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电网;乡镇供电所;信息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
引言
乡镇供电所的智能化建设,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建设“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实现基层供电所一站式服务和一次做好的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稳定,安全,便捷运行的基本条件。
1系统设计和实现
乡镇供电所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1)系统整合,在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基层典型业务场景以及信息系统常用业务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应集成方式的使用完成对基层用电所常用系统的有效整合,从而使基层单位数据录入质量和效率得以显著提高,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及基层工作效率;(2)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建设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对班组业务的有效规范(包括集成接入标准、日常业务操作流程等),从而使乡镇供电所管理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主要可分为4个层级:(1)表示层,该层的主要功能在于实时获取用户的请求信息,并显示相关处理结果及具体反馈信息,在设计基于JSP动态页面的表示层时通过用户自定义标签库的使用实现。(2)系统控制层,该层主要负责对表示层和业务层间的数据交互进行处理,通过对接收到的用户请求进行逻辑判断,并据此完成相关应用组件的分配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应处理结果的分析与反馈。(3)业务应用层,作为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关键构成,该层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各类逻辑请求操作进行处理,其逻辑请求处理过程采用对应平台组件模型实现(基于Java、EJB、JavaBean应用)。(4)数据访问层,该层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数据源提供接口以便能够供外界访问,本文采用了目前一种较为成熟的ORM框架(对象关系映射,能够提供抽象的数据访问接口且与数据源无关)Hibernate,其所采用的代码方式完全开源但却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2项目建设及实现路径
2.1生产作业计划管控
各基层单位生产计划进行统一编制、协调,实现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优化了停电生产检修计划,一定时间段内相关区域的停电工作安排在到同一日期内施工,综合考虑停电方案,把不同的停电工作结合进行,缩小线路施工涉及的停电范围,有效减少线路、设备停电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停电问题。现场质量、进度管控。发挥系统汇集优势,通过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公用配变监测系统等系统融合应用,借助设备主人的现场抓手,能更全面的参与检修质量、进度、运行操作的评价和管控,管控力得到增强。“五个零时差”管控。制定《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实施细则》大力推进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每周编制“五个零时差”统计分析表,内容涵盖所有干线及分支线停电工作条目,列出与“五个零时差”关联的工作计划及实际时间数据,挖掘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数据架构
该乡镇供电所一体化信息系统以电力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为依据构建数据架构,按照逻辑层主要由7部分构成:客户端,提供具体的操作及使用界面;应用服务层,主要针对操作应用界面完成相关处理功能(包括配置、布局、页面集成等);界面层,读取并展示界面配置结果;接口服务层,提供相关功能及信息的接入,包括具体的班组及营销系统、安全监察、农电管理、权限管理等;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为上层提供相关服务,提供相关数据和应用的统一访问接口(包括数据库、短信网关、文件、邮件、搜索等);公共服务层,该层功能在数据访问层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主要包括对主要公用功能进行封装(包括日志、定时及SOAP等服务、数据访问);安全控制层,主要负责完成系统的安全控制功能,通过使用统一权限接口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实现。
2.3建立城乡供电一体化评估体系
城乡供电一体化发展中要优化企业供电组织结构,明确绩效导向,这样有利于提高多元主体间协同管理效能,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推进政府公共部门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各项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组织机构优化中要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构建多元立体评估主体。主体多元化强调了地方政府部门系统内部公开透明的提供城乡供电一体化社会协同治理的绩效评估计划和报告,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同级部门等评估主体的合作,支持社会公众参与,实际评估权利落实及保障中要建立评估机构,提高代理公信度高、增强评估科学性、客观性。实际在组织结构的优化要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完善并细化评估机制,提高责任追究力度,建立问责制度。
2.4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的设计包括: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结构。再供电支撑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采用C/S,B/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按照局域网使用C/S结构,广域网中使用B/S结构,这样既方便了局部信息之间的方便传递,快捷操作,也实现了各个子域的信息共享,提升了供电部门的稳定性。采用C/S,B/S相结合的系统,相比于单一的系统具有很多优点。第一,确保了敏感数据的安全性,使系统的防御能力得到了增强。第二,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第三,保证了区域内部用户端之间的交互。第四,系统维护简单,布局合理。
2.5保障电力部门的统一管理
电力企业要积极努力,保证电力部门基本要素的统一协调及管理,要相互配合行动,在确定组织各项职务分配及职责部署中落实分工责任,进而达到组织目标。同时,地市供电公司主要组织结构及管理中要深化城乡供电服务配套体系,优化供电服务目标。要继续调整组织机构在公共组织建设及规划中发挥的作用,利用完整性原则、效率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加强对县级供电公司的业务往来,在供电服务机构及地市空间服务机构管理中,进一步深化配套改革及措施,加强对供电公司的全面管理。营业服务电网规划及抢修复中,要将空间服务核心业务及电力作业改革发展作为重点圈。基层供电公司在核心业务管理方面,要实现省公司集中管理,实现更高范围的资源配置,构建三级供电服务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对供电服务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及分配中,要全面向县公司作出改革,核心资源、企业管理及建设过程中要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对供电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做出积极划分。
结语
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种类不断增多,不断积累的相关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在为电力安全生产及管理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在应用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日益凸显,不断增加的信息系统数量使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使用过程中数据重复录入及数据冗余增加了日常工作及管理负担。本文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完成了对乡镇供电所信息一体化系统架构的构建,阐述了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树国.以问题为导向巩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3):14-17.
[2] 李晓宇.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71-172.
论文作者:陶玉春,钱晓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4 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供电所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乡镇论文; 业务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4 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