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等效翻译的语用变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T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何为汤姆诙谐句
“Tom Swifty”是英语的一种修辞格,现有译法各异:“英式歇后语、双关小句、汤姆诙谐句”等(见杨先明2008a,2008b,2009;刘乃实2009),我们采纳最后的译法,可简称“TS”。如下例所示:
1)‘It all comes back to me now,’said the Captain as he spat into the wind.
例1)由前后两部分构成:“靶域”(target zone)即引语,“射域”(shooting zone)即引语标记。其实这是典型的小说引语体,前面就是角色的话语内容,后面是作者交代言者和言说方式的描述。有意思的是,“射域”里通常有一个副词状语,如angrily(愤怒地),可称为“态度(标记)词”(attitude indicator)。它以某种语义或语用方式和“靶域”里某个词语即“话靶”(target)(用粗体表示)建立一种关联。假如这个态度词只有一部分是“妙点”(punch point)——汤姆诙谐的触发器(trigger),那么,这个态度词的整体就是它的“基底”(base)(以斜体表示)。“射域”的这个妙点“直射”“靶域”的“话靶”,即与之构成关联的语词,从而产生“汤姆诙谐”。例1)的诙谐来源于靶域“It all comes back to me now”:通常不作“刻意解读”(literal interpretation,往外吐出的唾沫飞回来了),而表示“往事如昨(映现眼前)”。可是根据射域的“spat into the wind”,靶域除了“往事如昨”还可以作刻意解读从而产生语义荒诞或双关的诙谐。
根据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66),TS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依赖双关来创造幽默的文字游戏,该双关来自描述言者的副词状语并回指前面的话语信息”,“该名称取自汤姆·斯威夫特(Tom Swift)的探险小说里美国男孩的典型言语方式”。Lessard & Levison(1995)、Lessard等(2002)、Lippman & Dunn(2000)、Lippman & Tragesser(2005)、Lippman等(2001,2002)等对TS进行了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语用学等视角的研究,我国的杨先明(2008a,b,2009)、刘乃实(2007,2009)、刘利曼(2011)等有所介绍和阐述,侯国金(2012b)论述了生成汉语TS的可能性。目前尚未看到讨论其翻译的文章。
2 TS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
笔者认为(2012b),假如考虑TS靶域和射域的形式构造属性,尤其是妙点的句法语义特点,TS可粗略分为10类:(1)态度词=基底=妙点TS,(2)态度词=基底≠妙点TS,(3)介词短语为妙点TS,(4)名词为妙点TS,(5)动词为妙点TS,(6)分词短语提供妙点的TS,(7)浮现组合为妙点TS,(8)言者为非Tom TS,(9)混合符号TS,(10)多话靶多妙点TS。而根据两个“域”的语义/语用关联性——含种种相通、相称、相辅、相应、相邻、相似、相当、相同等,以及种种相左、相异、相抵、相克、相反等——那么,就有14种语义-语用类别:“谐音双关TS、因果TS、多义TS、同义TS、反义TS、上下义TS、整体-部分TS、动作-工具TS、事物-属性TS、转喻-隐喻TS、典故TS、反映意义TS、析字TS、语用充实TS”。不过,任何分类都实难确保一网打尽,何况每个人的分类标准可能有异。下面通过例句简要说明多数类型的TS,而因篇幅限制着重介绍语用标记值较高的类型,如“语用充实TS”(例13-17)。
2)‘I'm wearing my wedding ring,’said Tom with abandon.
这是“介词短语为妙点TS、谐音双关TS、析字TS”。该例的态度词是介词短语“with abandon”(恣意地、放纵地),经析字可关联地衍生“with a band on”(戴着手饰(如手链、手镯))——与靶域的话靶“戴婚戒”具有语义上的相似性。
3)‘Don't add too much water,’said Tom with great concentration.
此乃“介词短语为妙点TS、多义TS、反映意义TS”。concentration有“浓度、集中”的意思,加上“with great”就是“集中注意、聚精会神”的意思,直接关联于射域的said,同时间接(相反地)关联于靶域的“too much water”(太多水)。
4)‘It's an actual parameter,not a formal parameter,’was Tom's argument.
