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小组教学的有效尝试论文_陈向阳

高中体育小组教学的有效尝试论文_陈向阳

新疆新源县第八中学 陈向阳

【摘 要】高中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对他们进行体育教学是很难的一件事,他们更愿意把上体育课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数学和英语,这就导致体育课的开展有很大的困难,不仅是教师们反对开展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上也兴致不高,有的学校甚至在学生高二时就取消了体育课,取而代之的是高考必须考的一些科目,这种做法非常不合适,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大下降,那么教师该如何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呢?小组学习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带动学生之间的活跃度,不会让一些同学过于活跃,而另一些同学死气沉沉,而且教师也更容易观察。本篇文章主要讲述高中体育小组教学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组教学;尝试;方法

由于学生们在高中体育课上的不配合,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来改变他们上体育课的状态,这些方法看似有效,其实没有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不断的探讨,我们决定从小组教学开始尝试,小组教学在体育课堂上的尝试可能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本来学生的参与度就不高,如果再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团体,他们就更不会愿意参加活动,这个问题我们也讨论过,但是最后发现,高中生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交流,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活动是最好的选择,能够让他们的存在感更加清晰,这正是高中生所缺乏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确实发现小组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接下来就具体谈谈我们的小组教学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了解学生,分好小组

进行分组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分组,在分组时,很多教师都会很随意,根据学生们站队的队形,把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活动,这种做法虽然省事,但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效果可能不会太好,教师这样随便分组很容易让性格完全相同的学生到一个组,性格内向和内向的学生、性格好动和好动的学生,这样组与组之间的对比差别就会很明显,有些组很活跃,有些组对于活动无动于衷,这样下去,体育课中愿意进行活动的学生也只是少数,我们分组的目的是为了让活跃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所以在分组之前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们的性格,可以问班主任、问同学,也可以自己观察,之后再进行分组,让活跃的同学和被动的同学成为一个组,这样教师在组织好活动以后,学生就可以都参与进来,一般体育课上比较活跃的同学都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所以在一个小组中,刚开始进行活动时那些不活跃的同学可能不愿意参与,但是他们的其它组员会带动他们一起参与活动,高中生的集体感很强,很少有同学会丢下自己的组员单独参与活动,所以那些活跃的学生必然会带动不活跃的学生们,这样就能保证在体育课上不会出现两极分化,大家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放松自己,减轻学习的压力,同时身体得到锻炼,而且只要身心能够放松,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效率,学生在上完体育课之后更容易接受一些课堂上的知识,很多教师反对在高中开设体育课,认为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但是如果放弃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大大下降,学生在感受到之后就会接受体育课,在体育课堂上能完全投入与放松,体育课的氛围就会完全不一样,体育教学的开展也会更加顺利。

二、让小组之间进行游戏的比拼

为了提高学生们在分好组之后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找出别的办法,仅仅靠组里的组员带动全组的人还远远不够,有些学生可能会排斥,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游戏的比拼,让学生的集体感更强,小组之间的游戏比拼可以让同一个小组的同学更加投入游戏,不会出现懒散的情况,教师可以给获胜的小组一些奖励,让大家看到参与课堂的游戏和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小组之间的同学通过游戏也会更加团结,在下次的体育课堂中会自觉找到自己的组员参与活动,体育课堂就会活跃起来,让高中的学生们能够忘却学业,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中,小组分组之后如果有些组员在体育课上出现一些状况,大家也能够迅速注意到,把学生们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很多学生可能在刚开始时不习惯进行小组的游戏,到后来会被自己的组员感染,以前教师在体育课上都是针对全体同学进行教学,很多学生没办法参与到课堂中,但是分组之后范围就缩小了,教师更容易观察每一个组中组员们的情况,在他们进行游戏时更加直观的看到组员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们的学习就会更有效率,体育课的开展就降低了难度。

总结:高中体育课堂对学生进行小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小组中轻松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在班级中不被重视,在小组中人很少,所以学生们就可以都受到关注,在参与活动时也会更加积极,能让体育课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月恬,高一娜. 合作,激发能量交流,体验成功--基于“任务导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尝试[J]. 文理导航旬刊, 2014(31):32-33.

[2] 李百华,催海莉. 巧设任务,合作学习——高中体育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再尝试[J].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Z4):166-167.

[3] 方晓霞,庞志军.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体育教学中问题合作互动教学的几点尝试[J]. 考试周刊, 2015(57):102-102.

论文作者:陈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高中体育小组教学的有效尝试论文_陈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