、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浓度。③课堂练习多,自学效果较好。下面一组测试数据可说明三:

课内目标自学能力题组测试统计表

(注:四个题组,共100分,时间40分钟,采取自学课本做题练习形式)

3.课题研究有一定成果

四年来,在卢仲衡研究员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我们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为实验提供了实践依据。91年、92年《课内目标自学学法结构浅探》、《课内目标自学学法结构设计与思考》分获江西省教育学会等主办的《井冈杯教学改革短论大奖赛》三等奖、省小数研究年会一等奖;《形成性自测题的编制与反馈牌的使用》等四篇文章先后在《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等报刊发表;有六节学法公开课在本市(县)目标教学研讨会上进行观摩,学法指导材料(共六册)在九江地区各县、校进行交流。

4.学法效果较为明显

主要从学习成绩来看出效果在提高

(注:二到五年级人数增多是转进的原因)

93年毕业班学生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获得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获奖人数占本市总数的一斗,总成绩比前两届都要好。另外,农村实验点的毕业成绩较上一届都有提高。

本实验只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诸如学习目标如何准确把握和制定问题、学法指导材料如何适应义务教材要求等有待于我们今后继续去探讨,力争下一轮的实践中得到较满意的答案。

注释:

①参照卢仲衡《自学辅导心理学》

②引自邱学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第581页

标签:;  ;  ;  

“课堂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方法的实验报告_学习目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