这是“名词为妙点TS、多义TS”。基底argument为妙点,创造的双关是(1)“观点、论点”(以及“论证、论据、争吵”);(2)“参数”。该“参数”义与靶域的数学术语即“合成话靶”“actual parameter”(实在参数)和“formal parameter”(形式参数)有关联(相似、相邻),产生汤姆诙谐。(笔者,2012b)
5)‘I could always draw it on paper,’Tom figured.
这是“动词为妙点TS、多义TS”。figure的名词用法意为“图画、画像、人物”,直射靶域的draw(绘画)。(同上)
6)‘I am taking this ship back into harbor,’Tom reported.
此乃“动词为妙点TS、析字TS”。reported经析字可得re-(重新)+port(港口)这样的“浮现结构”(emergent/ad hoc structure),合起来衍生“浮现意义”(emergent/ad hoc meaning)“重新入港”,与靶域的“back into harbor”(回港)同义。
7)‘1 will not finish in fifth place,’Tom held forth.
这是“态度词=基底=妙点TS、谐音双关TS”。副词forth(向前)谐音于数词fourth(第四),因此与靶域的“in the fifth place”(第五名)构成数字序列/大小关系。
8)‘I′m having an affair with my gamekeeper,’said the lady chattily.
是“言者为非Tom TS、名词为妙点TS、浮现组合为妙点TS、典故TS、谐音双关TS”。如笔者(2012b)介绍,该例不提言者,或者是Tom以外的言者。妙点的基底为“(the)lady chattily”(女士饶舌(地))并不是语法上的任何词组,因此可称为“浮现组合”(emergent patchwork)——外形的某种联系强行搭建的勉强关联产生了某种浮现意义。由于语音上相似于英国作家D.H.Lawrence的小说的主角(文学典故),从而使人联想到她的风流韵事,恰巧和靶域的话靶“having an affair”(跟某人好上了)有语义关联。
9)‘I'm a great opera singer,’said Tom,being callous.
此乃“分词短语提供妙点的TS、反映意义TS”。笔者(2012b)指出,根据有道和韦氏词典,callous是“老茧、无情的”,谐音于callus((起)老茧、(起)硬皮)。callous也罢,callus也罢,都是从“老茧”经过“皮硬”喻指“心硬”,关联于话靶“great(opera singer)”((唱歌剧的)老手)——great(伟大的、了不起的)相当于old(老的)或experienced(经验丰富的),“老/经验丰富”自然意味着双手有“老茧”。
10)‘I wonder why radium is fluorescent,’said Mary curiously.
这是“浮现组合为妙点TS、典故TS、反映意义TS”。妙点在名词加副词(状语)“Mary curiously”(玛丽好奇地(问))这个“浮现结构”基底之内。基底截除-ously剩下“Marycuri”,于是谐音于科学家Marie Curie(玛丽·居里),而这又与靶域的话靶即“radium is fluorescent”(镭会发光)具有高度的语义关联。(见笔者,2012b)
11)‘Forward march! Eins Zwei Drei Funf Eins Zwei Drei Funf,’Tom barked fearlessly.
此为“态度词=基底=妙点TS、谐音双关TS、混合符号TS、反映意义TS、析字TS”。单说“混合符号TS”,是指借用外来词、非语言符号、辅助语言符号(如数字、图画、怪字符)成分来创造汤姆诙谐的TS。该例是英语里夹杂着德语。“Eins Zwei Drei Funf”是德语的“一、二、三、五”,明显遗漏了vier(四),而它谐音于fear(恐怕),浮现结构vierless(德语加英语)衍生或等同于fearlessly(大无畏地,即“没有fear”)(同上,其他方面从略)。
12)‘Rochester loves stamps,and Hou,stones and Rock and Roll,’Tom stamped on a Houston Rockets road.
