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验论文,地方论文,数据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6)02—0060—08
一、中国地方保护测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对于中国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性,所有人都持一致肯定意见,但对保护程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学者却持不同看法,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对国内地方保护程度的经验研究需要有反映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往来联系的数据,例如,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贸易、资金和人口的流量数据,而这方面的数据,并不像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数据那样有比较完整的统计,很多数据需要估计或者根本获取不到,导致不同研究的数据来源和估计不同,从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论也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中,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国内的地方保护很严重,但程度如何难以直接度量,因为地方保护并非采取对跨地区贸易征收关税或者发放许可证的形式,而更多采用的是隐性壁垒的形式。
在中国的地方保护研究文献中,李善同等(2004)、樊纲和王小鲁(2000)、“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2004)采用问卷调查法,结论是总体上认为地方保护主义的程度在减轻;Kumar(1994)利用商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来考察, 得出省际贸易强度趋于减弱;许新鹏(2002)则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周期相关度来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市场一体化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程度如何难以刻画;喻闻和黄季琨(1998)、周惠中(2001)、李杰和孙燕群(2004)采用产品价格的差异程度来考察,得出大米市场、烟草工业、啤酒市场等这些行业的市场分割较为普遍;朱恒鹏(2004)也从地区和全国物价指数的差异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市场一体化水平虽然有波动,但总体水平基本没有变化;此外,胡向婷和张璐(2004)、王雷(2003)、白重恩等(2004)和Young(2000)等从产业结构是否趋同来考察,这种间接分析方法很有影响力,但观点分歧也较大。
以上采用的均是间接方法,采用贸易流量分析法最为直接,陈家海(1996)、Naughton(1999)、Poncet(2001)都用该方法测算过,其中Naughton运用25个省的省际流入量、流出量占GDP的比重进行分析,上海社科院的陈家海教授则利用25个省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一个省对其他省份的“贸易依存度”,他们的计算结果相一致,均说明省际贸易的份额很大,但无法反映地方保护主义的变化趋势。Poncet根据1987年、1992年和1997年各省投入产出表,考察了3 年省际间地区性贸易占GDP或贸易总额的比重,研究发现该比重显著降低, 从而说明中国地方保护正逐渐加强。
可见,测量地方保护主义程度的方法很多,结论也各不相同。这些方法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来论证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严重程度,对于省际间的贸易变化采用的是间接分析法,所以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问题是值得商榷的,而且无法对地方保护程度进行量化研究。边界效应模型弥补了这一不足,应用该模型可以直接测算出国际间或地区间地方保护的严重程度,自McCallum(1995)率先对边界效应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来,国外学者对该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Hillberry(1998)、Head和Mayer(2000)、Chen(2004)等,而国内至今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为此,本文尝试从区域间的行业贸易出发,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的八大区域分行业进行边界效应测算,以此来考察中国国内贸易的地方保护情况。
二、边界效应理论模型的构建
下面在Head and Mayer(2000)模型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合分析地区间行业贸易的边界效应模型。假设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常替代弹性型,其函数形式为:
其中,C[,ijh]表示i地区消费者从j地区购得商品h的消费量(h=1,…,n[,j]);n[,j]为j地产品的种类数量(或生产规模);a[,ij]是i地消费者对从j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偏好权重;σ为任意两种产品的替代弹性。这里的消费者效用函数中双边偏好存在异质性,消费者能根据产地衡量产品的价值。对每种商品h,预算约束条件为:
其中,m[,i]为j地进口的所有商品总额(包括本地生产部分);m[,ik]为i地进口贸易伙伴k地的所有商品额;C[,ik]为i地从k地进口的商品量;P[,ik]为i地从k地进口商品的到岸价(该价格由生产价格及货物运输的交易成本所组成);K为贸易伙伴总数。在预算约束(2)下对效用函数求极值,并对所有商品h求和,可得:
