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如何做好下岗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工作论文,下岗职工论文,如何做好论文,工会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转机建制步伐的加快,职工下岗已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调整经济结构,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部分职工下岗甚至失业已不可避免。工会如何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大事。我认为,工会要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育职工认识和理解下岗分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职工下岗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日渐突出的一种社会问题。我们首先应教育职工从改革的全局来认识这个问题。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点多、面广的优势,教育职工从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深刻理解改革,坚决支持改革。应该让职工认识到,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只有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环节,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前企业改革是国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对企业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等改革措施,才能使企业形成竞争机制,摆脱困境,增强活力。要使职工认识到,企业的改革和搞活,最终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而当前出现的职工下岗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国有企业就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无法保证。因此,下岗分流是当前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革形势的客观需要,是非常必要的。要使职工站在改革全局高度正确认识和对待下岗,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改革,服从上下岗的需要。
二、帮助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再就业观
下岗职工要想真正承受起下岗的压力,并真正具备走向市场的思想准备,就必须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再就业观来一个根本的转变。以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职工“统招统配”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职工只要参加工作就旱涝保收,一辈子都有稳定的岗位,加之企业办社会的问题相当严重,职工的生、老、病、死几乎全由企业承担。当企业深化改革,进入市场后,过多的富余人员过大的非生产性开支已使企业不堪重负,一些富余职工下岗转岗也就不可避免,这对人们传统的心态产生剧烈的振荡。根据我们机械厂这一年多上下岗的情况看,下岗职工的想法是比较多的。有的认为下岗意味着自己能力差,没有用了,于是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下岗职工想不通,认为让自己下岗是领导与自己过不去;还有的职工则感到下岗后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思想处于消沉状态。对于再就业,下岗职工想法也很多,据我们调查大致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既想工作舒适又要多挣钱,否则宁肯待业也不干;二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工作不干;三是不管具体职业岗位性质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要牌子亮干什么都行;四是不管职业如何,只要能找一个离家近又不累,能自由点的单位就行;五是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干一辈子就行。对于这些问题,工会应及时从思想上给予疏导。对于积极的就业观念、心态要大力宣传鼓励,使之逐渐被大多数下岗职工所接受,成为下岗职工的主导心态和主导观念。对于那些消极的就业观念和心态,要通过各种方式疏导使其向积极心态、观念转化。在思想教育中,不仅要及时向他们讲形势,讲厂情,讲措施,讲政策,教育下岗职工树立竞争意识,岗位成才意识和创造意识,还要摸清他们的年龄、文化、专业、家庭、思想、技术特长等“底细”,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把被动接受下岗切实转变为主动竞争上岗,树立竞争条件下积极的择业观念和心态。
三、不断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增强下岗职工择业和上岗的竞争力
下岗职工自身素质的高低,已成为下岗职工能否重新就业的关键。提高下岗职工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下岗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素质。
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努力增强“三个意识”。一是不断增强下岗职工主人翁意识。市场经济使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连接一起。企业要依靠职工群众,搞好自我教育,明确减员增效的道理,企业领导把企业“家底”,存在的具体困难以及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实事求是地“亮”给职工群众,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自觉地为企业减员增效分忧解难。从而使下岗职工以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下岗再就业工程中去,推动下岗再就业工程顺利发展。二是不断增强职工竞争意识。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没有生产的社会,一个没有竞争的企业终将是一个不景气的企业,而一个不敢参与竞争的人则注定是一个难有出息的人。市场经济必然鼓励竞争,企业发展要靠竞争,职工能否拥有岗位也得靠竞争,竞争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回避的事实。应该看到,现代企业中的“平等”是竞争中的“平等”,是优胜劣汰的“平等”,而不是“大锅饭”状态下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等”。要区分出优劣,自然就得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让每一个生产工作岗位都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然后择优安排上岗。市场经济使职工面临激烈的企业内部择岗竞争和下岗再上岗的择业竞争。这就要求职工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得到磨炼,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三是增强下岗职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救意识。下岗职工必须对自身的情况作全面的分析和估价,尤其要增强自立、自强、自救意识。应该看到,企业对下岗职工并没有一“下”了之,而是处在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下,党和国家很关心下岗职工,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关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下岗再就业作了要求,各企业也都对下岗再就业问题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下岗职工只要行动起来,转变观念,诚实劳动,就一定能够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和人民的认可和回报。同时也应看到,下岗职工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下岗职工由于都有长短不等,原岗位不一的经历,他们中不仅有很多人有这样那样的技能和特长,而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一旦这些特长和能力得到新的适宜和发挥场合,那么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巨大创造力就会发挥出非同凡响的效益。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下岗职工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再就业的选择,一些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往往也来自本身的技能单一落后。在提高下岗职工文化素质方面要积极发挥三个作用。一是下岗职工读书自学的积极作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在这种情况下,下岗职工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不但要学习自己的技术业务,而且还要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其它工种的技术业务,要倡导精一岗、懂两岗、会三岗,不断充实自己,多学一种技能,也就多了一份就业机会。二是要发扬企业行政办培训班的作用。企业要利用现有条件,努力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要采用上理论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请业务精、技术强的尖子、技师授课,尽快提高下岗职工的技术素质,使其有能力尽快竞争上岗。三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教育职能作用。工会应充分利用文化娱乐场所,职工业余学校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教育,根据企业转岗的需要和市场上择业的需要,选择市场应用性、针对性强的课程,使下岗职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企业、社会的需要参加学习培训,练就一门或多项专长,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下岗职工自身择业和上岗的竞争力。
四、关心体贴职工,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下岗分流过程中,下岗职工的心理和生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工会组织要时刻把下岗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实施送温暖工程,并以此促进再就业工程。近几年来,我们公司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深入开展了送温暖活动,既注意研究下岗职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激励和扶持下岗职工自谋生路。又通过建立帮困基金会;兴办消费合作社;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向困难职工颁发“购物优惠证”兴办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和安康保险;建立工会干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的制度;公司、厂实行分级救助办法,定期开展困难职工救助活动以及工会与党政干部一起建立联系点和联系困难户制度,救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的制度等等,这些措施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应该全力帮助做好的工作。当前,工会应注意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方提供信息,发动各方人员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寻求就业机会。二是要努力建好职业介绍所,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牵线搭桥。三是开展跟踪服务,与再就业职工保持密切联系,并经常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劳动条件,待遇报酬,对工作突出的给予表扬,对用人单位存在问题及时协商解决,保障再就业职工的切身利益。通过这些具体实在的措施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扶持下岗职工树立信心,走上自强道路。
标签:企业工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