这是笔者(2012b)自拟的例子,为“多话靶多妙点TS、谐音双关TS、多义TS”。“多话靶多妙点TS”指TS里有两个(以上)话靶或/和两个(以上)妙点。该例有三个话靶-妙点组合。罗彻斯特喜欢集邮,姓侯的则喜欢收集宝石还喜欢摇滚。第一组合:话靶stamps(邮票)和妙点stamped(贴邮票、顿足、冲压)。“贴邮票”义与话靶关联。第二组合:话靶“Hou,stones”(侯(喜欢收集)宝石)和妙点Houston((美国)休斯顿(州))。第三组合:话靶“Rock and Roll”(摇滚)和妙点“Rockets road”——一是“(休斯顿)火箭队的(道)路”,二是“摇晃它的道路”(因为ets语音和形式都相似于its(它的))。
13)‘Don't let me down in Egypt!’pleaded Tom,deep in denial.
这是“介词短语为妙点TS、语用充实TS、谐音双关TS、析字TS、反映意义TS”。什么是语用充实TS?一般的TS的两个域的各个组件都是必需的,但是假如缺乏或隐藏一两个部件,需要较大心力才能推理出来,即“语用充实”(pragmatic enrichment),那么它就是“语用充实TS”。简单地说,“in denial”经过析字,谐音于“in the Nile”(在尼罗河),这与话靶“in Egypt”(在埃及)是上下义关系。因为需要语用充实才能正确推导,因此称之为“语用充实TS”。请再看数例:
14)‘That horse looks like a good bet at 17 to 1,’said Tom oddly.
这是“态度词=基底≠妙点TS、语用充实TS、反映意义TS”。语用充实的过程如下:oddly本是“奇怪、好奇”,但是由于其词根odd有“单数、奇数”的意思,正好与话靶“17 to1”(17比1)一致。其他分析从略。
15)‘Soft drink?’Tom coaxed.
这是“动词为妙点TS、语用充实TS、谐音双关TS、反映意义TS”。coaxed(哄骗、劝诱)和“soft drink”(软饮料)有何关联?语用充实的过程如下:coaxed的读音是“coax+ed”的产物;该读音/单词的词根与coke的复数cokes谐音/同音;coke是Coca-cola的简称,意思是“可口可乐”;它是“soft drink”中的一种。(见笔者,2012b).
16)‘Crosby is my favorite singer.Who is yours?’asked Tom probingly.
此乃“态度词=基底≠妙点TS、语用充实TS、析字TS”。probingly和“Who is yours?”有何关联?语用充实的过程如下:probingly是probing的基底,probing又是probe(调查、探测)的基底。它跟靶域中的疑问产生关联。
17)‘My garden needs another layer of mulch,’Tom repeated.
这是“动词为妙点TS、语用充实TS、析字TS”。我们如何进行语用充实呢?关键是repeated(重复)和“another layer of mulch”(又一层覆盖物)是如何搭上关系的?语用充实的过程如下:经过析字,repeated可以变为re-(重新)+peated(暂时无义),删除后者的-ed,剩下peat(泥煤、腐叶土),那么我们可以假设repeated是“重新‘种植’腐叶土”,这就和靶域的“又一层覆盖物”产生同义的关系。
可见,TS的价值在于其特殊的语用(-修辞)标记价值。显然TS存在语用标记(pragmatic markedness)等级之分,假设典型的TS算无标记TS,那么,不那么典型的,如两域倒置的,没有态度词的,一个话靶对二三个妙点或者相反,都是有标记TS。上面的形式构造分类基本上是按从低值到高值排列。语义-语用分类的后五类为强/极强标记TS(见侯国金2012b)。有意思的是,首先,一句TS从形式和语义上都能大致归属于某一个类别的TS;其次,一句TS根据视角不同可归于不同的(语义)类别;再次,一句TS往往是修辞里还有修辞,内藏隐喻、转喻、仿拟、讽刺、双关、对仗、歧义等。因此,一句TS所属类别越多(如例11)和13),属于五六个类型),其语用标记价值就越高;其修辞格越多,其语用标记值也就越高。一般说来,语用标记价值很高的TS难懂也难译。