公式(3)表明双边贸易流量与消费者偏好a[,ij]、供应规模n[,j]和价格p[,ij]相关,而p[,ij]又与产品价格p[,j]、运输距离d[,ij]及各种壁垒u[,ij]有关。将i地消费j地和本地的产品对比,得:
根据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假定生产存在规模经济,技术共享, 每种产品只由一个厂商生产,产量为q,则j地的生产总值为v[,j]=qn[,j]p[,j],利用这个关系式可从方程(3)、(4)中消去n[,j];假设运输成本tc[,ij]是两地距离d[,ij]的函数,即tc[,ij]=d[δ][,ij],δ为参数;假设各地对外的贸易壁垒是一致的,对内不存在贸易壁垒,即i=j时,u=0,否则u>0;假设B[,ij]为虚拟变量,当i=j时,B[,ij]=0,否则B[,ij]=1,这表示对本地不征关税,对其他地区征收关税。则:
P[,ij]=(1+uB[,ij])d[δ][,ij]P[,j] (5)
公式(5)的经济含义是,当i=j时,表明产品由本地生产,则产品价格主要由区内的运输成本决定;当i≠j时,表明产品是由外地进口,则产品价格由区际间的运输成本和由于区际间的贸易壁垒所支付的关税成本这两部分组成。
设消费者偏好a[,ij]由本地偏好DB[,ij]和随机项ε[,ij]组成,即:
(6)
其中,β表示i地消费者对于外来品的厌恶程度,β>0;η为一常系数,对外来产品,DB[,ij]一般为负;A[,ij]为虚拟变量,当i=j时,A[,ij]=1,否则A[,ij]=0,这表明相邻地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对外来品的厌恶度。公式(6)的经济含义为,本地生产的产品比外地生产的产品更受消费者的偏爱;而在外地生产的产品中,产地与销售地区相邻所生产的产品比不相邻所生产的产品更受消费者偏爱。将以上定义的诸因子代入表达式(3),并转换成对数形式,得:
lnm[,ij]=Inm[,i]+Inv[,j]-δ(σ-1)Ind[,ij]-σInp[,j]+(σ-1 )ηA[,ij]-(σ-1)[β+ln(1+u)]B[,ij]+ε[,ij]-I[,i](7)
I[,i]为i地进口者的“包容值”,它反映了i地所有潜在供应者的特征,如经济规模、价格、距离和边界效应等。为了避免求解I[,i],我们以区内贸易为参照,用相对量来代替绝对量,即方程(7)两边减去lnm[,ii],并令e[,ij]=(σ-1)(ε[,ij]-ε[,ii]),得:
方程(9)表示一地进口量在区内产品和区外产品之间的分配模式。 方程中的常数项可用变量C表示,它的值为-(σ-1)[β+ln(1+u)],测量的是总边界效应,常数项C包括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变量u和对外来品的厌恶程度β,表示实际所观察的贸易量和经济理论所预测的无贸易壁垒情况下的贸易量之间的偏差。
据此,方程(9)为本文所要采用的边界效应的理论模型。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2005)上1997年国内贸易数据,以及《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八大区经济总体及八个行业部门进行实证检验,测算中国国内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它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八大区域包括东北区域、京津区域、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中部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
三、实证检验
1.各因变量弹性系数分析
本文利用模型(9)分别对我国八大区八个行业间的贸易作了计量回归检验, 回归结果见表1。从相对生产弹性看,回归1对各大区总的贸易流进行回归,测量中国区域间总的边界效应。其相对产出系数为0.989,显著不为0且非常接近于1,这与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估计——相对产出显著不为0且生产弹性值约为1的结论相一致。在其他回归模型中,除其他服务业外,相对产出系数都显著不为0,生产弹性都比较接近于1。而回归9中“其他服务业”的生产弹性系数仅为0.242,显著低于1。其原因在于,统计上把不能由农业、工业、 建筑业等其他七大行业解释的贸易流全部归入该行业,因此,统计上存在较大的误差。Head和Mayer (2000)、Poncet(2001)等认为生产弹性系数低估可能是由于产出和贸易存在联立性问题,其解决办法就是将相对产出系数人为地定为1,作为对比分析, 我们用此方法对总边界效应及分行业的边界效应重新进行测算,结果见表2。将表1和表2的回归结果比较发现,将相对产出系数人为地定为1,除“其他服务业”以外,其他行业的回归中的系数估计差异不大,但是拟合优度总体下降了,因此,对于“其他服务业”,本文将相对产出系数人为地定为1而得出测算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其他行业则采用表1结果对区域间行业贸易的地方保护程度加以分析。
表1 八个行业部门边界效应的回归结果
注:回归1总贸易,回归2农业,回归3轻工业,回归4重工业,回归5采选业,回归6建筑业,回归7电力及蒸汽煤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简称电水煤业),回归8商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简称商业运输业)、回归9其他服务业;括号内为相应变量的t检验值。
从相对距离弹性看,所有行业贸易的距离弹性也都显著不为0且均为负数, 这表明贸易流与运输成本显著相关且为负相关。其中,建筑业的距离弹性绝对值最大,为1.406,其他行业的距离弹性绝对值均在1左右。这说明建筑业的贸易受距离的影响程度最大,也就是说,如果两区域间距离越远,建筑业贸易所付出的运输成本要比其他行业所付出的更多,因此,该行业减少的贸易量也就更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业吸纳的外来商品主要是体积较大的建筑材料和重工业机械,单位运输成本高。
