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_ 王艳锦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_ 王艳锦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老龄化不断加重,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因此,心内科就诊患者数量居高不下,而心内科的护理质量也成为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重点。基于此,笔者将在如下文章中,先对目前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秉承着对患者负责、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态度,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促进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尽到微薄之力。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因素;防范对策

引言

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一般都比较繁杂,且任务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要求比较高,不满于常规护理工作,容易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心内科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患者在住院期间,如不进行积极指导,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会增高。为了降低心内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我院针对心内科护理工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并观察实施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8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盲选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55.3±2.4)岁;病程2~25年,平均(4.6±1.0)年。研究组34例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55.3±2.4)岁;病程2~25年,平均(4.6±1.0)年。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进行后续研究。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照护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有:

1.2.1加强培训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保证护理人员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对此,科室内应当加大培训力度。由经验丰富、资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向年轻、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传授经验,确保每位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都能得到提升。不仅如此,还要开设心理学、法律法规等培训内容。与上级单位、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共同,为科室内护理人员创建对外交流学习机会,以此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1.2.2护理风险知识告知

对患者入院时就告知相关风险因素,如环境方面、地面、病房、医疗治疗护理过程中。并告知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定时对风险管理进行回顾,不断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自己,以便大家都时刻牢记,对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降至最低。

1.2.3风险因素评估和处理

护理工作中,对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产生的原因。对同样事件进行事先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风险处理方面,制定统计处理流程和标准作业,如果发生风险事件,应按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临床主要常见的风险事件有静脉输液时不成功、穿刺部位的感染、回血不畅等。

1.2.4个性化风险管理

对于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做到个案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护理不同等给予不同风险管理。如患者的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从各方面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1.2.5明确岗位职责

科室内的护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执行,所有护理人员、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相互监督,查漏补缺、共同的努力下,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尽可能地减少差错出现。明确护理工作中的个人职责,对交接班制度、查对等制度要严格遵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防止有人在工作中偷闲懈怠、偷懒的情况,采取不定时的抽检制度,以此提高规章制度遵守程度。科室内的护士长,要做好岗位与人员合理分配工作,落实三级管理,在尽量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满意工作安排的前提下,尽量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1.2.6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任何工作中,制度的建立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让工作人员在执行具体工作时有迹可循。对于护理工作而言,科学、完善、合理、创新的管理制度,决定着护理工作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相关领导人员应当充分意识到制度完善的重要性,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标准,结合科室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分层级管理将各个层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利用现代科技统计管理工作的相关数据,将结果计入相关人员的年中考核中,以此规范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操作、纠正不积极、不主动的工作状态,保证护理工作的秩序。

1.3临床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对比分析其数据间的差异,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估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取得的结果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分别为2.94%(1/34)、23.52%(2/34)和23.52%(8/34)、23.52%(9/34)。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5.314;P=0.031,0.021)。

2.2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中非常满意17例(50.00%),基本满意16例(47.05%),不满意1例(2.94%),护理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2例(35.29%),基本满意13例(38.23%),不满意9例(26.47%),护理满意度为73.5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21)。

3讨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也在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心血管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们对于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不仅要满足其治疗护理需要,还要满足其安全、心理等方面需求。护理人员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常规护理模式只能给予患者基础护理,不能从各方面规避临床工作中的各项危险因素,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应实施更全面的护理工作,做好风险管理是护理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心血管内科,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最后从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从患者角度而言,临床的有效率有明显提高;从护理人员角度而言,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继琼,武才胜.风险因素分析在278例心血管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回顾性研究[J].医药前沿,2015,5(32):287-288.

[2]李美英.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61-362.

[3]赵美红,陈洁,王哲.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194-195.

[4]彩霞.浅谈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5):125-125.

[5]曾国栋.简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14-115.

论文作者: 王艳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_ 王艳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