3 TS翻译路在何方?
翻译任何东西都不易,也许TS之类最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论述TS翻译的文章,论述TS的几篇论文也不见其提供例句的译文;(2)一句TS可能有几种形式特征和几种语义特征,于是它可能归属几种不同类别的TS,而这种情况的TS其语用标记值就很高,翻译中难以保值;(3)TS里面可能有其他修辞格,如隐喻、转喻、双关、讽刺等,而此类东西本来也是翻译的硬骨头,这就意味着“硬骨头”里还有“硬骨头”;(4)TS语句不仅在语义上关联于上下文和交际者的语用目的,还透露了言者的幽默个性,而翻译者吃透原文语义的关联解读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还得为等效地译出TS的汤姆诙谐以及其他修辞格绞尽脑汁。而在译文中这个“鱼”——TS语句的“语(义)值”(semantic value),和“熊掌”——TS语句的“语(用)效”(pragmatic effect)即汤姆诙谐或语用修辞标记值,二者通常是难以兼得的;(5)假如要舍弃其一,就得审慎定夺何为第一要素而何为第二要素,并能在不得已时采用“语用变通”(pragmatic adjustment),酌情牺牲这个第二要素。
第(2,4)条原因涉及“保值、等效”,而这又是译界争论不决的概念、术语和译论问题。英语的对应词equivalence是“棘手的概念”(troubled notion)(Hermans 1995:217)。由于翻译的材料和服务对象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有时可以把equivalence理解为“对等/等值”(equalness)、“对应”(correspondence)、“匹配”(matching)、“类比”(analogy),而有时由于两个文本迥异可理解为“有别”,如Jakobson(1959/1966:233)所说,“等值即差异”(equivalence is difference)。我国译界也是众说纷纭。依我们看,问题出在对这个词的(过于)刻意解读或抠字眼式的说文解字,翻译成“等效”远胜“对等、等值”类(见笔者,2008:58-62)。其实,来自法语的equivalence最初是Vinay & Darbelnet(1958/1995)用来讨论翻译的术语,他们说,equivalence意味着“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绝非字词句各方面的水平对应,是“用完全不同的语词创造出跟原文一样的情景”(同上:31,342)。Nida(1964,1995)的“功能/动态等效”(functional/dynamic equivalence)反复声明是效果(effect)等方面的接近或近似(approximation),而非语词层面的绝对相等,因为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区分两种equivalence,一种是“语值”的equivalence,是“语义等值”(semantic equivalence)。至于“语篇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语言等值”(linguistic equivalence),“组合等值”(syntagmatic equivalence),“外延等值”(denotative equivalence),“文本规范等值”(text-normative equivalence)等术语都可归属于此。另一种是“语效”的equivalence,即“语用等效”(pragmatic equivalence),涵盖“(语用-)修辞等效”((pragma-)rhetorical equivalence)和“语境(效果)等值”(contextual(effect)equivalence),以及Koller(1989)的“形式-美学等效”(forma1-aesthetic equivalence)。本文所说的equivalence是以“语义等值”为基础(目标)的“语用等效”,且突显TS的语用修辞标记值。请看:
18)‘I swallowed some of the glass from that broken window,’Tom said painfully.
