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 云南祥云 672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7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27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和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14例基本痊愈,8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6例治疗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6例基本痊愈,8例治疗效果显著,7例治疗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8%。实验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损伤程度、Fugl-Meyer积分、巴氏指数上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源性脑梗死
心源性脑梗死在中老年群体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一般心源性脑梗死的发病急,且病情严重,造成患者脑梗死的面积也较大,同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也会造成严重损伤,所以对于此病患者的治疗需及时,以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我院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中老年患者心源性脑梗死,取得的疗效较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57例实验对象均来自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9月之间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群体,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3例。通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心源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CT诊断确诊。按照患者脑梗死部位进行分类,基底节区梗死患者有23例,脑叶梗死患者13例,脑干梗死患者11例,多发性梗死患者10例。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27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57.6±9.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7~77岁之间,平均年龄(58.2±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抗凝、溶栓以及脑细胞活化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给予100万U尿激酶融入100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于半小时内快速完成,然后再给予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持续3天。对照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接受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持续3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
1.3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NIHSS评分标准、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和巴氏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减少90%以上表示痊愈,评分减少45%~90%表示治疗效果显著,评分减少18%~45%表示治疗有效,低于18%或损伤程度加深则治疗无效[1]。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类汇总,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14例患者基本痊愈,8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6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6例患者基本痊愈,8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7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Fugl-Meyer积分、巴氏指数相较于治疗前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不如实验组。治疗后结果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梗死主要指血液中的异常固体、液体、气体等随着血流的流动进入患者的脑动脉,对脑动脉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流阻塞,从而引起患者供血区脑组织的缺血坏死现象,对患者正常的脑功能形成障碍[2]。脑梗死导致的死亡率大约在15%~20%左右,其中心源性脑梗死的死亡率又在脑梗死患者中占15%~30%,并且年龄越大,其死亡率越高,并且复发率相对于其它脑梗死类型来说要高。
心源性脑梗死的形成途径有多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狭窄同时合并有心房颤动症状,导致左心房扩大,血流不规则,血流淤滞则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就会对脑部供血造成栓塞[3]。心肌梗死或心肌病患者心内膜发生病变,由此形成的附壁血栓脱落后也容易形成栓子。上述病症均可形成严重的心源性脑梗死症状。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恢复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状况。
经临床实践证明,尿激酶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管内的栓子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尿激酶属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以将患者内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对患者的纤溶系统起到一定的激活作用,使患者机体能达到良好的自我调节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激活患者血管ADP酶的活性,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对已存在的血栓起到良好的溶解作用,使阻塞的血管恢复血液流通,并有效减少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尿激酶还可以增强心脏冠脉的供血功能,减少心源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通过本次实验证明,采用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显著。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在神经功能损伤、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都明显比对照组恢复得要好,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总体来看,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抗原性小,对患者形成的副作用也较少,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在价格上也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淑霞.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714.
[2]迟海岩,孙宏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28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5):259-260.
[3]吴杨,刘家丰,于洋等.心源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2):1118-1119.
作者简介:杨重胜,(1975年-)白族,云南洱源,主治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工作。
论文作者:杨重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患者论文; 尿激酶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梗死论文; 心源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甘露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