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时要进行改革的重点,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够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增加国有企业经营利润和效益。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改革
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包含有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和项目目标等不同类型,企业想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做好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保证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更好的实现战略发展规划。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多关系到国计民生或者为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对财务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深刻,轻视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效率的作用,没有指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点情况:首先,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简单,只关注于单一的记账和管账,财务人员只关注企业的账务是否相符,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管理作用,忽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和投融资作用;其次,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部的支持,继而产生了对其的依赖,在缺少流动资金时向国家申请,而不选择进行投融资或者盘活手中的资产,这就大大削弱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1.2国有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的问题。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在常规的财务报销上的审核制度较为严格和完善,但是在企业进行投资、融资和资金监督等制度方面就存在很大的漏洞。显而易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相关制度的执行必然无法满足预期要求,许多制度都流于形式,无法进行落实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1.3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加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管理层一般只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阶段,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提升重视不够。因此,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有待加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财务业务培训,因此,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或者对现金流情况进行分析时效率较低,经常出现处理错误,导致整体财务管理效率较低;其次,在国有企业内部还保留着原来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国有企业的情况与所处的经济形势制定薪酬考核标准和绩效指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有待提升,整体组织效率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流程混乱
由于国有企业内部认为生产流程以及销售流程是国有企业经营的核心,管理层没有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重视,因此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财务处理或者财务报销时,没有规章制度可以参考,给员工的工作也带来了负担与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不能按照财务制度进行业务处理,导致一些财务工作重复做或者缺少步骤,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其次,财务流程较为混乱,由于财务流程是根据财务制度建立起来的,因此,当财务制度不健全是时,财务流程也不能进行完善与优化,员工在进行报销或者资金审批时没有流程制度参考,导致员工资金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财务部门的一些资金审核工作出现重复的情况。
2改善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措施
2.1建立共享财务服务中心体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依托新兴的网络技术,依靠更加专业的分工来进行财务服务工作。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务服务体系,帮助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的具有服务性、专业性、规范性等。国有企业应该学习引进财务共享服务技术,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有关国计民生的服务工作,帮助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更加规模化。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有效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结构、整合财务业务流程,细化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步骤,实现财务管理只能全面共享。
2.2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加强企业的创新发展
财务预算管理是要求企业以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来制定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有规划地提高企业经营周期的利润分配效率。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改革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更加关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严格预算编制程序,监督预算管理的落实过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管理体系,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支撑,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系统平台的建设,提高国有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交流速度。
2.3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人力资本一直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核心资源,因此,需要加强对员工业务水平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在财务人员的招聘门槛上,需要对招聘流程进行优化,选拔合适的并且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员工,为了保证招聘工作的独立性与透明性,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招聘的形式来进行选拔,最终为国有企业招聘到合适的财务人员;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培训机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不仅需要财务管理加强重视,还要针对目前所处的经济形势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培训相关财务业务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业务处理水平,减少财务业务的错误出现;最后,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由于在国有企业中,没有完善的考评机制与考评指标,员工干多干少都一样,因此,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所以在国有企业内部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设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员工的职位晋升与薪酬可以参考绩效考评的结果,最终可以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促进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率的提升。
2.4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在国有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督,如何控制财务风险,需要引起全体员工的注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在财务风险监督与预防上,需要给员工灌输全员参与的理念,因为财务风险的监督与预防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资金管理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方方面面,例如运营、投资等,因此,财务风险也需要树立全面参与的理念;其次,应该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与监控机制,做到在财务风险之前进行预防,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对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加强资金风险防御工作;再次,在风险处理过程中,要建立多套风险处理方案,按照风险的种类与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财务风险处理;最后,在风险处理完成之后,应该进行评价总结,并且对财务风险处理方案与流程进行改进,通过不断优化财务风险流程与控制,最终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处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应当积极适应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变革,积极探索,不断优化,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忠华,沈英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3):16-18.
[2]汪和平.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230+317.
论文作者:化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财务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