这是“态度词=基底≠妙点TS、谐音双关TS、语用充实TS、反映意义TS、析字TS”。态度词painfully(痛苦)这个基底提供妙点pain(痛苦)——谐音于pane(窗格)。另外,painful(痛苦的)谐音于“pane full”(窗格很满)。这就和靶域的“(swallowed、)glass、window”产生了关联。关联地解读,全句大概可以这样处理:
译1:“我吞下了那扇破窗户的一些玻璃,”汤姆痛苦地说。
幸运的是,该译文的前后竟然有关联——吞下玻璃和痛苦(常规关系)的本质联系,其他方面翻译起来也不困难。不幸的是原文的TS在译文中已经不是TS了。设想言者是无意创造的TS也就罢了,而设想这是言者在很高的语用意识的驱动下创造的TS,那么,译1就是失败的翻译,至少可以说是不太理想的翻译。后一假设更有可能,因为TS句的创作者是带有特别的语用修辞目的来交际的,而翻译无疑就是跨文化语言的语用修辞交际。就算第一假设成立,那么如译1所示,“原文语义的关联解读”的语值(鱼)就是第一要素(相当于Newmark(1988:22)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得到了保真的呈现。而如果后一假设成立,其“语用标记值”(熊掌)就是第一要素,就必须竭力再现(相当于Newmark(同上)的“通达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哪怕牺牲这条“鱼”,哪怕所得“熊掌”有点变味。“变味”意味着/衍推某种“语用变通”,后者也意味着/衍推前者。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语用变通”是再现这个“熊掌”的充分必要条件。“语用变通”指的是运用某种手段、方法或语用策略,以另一种或另类TS来译原文的TS,以便得到一个类似的TS及其语用标记值。而所用“语用变通”的总前提是“关联”,尤其是该语句在更大语境下的关联。不关联的译文,不论得到的是语值的“鱼”还是语用标记值的“熊掌”,也不论“鱼”和“熊掌”多么“值”得,都不是合格的译文。
笔者(2012b)讨论了中国人创造英语TS尤其是汉语TS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方法。从语用修辞视角察之,驱动TS生成的内部动力是引述机制和隐喻机制,从语用修辞视角察之,驱动TS生成的外部动力则是幽默原则和关联原则。只要我们作为学习者、读者、言者或译者能够熟悉这两个机制和这两个原则,就能够用英语和汉语创造自己的TS及其汤姆诙谐。例12)就是我们自创的英语TS。下例则是我们自创的汉语TS(注意粗体和斜体)。
19)霸王为何自刎?他自问道。
20a)老李问老张:“老田知道这个事吗?”
b)“田不知此,”老张知此知彼地回答(道)。
例19)是“谐音双关TS、典故TS”:射域的VP的基底“自问”(=妙点)语音上类似于靶域话靶“自刎”,于是产生汤姆诙谐。另外,由于启用历史典故并缩略了引号,语用标记值较高。例20b)乃“反义TS、析字TS”:射域妙点“知此知彼”跟靶域话靶“不知此”是语义相反。另外,本例的另一个幽默是成语仿拟:“田不知此”仿拟“恬不知耻”。若如此,“知此知彼”姑且算一个成语,拆分后的“知此”完全不同,语用标记值较高。
任何一类TS原则上都能用英语和汉语仿造,而假如我们站在可译论的立场上,那么,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语用变通技巧,关联地解读并关联地翻译原文的语值和语效,那么岂不是基本上能够兼得语义的“鱼”和语用的“熊掌”?还说例18),请比较下列译法:
译2:“我吞下了那扇破窗户的一些玻璃,”汤姆带着创伤对波利说。(态度词=基底≠妙点TS、介词短语为妙点T、谐音双关TS、多话靶多妙点TS:“玻璃”和女子人名“波利”谐音使得射域和靶域增加了一层关联。以关联为条件:假如在该话语的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他的话语真是对一个女子,且(能)叫“波利”;另外“创”与“窗”谐音,“伤”而导致pain)
