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异地重建关键技术
王恩宇
(铁岭市法治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 本研究--基于人体动态特征的模式识别技术在刑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是应用法医人类学、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原理,基于人体动态的个人性特征分析,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面目不清的监控图像序列中检测、识别、跟踪个体动态特征,从而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人生理运动特征的人体动态行为模式识别的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识别方法,解决监控录像中的犯罪嫌疑人蒙面和图像不清的个体识别技术难题,直接为刑侦破案及法庭审判提供身份识别的科学证据。
[关键词] 监控视频;人体动态特征曲线;异地重建
为了有效监控和预警防范恐怖分子突然袭击和各种犯罪活动对社会造成伤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国安全部门均把视频监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安全防范的各个领域各种场所,并成为反恐、防爆、防盗、防突发事件等治安防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所研究的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在惩治违法犯罪、案件侦破做出了积极贡献。该技术现主要应用于对犯罪现场记录的犯罪(违法)行为人在现场行走过程的检材进行记录分析,并在现场可复原出犯罪(违法)行为人的行走轨迹,并在地面画出犯罪(违法)行为人的脚印,再在有嫌疑人的情况下,让嫌疑人在犯罪(违法)行为人的脚印上行走,从而采集到样本。最后用检材和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确定该嫌疑人是否为犯罪(违法)行为人。
随着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技术的不断应用,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该技术必须到达犯罪(违法)现场;嫌疑人必须配合在复原的脚印上行走。在诸多案件中有时会遇到嫌疑人到达现场后会谎称自己身体有恙,不配合在复原好的犯罪(违法)行为人脚印上行走,样本采集受到限制,在不能得到样本的情况下将无法与检材进行同一人比对。最终无法锁定嫌疑人,在我国法律中对不配合调查取证的嫌疑人而言仅仅是无法洗脱嫌疑,而不能对其强制执行。因此,在现场环境复杂或出于嫌疑人心理对抗和反侦察较强的情况下,样本采集成立一道难题,困扰着研究人员。
1 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本研究从贴近视频监控现场检验实际出发,对取证困难的嫌疑对象进行研究而得出的可在异地进行现场复原的技术,并得到了该项目验收专家组的一致通过。
物理课程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为了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培养所服务的。在新课标下,在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一定要对他们的状态进行监督,从而及时对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修正与改进。当然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不同教师肯定会有自己的方法或者经验,本文主要是依据笔者近些年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而成的。笔者希望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可以在前期的有效备课中让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机融入课堂,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一节节有趣的课堂中慢慢培养自身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最终爱上物理、爱上学习。
主要研究内容:
1.1 研究确立从犯罪现场视频图像中,识别出主要技术参数的方法
12)注意加强各专业的协调配合。在工程施工中,各专业交叉配合与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建设单位,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保持各专业的相互协调配合。
现场环境:摄像机位置、犯罪嫌疑的空间位置。由于环境的复杂变化,根据工程测量标准和刑事侦查学基础的现场勘察标准,我们提出应用第三方参照物的方法,来快速,准确,客观的取认‘现场再现’的空间标准。
自进入互联网+时代,家电行业不断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线上渠道对传统零售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成为众多厨卫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2018年第三季度,厨卫电器多品类依然表现为线上增长明显高于线下增长,但整体趋于融合发展。
通过对多例不同角度下的犯罪现场数据测量,研究空间变化规律,相关参数获取流程,及测量精度要求范围,确立了获取主要环境参数的准确性。
1.2 研究确立在基于上述参数的异地现场,采集视频中犯罪嫌疑人动态信息的方法
Ⅰ、犯罪(违法)案件发生时的摄像机位置,包括高度、角度等。
Ⅰ、根据原始现场标定示意图及空间参数,设置视场角标定尺和摄像机的位置。
Ⅵ、调整摄像机水平偏转角度、仰俯角度、左右倾斜角度,使原始现场视场角标定尺和重建现场视场角标定尺重合。便可完成监控视频现场异地重建。
通常在说某一个物体的位置时,总是以相对于另一个固定参考物的距离作为参照。通过对犯罪现场环境的深度研究分析实验,研究确立带入参照物法,以保证取得数据的可靠性。通过确立2个或以上参照点取得摄像机高度角度及相关参数。
Ⅲ、将重建现场的视频和原始现场模拟视频的关键帧进行重合对比。
在人体模式识别中影响犯罪嫌疑人的个体特征的因素主要包括:现场环境、摄像机参数、人体行走的轨迹。
Ⅱ、读取原始现场模拟视频,分解并找出关键帧,进行保存。
1.3 基于主要技术参数,研究建立出一套模拟现场重建方法
在具体的犯罪(违法)现场获取的视频监控录像中,犯罪分子行进的方向与摄像机的角度、摄像物距及镜头焦距,感光靶面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的精度。所以恢复与重建犯罪现场视频监控环境是决定检验鉴定成败的技术关键。在案发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恢复原现场是最理想的,恢复现场包括:
监控视频异地现场重建的方法和步骤
Ⅲ、犯罪(违法)分子行走的行动路线、速度等,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杀人等重大案件或其他情况,不适合在案发现场模拟人体动态特征的,需在其他场地场合进行现场重建。现场重建除上述三个要素外,还应根据案发现场设置一些标志性的参照物等,应尽量接近案发现场的当时各种环境。
Ⅱ、犯罪(违法)案发时的摄像机参数如:焦距、CCD靶面大小等。
完成现场异地重建,通过现场的对比帧和回复现场的实时视频进行重合对比,用微控制功能对摄像机的参数进行微调,直至重建现场和原始现场的标定物重合一致,进行鉴定工作。
身高测量:读取案发现场视频中犯罪(违法)行为人的关键图片与重建现场视频进行重合对比,使用身高尺测量犯罪(违法)行为人的身高,偏离值正负不超过1%。可在无嫌疑人状态下测量犯罪(违法)行为人身高的方法。
1.4 研究视频图像中犯罪嫌疑人动态特征异地检验鉴定方法
通过分析犯罪(违法)现场的监控录像获取的犯罪(违法)行为人的动态特征,让目标嫌疑人在模拟现场行走,完成还原现场的录像,分析该录像可得到嫌疑人的动态特征。对犯罪(违法)行为人和目标嫌疑人两组动态特征曲线进行重合比较,判定该嫌疑人和犯罪(违法)行为人是否为同一人。
论文从主要从“城市艺术”的视角入手,首先通过调研研究天津滨海新区的地域特色的城市要素,主要针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定位、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城市文化、城市景观形象等,挖掘滨海新区的特色城市资源和城市文化,对天津滨海新区代表性的城市要素进行收集、整理,为下一步研究代表性要素提供基础。
2 可信性
针对实际办案中现场录像的复杂情况(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基于某个角度或固定距离的动态特征分析远不能适应现代刑侦现场的实际需要,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设置在不同角度的10台摄像机分别拍摄0°-90°,300例中国成年人(18-55岁)人体动态视频,针对视频中的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指标进行异地检测,分析异地重建后视频中人体动态特征的各项指标参数,判断异地个体识别的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判定指标的精准度。
实际完成了对同一人计算300组、非同一人1000组序列图像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判定指标可信性进行分析实验,确认了人体动态特征检验标志点在案发现场异地重建中个人识别检验中具有同一认定的功能,在对不同样本进行比较时表现出很高的个体差异和排他性,完全符合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判定指标。如下分析结论:
同一人不同角度不同场景中的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判定指标差别不大,均值为77.41%,标准差为±4.02,判定为同一人的95%可信区间为(85.29%-69.53%)非同一人不同角度不同场景中的人体动态特征个体识别检验判定指标差别比较明显,均值为41.14%,标准差为±14.69,判定为非同一人的95%可信区间为(69.94%-12.74%);
水利工程类型多,项目繁简不一,每一个水利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划分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施工和评定经验。项目划分原则上是依据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施工部署及施工合同要求进行,划分结果要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及其管理。
分析结论,综合同一人和非同一人的95%可信区间,同一人在70%-85%之间,非同一人在13%-70%之间,为减少误判,提高鉴定准确度,在同一人判定下限和非同一人的判定上限分别增加和减少5%,最终确定判定标准如下表:
诗词的规律是什么?《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离骚》是烂漫主义的先驱。无论《诗经》还是《离骚》,它们都是用来配乐吟唱的,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当地流行的民谣,主张复唱,琅琅上口,特别适合配乐吟唱。《离骚》语句中间插入“兮”,不仅增强了节奏感,更加强了语气,使上下文咏一致,一气贯通。后来的律诗和绝句,虽然形式要求更严格了,但是节奏、押韵、平仄的要求都关乎诵读。词就更不必细说,它本来就是配乐齐唱的。走进古诗词的第一步就是诵读,配乐演唱更是不错的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案发现场异地重建视频中人体动态特征检验标志点在个人识别检验中具有同一认定的功能,在对不同样本进行比较时表现出很高的个体差异和排他性。
3 结语
在应用该方法异地重建现场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有自残倾向、暴力倾向的犯罪嫌疑人或者重大事故现场,例如纵火案、爆炸案,实际现场案后消失殆尽,不能带到户外或者人员密集的犯罪现场进行样本采集的。可在室内或者监所进行现场异地重建对嫌疑人进行身份识别。降低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增加了对案件侦破或者排除嫌疑人的科学方法,让基层办案民警少走弯路,对实战具有积极意义。
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为主体地位,采取说教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育人教育,很少根据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历史知识,学生只能够被动听从教师的授课安排,记忆、背诵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体教学成效不佳。而历史教学采取史料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缺陷,史料教学提倡学生历史体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这样不仅创新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还为历史教学开辟新的教学路径,进而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落实。
[中图分类号] P23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6-0073-02
标签:监控视频论文; 人体动态特征曲线论文; 异地重建论文; 铁岭市法治事务服务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