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两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经贸论文,两项论文,关系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提高我国经济抗御国际灾变的能力,以确保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的广义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者提出建立我国对外开放的支点体系以分散国际经济风险的建议,并就这一支点体系中的中——俄(独联体国家)合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作者提出的第二项建议,是修建促进中国与对外开放支点体系间经济合作的基础设施工程——关于修建滇缅铁路及其配套水电工程,开拓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一揽子建议。
一、关于建立《中——俄(独联体国家)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
建立我国对外开放的支点体系,将大大加强我国抗御各种国际经济灾变(如经济技术封锁、禁运、制裁等)的能力。为此,笔者曾建议尽快建立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见《世界经济》1996年第5期)。当然,这个对外开放支点体系还应包括与东盟、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合作。而《中——俄(独联体国家)经济合作组织》,是这个支点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中俄(独联体国家)合作已具有客观的、长期的、稳定的基础。通过这种合作,使中俄两国彼此成为对方对外关系体系中的重要支点,这对于抵御国际遏制势力、加强国家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建议:
(一)贸易:中俄(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等其他独联体国家,以下不再另列)经济有着强烈的互补性,贸易是实现这种互补性的重要手段。由于双方都有加强合作的良好愿望,因此特别有利于高技术的转让及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然而由于一些困难,双方贸易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为了克服现存困难,大幅度地促进中俄贸易,建议中俄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1)关于改进支付手段,可采取以下方法:第一, 加强各自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中俄贸易的信贷支持。第二,完善本国中央银行向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贴现与汇兑业务,以利于后者的外汇平衡。第三,两国中央银行建立年度结算关系,并作出安排,使贸易差额可用外汇结算,或滚存次年,或以劳务服务、技术转让等其他形式补偿。(2)关于熟悉对方市场:在双方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双方的国家机构有必要对各自的各种贸易实体加以引导,建立必要的中介机构和咨询机构,并为对方在本国的各种商务代表机构提供各种合作与便利。(3)双方应合作建立共同的仲裁机构,处理商务纠纷, 并完善立法,打击各种商业欺诈和违规行为。(4)尽快开展谈判, 以便尽早建立中——俄或中——独联体自由贸易区。
(二)投资:中俄因缺乏资金,相互投资还很少。然而,相互投资是改造双方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投资来弥补资金的不足,这些形式有:设备投资、知识产权投资、商标投资、土地及资源入股等等。例如,中国可以把过剩的彩电生产线以投资的形式转移到需要它的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过剩的高科技产业也可作为投资迁往中国。这样,双方都可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并带动相关产品和劳务的出口。
(三)劳务合作:中国需要数以万计的俄罗斯专家,俄罗斯需要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劳工(包括熟练农业工人)。为此,双方应协商劳务合作的条件和管理办法,防止非法移民和跨国犯罪,使劳务合作在法律的规范下有秩序地进行。在这一领域,中国应采取一些措施,打消俄方对中国非法移民的顾虑。中国可以成立专门的劳务公司,成建制地组织中国劳工参与独联体国家的农业、建筑、铁路、采矿业、林业、轻工及服务业的开发与发展,保证按合同成建制地派出、撤回、轮换。劳务报酬可用产品分成或其他实物偿还。
以上三方面的合作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所涉及的问题,并非一般贸易关系所能解决,要求建立必要的机构和法规,实行制度化的合作。作者建议成立《中——俄(或独联体)经济合作组织》,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俄外贸部长奥列格·达维多夫最近主张同中国建立“强大的贸易联盟”也表达了俄罗斯的类似意愿。因此,双方达到一致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四)高技术转让:我国希望能得到俄罗斯的高技术转让,以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节约研制费用,缩短研制时间。我国可以承诺不向第三国转让所得的技术,可以接受俄罗斯某种形式的善意监督。
中俄合作应力戒泛泛的合作声明,力争尽快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样,才能把可能的经济互补性,变为现实的互补性。深度的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在条约法规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避免因人事的更迭和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波动。因此,建立制度化的《中——俄(独联体)经济合作组织》具有深远的意义。参加这一组织应该完全基于自愿的原则,可以先在中国、俄罗斯和部分愿意参加的独联体国家间开展这一合作,其他独联体国家可以观察一个时期,迟一步参加。