译3:“我吞下了那扇破窗户的一些碎玻璃,”汤姆痛苦而琐碎地说。((同原文一样是)态度词=基底≠妙点TS、多义TS:“碎玻璃”和“琐碎”的“碎”是一词多义。以关联为条件:假如在该话语的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他的话语是“琐碎”的,或者增添“琐碎”不影响更大的上下文语境;另外,比原文多了一个幽默,因为还是多话靶多妙点TS:两个妙点配两个话靶(破窗户、碎玻璃))
译4:“我吞下了那扇破窗户的一些玻璃,”汤姆吞吞吐吐(痛苦)地说。((同原文一样是)态度词=基底≠妙点TS、多义TS:“吞吞吐吐”的“吞”和“吞下”的“吞”是多义字。另外,名字“汤姆”加上“吞吞吐吐”外加“地”有五六个/t,d/音,创造了头韵法效果。可加程度副词“格外”,增加与靶域的“窗格子”的关联)
译1没有任何汤姆诙谐显然不好。译2-4采取了不同的“语用变通”,都是兼得语义之“鱼”和语用之“熊掌”,只是具体的TS或汤姆诙谐各不相同。若不考虑关联,译2和译3的语用标记值大抵相当,译4因为其附加的头韵效果其语用标记值最高。当然,译2-4作为合格或优秀翻译其前提是关联:假设译2是关联的,译3和译4都不关联,那么当然只有译2才是合格或优秀的译法。同样,假设只有译3或译4为关联,那么其他译文就不合格了。
4 TS翻译的语用变通和例证
狭义的修辞追求的是修辞效果,与追求交际/语用效果的语用学是息息相通的,因此为新兴学科“语用修辞学”(pragnarhetoric)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这样一来,修辞的研究得到语用的参与和补助,“展示了动态研究修辞的新格局”(王德春陈晨2002:532)。另外,语言翻译具有很高的语用性,或者说,它是语用行为,受制于语用原则。曾文雄(2007)以及笔者(2008)铺设了一条“语用翻译学”(pragmatranslatology)之路,阐述了各个语用原则和理论如何服务于翻译实践,各种具体的翻译如何从语用学得到助力。若再联姻语用修辞学和语用翻译学,将是跨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其社会性、应用性、动态性和跨学科性将得到空前的发展——这正顺应了当今语用学发展的态势(见冉永平2011)。而与此同时,语用学既可以是吸纳百科之长的语用语言学,也可以是越来越广袤宽阔的“语用综观”(pragmatic perspective,见Verschueren 2000:7),即关照所有(语言)学科的元学科。
笔者(2007,2011,2012a,b)进行了“语用修辞翻译学”的新尝试。我们认为,在翻译任何类型的语句或修辞(更不用说TS)的时候,若拘泥于原文每个词语的刻意或随意用法(loose use),就会捉襟见肘,草木皆兵。基于上文的形式和语义的分类,TS的英语和汉语仿生和创造之可能性,只要我们(语用)关联地解读T语句的语义和汤姆诙谐(并了解其内部驱动机制和外部驱动原则),酌情地进行一番“语用变通”,适量地做出一些语值的损伤、减损、牺牲,原则上能够找到一种翻译方法,有时还不止一种方法。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是存在困难——核心困难是如何兼得语义之“鱼”和语用之“熊掌”而又不失关联的译法。所幸我们偶尔能碰到好译的TS,如:
21)‘So I see,’said the blind man as he picked up his hammer and saw.
22)‘I know who turned off the lights,’Tom hinted darkly.
例21)的“I see…blind man”可以译成“我看清楚了……瞎子”。汉语以及很多语言的“看”(如“我们看看,你看,let′s see,you see”)都是隐喻化的“看”。英国的瞎子能“看”,中国的瞎子也能“看”。同理,例22)的“…turned off the lights,…darkly”可以译成“关灯……暗暗地(含糊不清地)”。开头的例1)可勉强译为“都回来了……往风中吐口水”:利用无主句的模糊性造成汤姆诙谐,既可指“往事(在记忆中)回来了”,也可指“吐出去的口水飞回来溅自己一身”。不过,多数TS则富于挑战性,需要译者付出额外的心力以寻找额外的方法,可参照下列“TS等效翻译的语用变通要点”:
(1)以TS译TS,以保持原文的语效即汤姆诙谐和语用标记值;
(2)尽量不牺牲原文的整体语值及其他修辞格的语效;
(3)可酌情牺牲句子的局部语值——以关联为条件,以求语效;
(4)尽量以同一形式或语义类型的TS来翻译原文的TS以求语值的保真;
(5)若难以做到(4),可尝试以相关和类似形式来翻译,重点突出其语效;
(6)必要时可采用标记性更强的TS来翻译(以语值为代价,以语效为目标);
(7)必要时可采用双关、歧义或歇后语来翻译,以求大致另类而相当的语效。
不难发现,“要点”是以对语值的“信”为基础目标,以语效为根本目标,轻“信”重“效”。这与Nord(1997/2002)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及其“功能途径”(functional approach)是吻合的。下面以一些旧例做些说明。例18)除了刚才的译1-4(符合“要点”(1-6)),还可根据“要点”(1-5)译之为“……吞了玻璃渣……波利喳喳地叫着”——注意这里同样杜撰了人名“波利”,还以“喳喳地叫”代替“痛苦地说”来保持关联。像这种脑筋急转弯式的翻译方法是无穷多的,只是译者应该努力找到一个最适切的。例1)是“浮现组合为妙点TS、多义TS、转喻-隐喻TS”。对“It all comes back…spat into the wind”的翻译可能顾此失彼。但是假如根据“要点”(1-5),则可译成“都想起来了……啐地……”或“往事如昨……昨天……”。汉语的“啐地”与“想起来了”的同音词语“响起来了”便有关联。这里若杜撰一个“昨天”,也能(更好地)挽救原文的TS,虽然语用标记值低于原文。不过,前提是关联:假如这里不是“昨天”,也即跟“昨天”根本无关,那么该杜撰就弄巧成拙了。因此,难译的TS 一定要联系该句的语篇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进行斟酌。例2)的“…wedding ring,…with abandon”作为“介词短语为妙点TS、析字TS”的确不好翻译。但是根据“要点”(1-5),可以尝试“……戴上钻戒(杜撰‘钻石’)……祖安杰(杜撰谐音的人名)沾沾自喜(代替‘放纵地、恣意地’——与‘钻’谐音或/和头韵)……”——以关联为条件。这两例中的“波利”也罢,“祖安杰”也罢,假如语篇里根本没有此人,或者根本不可能翻译成此人,这个杜撰就是画蛇添足。再有,“wedding ring”在相关语境里未必是钻戒,若不是,且文本人物都知道不是钻戒,这样的翻译就会因为不关联而失去任何意义。换言之,我们不能为了语句局部的TS而牺牲它与文本和语境的关联性。请看我们为上文多数例句提供的两三种译法(恕不重复原文),译1是无标记的译法,语义上保值了,语用上无值可言。译2(和译3)是酌情牺牲语值而竭力再现TS的语用标记值的译法。
3)译1:“不要加太多水,”汤姆专心地说。
译2:“不要加太多水,”汤姆实在地说。(态度词=基底≠妙点TS、反义TS:靶域的“太多水”的反映意义是“(感情、货物等)有水分、不实在”,和射域的妙点“实在”构成反义关系)
4)译1:“这是实在参数,不是形式参数,”此乃汤姆的观点。
译2:“这是实在参数,不是形式参数,”汤姆这个高参的话应该算数吧。(浮现组合为妙点TS、多义TS:靶域的“参”和射域的“参”是同一个字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末尾“应该算数吧”,与靶域也有一层关联)
5)译1:“我可以在纸上画画,”汤姆心想。
译2:“我可以在纸上画画,”汤姆心里谋划着。(动词为妙点TS、谐音双关TS:靶域的“画”和射域的“划”是同音字,“画画、谋划”勉强构成一个拈连。末尾还可译为“胸有成竹”类状语,与靶域的“画”也有关联)
译3:“我可以在纸上画画,”汤姆构思着蓝图。(同义TS:靶域的“画”和射域的“蓝图”是同义字词,当然二者通常分别用于具体和抽象用法)
7)译1:“我不会只得第五名的,”汤姆不断地说。