从相对位置弹性看,总体上区域间的相邻效应显著为0.817, 这说明区域相邻使得两地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习俗等更为接近,交流沟通更加方便,从而可以促进两地间的贸易往来,这在行业贸易的回归结果中也能得到验证。农业的相邻效应最大,为1.214;而电水煤业的相邻效应最小,大概在0.6左右;建筑业的相邻效应也较小,为0.712。这说明农业贸易往来受区域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影响较大,这可能因为农产品多数为日常生活所用(如食品),人们的生活习俗、饮食口味等方面在相邻区域间具有较多的相似,而在相隔离区域间差异较大,这使得邻近区域的农产品较之相隔较远区域的农产品更受偏爱;而电水煤业和建筑业中需求和供给的商品基本是无差异商品,所以这两个行业对是否相邻不大敏感。轻工业、重工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的相邻弹性都在0.9左右,这说明相邻的地理位置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
表2 相对产出系数设定为1时八个行业部门边界效应的回归结果
注:回归1总贸易,回归2农业,回归3轻工业,回归4重工业,回归5采选业,回归6建筑业,回归7电力及蒸汽煤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简称电水煤业),回归8商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简称商业运输业)、回归9其他服务业;括号内为相应变量的t检验值。
从相对价格弹性看,价格因素要么显著为正(如农业和建筑业),要么不显著(如采选业和电水煤业),这主要因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阻挡了正常的商品流动——从价格低的区域流向价格高的区域以消除价格差异,使得区域间的价格不存在共同决定的因素,表现为价格变量的不连续,这也正是运用地区间价格差异来考察市场分割程度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价格高低并不成为一地选购商品的最主要因素,各地区对于那些生产技术和生产质量要求不高、能够自己替代生产的产品都会尽量自己生产以供应当地需求,而不管自己的相对生产成本的高低——即重复建设,“小工业、小水电、小五金、小煤矿等遍地开花”的状况,所以价格对贸易流的影响不显著,这在采选业和电水煤业表现尤为明显。另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也并不再把价格列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对一些名优质高导致价格也高的产品需求高,价格需求弹性小。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较高,当地不容易模仿生产的产品,其可替代性低,贸易壁垒对它们的阻挡作用低,反而成为区际间贸易的“主打”商品;另外进出口商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各种交易成本后,只有附加值高(价格相对也高)的产品的交流才是合算的,这也是反映价格为正的一个原因。这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产品质量差异较为明显的行业中均有体现。农业和建筑业的价格因素显著为正,其他行业的价格因素不显著,采选业和水电煤业更是如此。这说明建筑业材料的贸易部分与农业的相似,都是一些质高价高需求弹性小的产品;而其他行业也因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贸易流动与价格的关系并不大。
2.边界效应与等价关税
计量回归结果中的常数项(即截距项)正是我们所要测算的区域间边界效应。由于中国各区域拥有相同的文化、货币、语言和机构,在考虑相对距离、价格、位置和物价等因素的情况下,区域边界对贸易往来的阻碍,即区域间的边界效应,将反映出中国国内市场的分割程度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程度。它实际测量的是一区域在满足本地需求的过程中,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产品,对本地产品与服务的偏好程度。
这里我们沿用McCallum(1995)的方法来量化边界效应,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的比率,计算方法就是对常数项(即截距C)取指数①,由此计算出中国区域间总边界效应为e[2.922]=19,这表明1997年区域消费的产品中来自本区域内部的数量是来自区域外部的19倍。同理可计算具体八个行业的边界效应依次约为,农业26,轻工业22,重工业19,采选业21,商业运输业24,建筑业13,电水煤业13,其他服务业33。通过比较发现,贸易保护较为严重的前4 个行业依次为其他服务业、农业、商业运输业和轻工业;采选业,重工业、建筑业及电水煤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轻。综合来看,第一、三产业的保护较重,第二产业的保护相对较轻。
各行业的贸易壁垒的大小取决于各行业自身的特点。结果表明,其他服务业的保护最为严重,但因其统计误差较大致使说服力不够强。其次农业保护也较为严重,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和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农业在中国各区域的分布相近,农产品的结构差异也不大,基本可以相互替代,存在同构性,因此相互的需求较少。再加上农村人口在每个区域都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地方政府一般都会保护当地的农产品市场,所以壁垒很高。
商业运输业是主要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的行业,服务行业因其“无形”限制,地方保护主义在它身上的体现不像其他有形商品那么明显,但实际上其保护形式和手段可以更为隐蔽,也更容易被干预。服务行业的综合保护程度通常都很高,这首先是因为服务行业的特点,使得服务的进出口流动相对较低;其次是因为服务行业的附加值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成为保护的重点,再加上服务行业的“无形”易于隐蔽干预,这都是服务行业受保护程度高的原因。
轻工业的贸易壁垒在第二产业中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轻工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各地都能自己投产,而且它的经济周期短见效快,也成为各地发展经济促进增长的首选,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也只能对外来商品加以限制,由此来保护当地产品的市场份额。重工业的投产门槛相对较高,虽然也存在重复建设的局面,但比轻工业要轻,所以其边界效应也要相对小一些。采选业的保护相对来说也较轻,这主要是因为这一行业的产品是资源类型的产品,属于各行业生产的基本投入品,可替代性低,各地对其流入限制就相应减少,除非进口地自己也有“小煤矿”等开工。电水煤业的情况与采选业相似。建筑业的保护程度也较低。
