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及其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电子政务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务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行政工作的特征、发展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是行政管理工作客观活动的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它包括用来表述行政管理工作内涵的信息、文件、指令、数据资料、预测、建议、消息和情报。各级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不断产生着各种政务信息。政府机关通过对政务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反映和沟通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借以控制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实现国家的管理职能。电子政务是指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他政府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进以及虚拟电子政府的建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网络信息资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分析研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种类、特点、功能及其评价,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1.1 涵义及种类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以及因特网上贮存、传递和交流的各种形式的政务信息资源,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的电子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结构类型可根据不同需要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按信息存在形式分有:光盘数据库信息、电子文档信息和政府网站信息;按信息表现形式分有:语音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图形或图象信息;按信息组织方式分有:文件、数据库、主题目录和超媒体;按信息运行状态分有: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按信息传递和特点分有:上情下达类信息(如政府宣传性信息)、下情上传类信息(如公众反馈性信息)、横向沟通类信息(如双向交流性信息);按信息功能作用分有:宣传类信息、服务类信息、日常办公类信息、调查统计类信息、事实数据类信息、决策支持类信息;按信息流通方式和传递范围分有: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保密信息;按电子政务组成结构和产生、应用的范围分有: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的电子政务信息、政府部门间的传递交流和共享的电子政务信息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产生的电子政务信息等。显然,由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复杂性,科学地划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种类对于人们有效管理、开发利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1.2 特点及功能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既属于电子信息资源也属于政务信息资源,但并非是两者的简单加和,就像电子政务并非电子加政务一样,而是有其自身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性,具体表现为:
容量大。电子政务虽然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产物,但决不仅仅像政府上网那么简单,它包括政府的信息服务、政府的电子贸易、电子化政府、政府部门重构和群众参政议政等广泛的行政事务。电子政务信息收集的渠道和内容应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否则,会影响政府及时行使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有统计表明:目前,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产生于政府事务中,这其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数量也应是巨大的。
范围广。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既包括机关内部,也包括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其产生和处理的信息范围十分广泛,既有机关内部信息、又有可在一定范围交流的信息及能够公开发布的信息。
时效强。电子政务信息的时效,是指信息从发出、传递、接收到进入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电子政务信息的强时效性是由政府的行政管理直接目标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时也是实施电子政务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所保障的。
品质优。与其它电子信息资源相比,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具有权威、真实、准确、有序等优异品质。一方面,电子政务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机构,而政府部门是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者,其有关信息无疑具有原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信息中的许多信息如统计信息的来源渠道具有正规性和法定性,从而保证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政治性。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这种活动本身就带有较强的政治倾向。同时,从另一角度来讲,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贯彻、执行政策,这种明显的政策性也是政治性的一种体现。作为为政府行政管理服务的电子政务信息理所当然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方向性和政策性。
层次性。电子政务信息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其服务对象的层次性派生的。政府的领导体制是有层次的,处于不同层次的领导,他们所承担的职责不同、管理的范围不同、决策的目标不同,进而决定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和层次也就不同。
连续性。电子政务信息是政府实施电子化行政管理过程及其变化特征的反映,并且总是在不断生成,替代原有过时、老化了的信息。电子政务信息的连续性与各级领导决策和决策实施这一连续的过程是相适应的,不断提供、更新、反馈电子政务信息,是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需要。
可控性。电子政务活动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严格的操作程序,是一种刚性的管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传递过程中通过制定专门的有关政策,如信息传递主、客体的控制以及有关技术的控制等,可以克服低层次上的信息控制的随意性和局限性,而更加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
机密性。电子政务信息多是涉及国家大政方针、重大政务活动、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社会动态的机密性材料。既有政治方面的,又有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既有一般情况,又有带苗头性、突发性的事件;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因此,机密性一般都比较强,不宜随便扩散。为此,必须通过法规、政策和技术等手段,保证电子政务信息的机密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除具有其它信息资源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实现政府管理变革。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效率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政务的公开透明以及政府开支的节约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有这些政府管理变革的实现,都是建立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上的。
