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布式电源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规模日益扩大,正对大电网的运行、管理和营销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对大电网的影响,对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建议。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力营销管理;影响;应对建议
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但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对电能质量、发电是否环保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集中式发电由于发电方式灵活度不足,使其无法兼顾每个用户的需求,同时无法可靠地根据电力负荷峰谷的变化进行调整,导致供电不平衡,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电情况非常不理想,再加上集中式供电系统本身存在耦合性的缺点,使其一旦局部出现故障就会波及整个供电网络,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弥补这些缺点,分布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其具有发电方式灵活、投资少、环境友好、安全性好等优势,常用来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力补充,近年来得到飞速的发展,对电力系统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1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概念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以冷热电三联供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能源综合供给系统,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即通过能源的梯级利用,燃料通过热电联产装置发电后,变为低品味的热能用于采暖、生活供热等用途的供热,这一热量也可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用于夏季的空调,从而形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对不同品质的能量进行阶梯利用。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能用来发电,而温度较低的低品位热能则用来供热或制冷。
这种以天然气为燃料,以热电冷联合生产为核心技术的复合供能系统。它不仅是一般的分布式发电,而是比单纯发电效率更高的能源转换和供应,内涵更加丰富。国家发改委等在去年颁发的文件中把其称为“燃气分布式能源”。
2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实例
目前青岛地区已报装的园区泛能网项目共有三个:中德生态园泛能站项目(1号泛能站1.2MW)、万达游艇产业园泛能站项目(3MW)、青岛数字媒体中心泛能站项目(3MW)。所有项目均由青岛新奥智能能源有限公司集资建设,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8日,是由新奥集团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美元。
3、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分析
目前,分布式能源系统共有两种常见模式:楼宇型和区域型。从青岛的实际情况看,没有楼宇型的系统,自2016年开始,区域型的项目启动较多,有些已经开工建设了,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多。楼宇型的项目指在一栋大楼里建设的项目,实际情况并不限于一栋楼宇,比较贴切地说是对一个法人单位供能的项目,比如:一个宾馆、一家医院、一个交通枢纽、一家工厂等等,往往不止一栋楼,但是只有一个法人。 区域型项目规模一般比较大,往往以集中供能站的形式出现,向多个法人单位供能。比如中德生态园泛能站项目,以及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万达游艇产业园泛能站项目、青岛数字媒体中心泛能站项目等项目。楼宇型和区域型分布式供能的内涵是一致的,分布式供能仅仅供应基础性的热(冷)负荷以及相应的电力。为了在取得最大的节能减排效益的同时保证用户的全部用能需求,分布式供能难以“包打天下”,必须与传统的电网供电和传统供热(冷)系统优化匹配,才能保证对于整栋楼宇或者整个区域的全部供能要求。
4、分布式能源系统对电力营销的影响
传统的电力效率的提高受到余热不能充分利用的限制,远距离输电带来能量输送损失的增加及小概率可靠性事件的增加。分布式供能能够弥补传统电力的缺陷。它在热用户旁边发电供热,把用户有限的热需求化作较高的系统效率,而且基本没有输送损失。聚沙成塔,形成较大的节能市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德国将其作为解决电、热供应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如果能够发展到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就有5000万kW,年节能可以高达2000万吨标准煤。分布式供能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分散的热负荷需求,部分解决了用户的电力需求。随着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对电力的营销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1对网损的影响
可变损耗、不明损耗及固定损耗是电力系统网损的三个表现,其中固定损耗占的比重最大。固定损耗是电能流经电线路、变压器及补偿装置等形成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电力系统网络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电源辐射式网络变成了用户互联及多电源的弱环网络,导致配电网潮流分布的方向和大小都发生了变化,从而使配电网的网损受到影响。
4.2对售电量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介入使整个电网的结构变成了双向的网络型结构,能够自发电设备的用户不仅是电能消费者,而且是电能生产者,这就使得电力系统的容量大大增加,使大型工业企业用户的变压器容量降低,购电的需求下滑;分布式电源自用有余的电能供给配电网,直接降低了网供电量。
4.3对市场的影响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加速,2017年将放开售电公司准入参与市场交易,开展存量配电业务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及以上园区19个,个别园区已有自建增量配电网的意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普及使公司在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优化服务竞争策略,竞争增量市场,抢占新兴市场等方面面临形势严峻。
以中德生态园泛能站项目为例,该园区内项目本项目新建内燃发电机,均可通过电缆分别接入用电客户变电所母线,不需要另建输配电线路,在电力体制改革背影下,对电网企业的售电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获取售电拍照,意味着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购售电的交易,利用区域优势,将供电公司彻底挡在园区墙外。
5、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结合的潜在影响
分布式供能和储能技术结合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排除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蓄能,仅谈城市使用的电池储能。我们的城市电力到现在基本走的是外延发展的路子,负荷往上长,就造电厂、变电站、架设电线、铺设电缆。特别在闹市区,负荷密度大,土地资源紧缺,往往因为高峰供电能力不足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些地方的电力峰谷差又特别大,电力设备的年平均负荷利用率甚至不足20%。如果使用储能装置,把负荷率提升一倍,就能够基本解决供电瓶颈。在配电站或者用户侧,储能电站夜间吸收系统低电价的电量,白天向用户释放,高峰瓶颈消失,用户同时得利更大。
目前的储能设备的产业化还有技术、经济上的障碍较小,政策瓶颈更大,一旦政策放开,甚至财政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极大的影响电网企业的效益。
6、应对措施
6.1制定法律法规
督促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划分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及分布式电源各方主体的权利及义务,纵观全局统筹规划,有机融合分布式电源发展与燃气建设和电网建设规划,保证彼此的协调发展,预防项目建设的随意性,减少电网企业负荷的预测难度,尽可能的避免项目随意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冲击。
6.2严格核准项目
要严格核准项目的装机容量及效能大小等各项条件,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加大对未经过法定程序核准项目的惩处力度,尽可能的减少电力企业的压力。
6.3制定等级标准
详细制定分布式电源机组并网的电压等级标准,做好并网对安全稳定供电带来冲击的防范措施,明确制定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备用价格标准,电力企业回购分布式电源剩余电力的价格标准,充分调动分布式电源业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论文作者:李元付,窦王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分布式论文; 项目论文; 电力论文; 电源论文; 能源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