基于以上分析,农业和服务业的贸易保护要比制造业更为严重。这一分析结果与“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2004)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结果相近,他们的调查结果认为农业、其他服务业属于保护严重的行业,采选业的壁垒最低②。此外,还可以将省际间的边界效应视为一种“等价关税”,根据边界效应表达式C=-(σ-1)[β+ln(1+u)],如果不考虑对外来产品的厌恶度β,将其设置为0,则可运用该式求得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值。这时需要对替代弹性σ做出假设,根据Head和Ries(2001)的结果,σ值在7—11之间,我们取σ=9,得到中国区际间的等价关税为e[0.365]-1=42%,这表明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相当于对跨区域流动的产品征收了42%的综合关税。我们计算的诸指标可以直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研究的结果相比较。Head和Mayer(2000)按照σ=9得到欧洲国家之间的等价关税是37%—45%,而中国区域间的边界效应为19,等价关税介于32%—53%。由此可见,中国区域间的边界效应远远高于一些国家内部各省或各州的边界效应,它更接近于欧洲统一大市场内部独立国家之间的情况,这说明中国国内的市场一体化还相当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还相当严重。
基于以上的方法,可计算得到区域间各行业的等价关税依次为:农业50%,轻工业48%,重工业44%,采选业46%,商业运输及仓储业49%、电水煤业37%、建筑业32%、其他服务业53%。由此可见,总体上我国各行业的关税比例较大,地方保护仍很严重,这也进一步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不完善,区域间的贸易障碍事实上还较为严重。
四、结论
若运用相对产值系数限定为1的模型,回归结果分析所得的结论不变, 各行业保护程度的强弱顺序没有变化,与课题组(2004)的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一是1997年中国各区吸纳的商品中,来自本地区的是来自区外产地的19倍,中国区域间的边界效应远远高于一些国家内部各省或州的边界效应,它更接近于欧洲统一大市场内部独立国家之间的情况;二是具体在八个行业部门中,农业保护最为严重,商业运输业的保护其次,后面依次是轻工业、采选业、重工业,建筑业和电水煤业的保护较低。综合来看,第一、三产业的保护较重,第二产业的保护相对较轻。中国国内的市场一体化还相当不完善,各行业市场分割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还相当严重,地方保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各省内部消费的商品,有四个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潜在来源,它们分别是当地生产的商品(省内贸易),从本区其他省份进口的商品(区内贸易),从其他区域省份进口的商品(区际贸易)和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国际贸易)。本文计算八大区域间的贸易壁垒是把大区当成一个行政单位来考虑,将其内部假定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得出的是中国地区保护主义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但事实上大区内部各省际间也存在各自为政的地方保护主义,因此,分属于不同大区的省际间的边界效应,实际上比我们计算的结果还要大些,因为后者把大区内部省际间的贸易壁垒内化了,基于此,中国省际间的边界效应值应该大于19,也就是国内省际间的地方保护还更为严重一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一省消费使用的商品中,来自本省内部生产的商品价值超过来自外省的商品价值的19倍以上,这不仅反映出省界在商品流通中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国内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程度。原因分析发现,行业贸易壁垒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行业自身的特点,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大力构建和谐的国内贸易体制,消除地方保护影响,充分发挥贸易体制加快我国市场一体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以保证“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6—01—10
注释:
① 计算边界效应时,方程左边为ln(m[,ij]/m[,ii]),如今要计算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的比率m[,ii]/m[,ij],并对C值取指数为exp(C)。有的文献直接称C值为边界效应值,也有文献将取指数后的值作为边界效应,本文采用后一种算法,称这一指数值为边界效应,表示来自区域内部的贸易流与来自外部的贸易流的比值。
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2004)的行业分类与本文中的不一致,要更为具体详尽一些,比如,他们将酒类、烟草、汽车等认为保护重点的行业单独列出进行调查排列,所以与我们的结果不能完全互相验证。他们的排列在保护严重程度前10位的有农业,房地产业和邮电通信业(属于我们分类中的其他服务业),烟草、食品业和饮料制造业(属于我们分类中轻工业);保护程度最轻的产品均属于我们分类中的采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