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经济生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功能的强化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改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高效率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帮助中下企业成长;通过加强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将给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通过实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带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对信息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促进组织变革和社会民主政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不仅对政府管理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还将对社会组织的变更和公民参与民主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网,改善政府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为公民参与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推行网络平民化,减少贫困,弥合数字鸿沟。
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评价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对社会发展和满足公众多方面信息需求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然而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量将急剧增加,质量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评价也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1 评价指标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评价包括内容评价、技术评价和效用评价。然而,其评价指标的选择既取决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功能要求又要体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本质特点。
内容是评价与选择的核心,是反映信息资源本质属性的参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内容评价指标包括:
完备性。信息资源完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资源的总量规模,二是指信息资源种类的齐全。这一指标是其它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
权威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较之其它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其权威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并非所有电子政务信息的权威性都是相同的,其区分指标表现为电子政务信息发布的政府级别与类别以及发布的审批级别。
可靠性。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自由的虚拟世界,可靠性是衡量电子政务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指标。首先,电子政务信息的可靠源自于其内容的真实,可用可信度来标记。电子政务信息的可信度则取决于信息网站的创建者、信息作者及身份、信息来源的出处、网站创始人或管理人的联系地址等要素:其次,电子政务信息的准确性则取决于事实、数据来源者的权威性、来源渠道的合法性以及事实、数据本身的一致性。
原始性。电子政务信息大多是原生信息,属于第一手材料。原始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的第一时间性和信息内容的唯一性。
规范性。信息内容的规范性是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化除应包括符合电子文件制作标准要求外,还应包括信息公开、组织、传播、复制等符合相关的规定程序。
时效性。电子政务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从发出、传递、接收到进入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是衡量信息价值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信息的更换频率或信息发布的日期或信息的有效期判定。
技术是网络信息资源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网络信息使用先进性和效率的体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技术评价指标包括:
安全性。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正常运转的首要因素。安全性包括网络设备设施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对用户权益的保护等等。
查检性。电子政务信息网站应该内部链接丰富,具备内部查检功能,查询引擎的检索效率高,检索方式多样,检索结果可以按相关度排序。
稳定性。电子政务信息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做到网页稳定、性能可靠,被用户长期信赖。
快捷性。快捷是体现信息服务效率的重要指标,对电子政务信息网站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快捷性主要体现在:容易登录、连通迅速、等待时间短、响应速度快、下载速度快等。
美观性。电子政务信息网页的美观性应体现出其特有的严谨、简明、可亲性。既要有指导实用性,又应有美的欣赏性。
友好性。电子政务信息网站既要面向政府组织,也要面向社会公众,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可以让用户轻松上网,同时应该能够让没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人很容易地上网查询信息。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评价归根到底要看用户使用后所产生的效用大小。因此,效用评价是最终目的。效用评价指标包括:
用户访问量。这一指标反映网站信息被用户重视的程度和网站的地位,同时,用户访问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可以很好地反映网站的运行状况。
用户参与程度。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交互手段,用户参与程度的高低反映出信息对用户的影响力、回应力以及信息生产和消费的能力。
决策采用率。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有些信息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典型性、动态性和效果性,对于管理者在决策的不同阶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往往成为领导决策采用的素材。
建议采纳率和问题解决率。电子政务信息中,问题性、思想性、政策性、研究性和建议性信息的占有量很大。公众反映的问题信息解决率、下级向上级建议信息的采用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信息效用的大小。
信息增殖度。该指标主要指以信息为基础材料,为决策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和多渠道的使用状况。包括:信息向新闻转化的状况;信息引申出文件状况;信息被转载、下载的状况等。
2.2 评价方法
有了确定的评价指标,还需要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才能较准确地裁定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质量高低。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测算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从主观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所做的优选和评估。其优点是可以对信息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缺点是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并且由于缺乏量化标准,评价结果往往过于模糊甚至面目全非。在上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中诸如大多内容指标、效用指标和少数技术指标只能运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定量测算方法是指按照数量计算方法,利用自动搜集和统计数据,从客观量化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的优选和评估。其优点是数据信息客观、及时,计算方便快捷,所得评价结果客观而公允。缺点是标准过于简单,并且统计数据的来源受制因素较多,所得结果难免偏颇。象少数内容、效用指标和多数技术指标都可以采取定量测算方法。
为避免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测算方法各自的缺点,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则更多地采用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办法。比如,对象内容指标中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效用指标中的建议信息采纳率和信息的增殖度等都可采用两种方法结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