二、修建滇缅铁路及其配套水电工程、开拓第三亚欧铁路大陆桥的一揽子建议
(一)营建滇缅铁路及其配套水电工程
1.建议修建滇缅铁路,打通大西南出海口。交通运输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大西南地区远离海洋,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极为不便,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修建滇缅铁路,可以打通中国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滇缅铁路的线路选择有两个方案:(1)从云南祥云(在昆明——大理铁路线上)向南, 沿公路经南涧到云县,折向西南,沿南定河到勐定街,出国界向西南,接通缅甸腊戍现有铁路,全长约500公里。从腊戍现有铁路可直达仰光港, 直通印度洋。(2)从云南石屏现有铁路向西,基本上沿北回归线经景谷、 沧源出国界直抵腊戍,全长大约也是500公里。到底选择哪条线路, 必须进行航测和卫星测量,进行综合评估。
2.铁路修通后,分期分批在云南、四川修建一系列梯级水电站,向西南地区和东盟供电。
(二)开拓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建议
滇缅铁路建成以后,只须从缅甸向西修一条长约600公里的铁路, 就可形成第三条亚欧大陆桥,其线路走向大致为:从缅甸曼德勒以北约100公里的金宇开始,向西经吉灵庙、铁定进入印度的艾贾尔, 再向西经阿加尔塔拉进入孟加拉国,与首都达卡接通即可。从达卡经原有铁路可通往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各国。中国的许多城市如上海、福州、深圳、九龙、武汉、成都、昆明、贵阳均可成为这一大陆桥的东部诸终点。
(三)修建两条铁路和建设一批电站的意义
这是一项一揽子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全部三大工程完成后的综合经济、战略意义,将促进祖国大西南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1.滇缅铁路的修通,将使大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滇、 贵三省(近2亿人口)的货物运往南亚各国的时间,比取道广州、上海要快5—7天甚至更多,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的形势将大为改观,同时由于加速了商品和资金的周转、节约了运费,可使我国得到巨大的宏观经济收益。
需要说明,亚欧会议以后,马来西亚正在牵头打通从新加坡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到中国南宁的泛亚铁路。这条铁路虽然对密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意义重大,但不能取代滇缅铁路。理由有三:第一,新加坡——南宁铁路不能为我国西南地区提供便捷的印度洋出海口。第二,四川、云南经南宁到新加坡需绕两个大弯,其一是昆明——贵阳——南宁,其二是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大大延长了运距。第三,越南境内的1000多公里窄轨铁路的改建费资耗时。
2.云南一系列水电站的修建,至少有以下好处:第一,可向西南地区提供大量廉价无污染的电力。据报导,大西南六大河流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为1.615亿千瓦,其中怒江可造5座水电站,装机1300万千瓦、澜沧江可造7座水电站,装机1695万千瓦,金沙江、雅砻江、 大渡河可造21座水电站,装机9478万千瓦,上述33个电站总装机相当于近7 个长江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很显然,滇湎铁路的修建,为这些电站的建设提供了交通的保障。第二,可向东盟国家出口大量电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补和共同繁荣。第三,水电站的修建将使湄公河、萨尔温江的水土保持工程大为受益、联合国的湄公河开发项目得以落实,我国也可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的资助。第四,澜沧江和怒江水道条件的改善,可使西藏、云南得到通往湄公河、萨尔温江沿岸各国的内河水道和出海水道。
3.第三亚欧大陆桥开通的意义:第一,1994年我国铁路运输负荷每公里高达3006万换算吨公里,俄罗斯的这一指标也高达2537万,而美国为818万,德国为380万,法国为323万,所以现有的第一、 第二亚欧铁路大陆桥难以承担大量的亚欧运输负荷。开拓第三亚欧大陆桥,可分流现有的两条亚欧大陆桥的货物流量,增加亚欧货运总量。第二,将中国与南亚、东盟、西亚、北非、西欧联接起来,到达南欧的距离,是三条亚欧铁道中最短的一条,将大大密切我国与印、巴、西欧的经济联系。中印两国目前贸易每年仅10亿美元的不正常状况必将得到纠正。第三,大西南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将大为改善。
(四)有关问题的对策
1.资金和筹资方式:滇缅铁路全长约500公里, 每公里造价按3000万元计(京九线每公里造价1600万元),约需投资150 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缅甸到达卡600公里的铁路造价低些,可控制在160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以内。由于是多国受益,可组织国际铁路股份公司,分别吸收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投资并通过国际银行团出售债券。这样,即使费用再高一些,我国也是能够承担的。我国如能承包国外项目还可赚钱。出租我国铁路沿线土地也可收回部分投资。云南江河上的电站修建筹资,也可照此办理。由于其与湄公河开发计划有关,还可申请世界银行贷款。
2.滇缅铁路未来运输量很大,因此应该是双线的、电力牵引。原有线路的提高改进可在营运后逐步进行。滇缅铁路的经济效益,会促使东盟国家作出早日参与修建缅甸——达卡铁路的决策,我国应积极参加投资和建设。
3.以上各项工程均为多国受益,我国政府应尽早与有关国家接触,尽早作出妥善安排,建立必要的机构,签订必要的条约。其中,滇缅铁路力争5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