译2:“我不会只得第五名的,”汤姆一五一十地说。(态度词=基底≠妙点TS、同义TS、整体-部分TS、析字TS:靶域的“五”和射域的“一五”似乎同义,又是“一十”的一部分。当然成语“一五一十”(表示叙事时井然有序,清楚明白,没有遗漏)经“析字”(化形)才得上述分析。末尾还可译为“有恃无恐”,这里的“恃”(谐音于“肆”)和“无”与靶域的“五”有更强的关联)
8)译1:“我要跟猎场看守好上了,”夫人饶舌道。
译2:“我要跟猎场看守好上了,”恰恰太太来了这么一句。(言者为非Tom TS、典故TS、谐音双关TS:射域的“恰恰太太来”与“查泰莱(夫人)”谐音,产生典故联想——与靶域的“好上”产生关联)
9)译1:“我是老戏迷了,”汤姆冷酷地说。
译2:“我是老戏迷了,”汤姆老气横秋地说。(态度词=基底≠妙点TS、同义TS:靶域的“老”和射域的“老气横秋”是同义字词。该成语(表示倚老卖老,自以为是,或者没有朝气,暮气沉沉)和前面的“老”(表示经验丰富)不是一回事。状语部分改为“老生常谈、老这样”也有类似效果)
10)译1:“不知道为什么镭会发光,”玛丽好奇地说。
译2:“不知道为什么镭会发光,”玛丽据理力争地问。(类型同原文:利用“玛丽据理”和“玛丽·居里”谐音创造了一个典故T。若改“据理力争”为“居然、据说还”其语用标记值稍低。其实,“玛丽、镭”已经有典故的关系了)
11)译1:“向前走!Eins Zwei Drei Fünf Eins Zwei Drei Fünf,”汤姆勇敢地叫嚷起来。
译2:“向前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汤姆准确无误地喊着。(态度词=基底≠妙点TS、谐音双关TS、反映意义TS、同义TS、混合符号TS:靶域的“准确无误”因谐音产生“没有五”的反映意义,与射域的“一二三四(没有五)”是同义关系。状语若译成“威武”,与“畏五”谐音,其效相当)
12)译1:“在埃及可不要让我失望!”不愿接受事实的汤姆恳求道。
译2:“到了埃及可不要让我失望哟!”汤姆恳切地对阿尔奇说道。(介词短语为妙点TS、谐音双关TS、语用充实TS:靶域的“埃及”和射域的男子名“阿尔奇(Archie)”是谐音关系。改成“爱姬”,“克罗尔(Kroll)先生”、“盖洛普(Gallup)先生”等也行——后面二者与埃及的“开罗”谐音)
13)译1:“那匹马八成要赢!”汤姆怪声怪气地说。
译2:“那匹马十有八九会赢!”汤姆用不三不四的腔调说。(介词短语为妙点TS、反映意义TS、反义TS、语用充实TS:两域的数字相抵或相克)
5 结论
由于汤姆诙谐句的独特性,已有且仅有少许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语用学等途径的讨论(见§1),显然TS研究不够广泛也不够深入,远远不及隐喻、转喻、双关、仿拟等修辞格的研究,人们更T有问津其翻译问题,几乎视之为不可译的怪物。本文从新兴学科“语用修辞学”和“语用翻译学”视角对TS的翻译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先介绍了TS的起源,其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并分别给予相应的分类。在介绍了用英语和汉语仿生和创造TS的基础上,笔者指出,只要了解TS的上述特征以及支配它的两个内部机制(引述机制和隐喻机制)和两个外部语用原则(幽默原则和关联原则),掌握一定的“语用变通”方法,往往能够再现原文的语值和语效(语用标记值:汤姆诙谐的美学修辞效果)。只要满足了上述条件,难以兼得的“鱼”(语值)和“熊掌”(语效)原则上是可以“双赢”的。我们提出了“T等效翻译的语用变通要点”,并通过大量译例来说明其可行性和TS的可译性。TS翻译的语用变通或多或少也适用于其他语言现象、修辞现象和语用现象的翻译。
上面并没有翻译全部TS例句,如例6),以及例15)以后的例句,第一是考虑篇幅,第二是考虑必要性,第三是考虑难易度——原则上都能译,实践上难以等效或完美。再者,上文各个译例的“语用变通”仅仅是在射域(的副词)上做了少许“文章”,其实在射域能做的文章还有很多,靶域亦然。如上文所说,语用变通的总前提是关联,可是在没有上下文的条件下如何确保这个关联呢?我们的译法和相关讨论显得有点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