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杜林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_反杜林论论文

论“反杜林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_反杜林论论文

略论《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上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地位论文,杜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恩格思所著的《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列宁所说,《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大的问题”,“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1]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工人必读的书籍”。[2]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基本原理,描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体图画:辩证唯物自然观、辩证唯物历史观和辩证唯物认识论。这既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和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从特殊到普遍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

恩格斯在二版序言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化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3]辩证的唯物自然观不再像旧哲学那样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而是为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辩证唯物自然观或说唯物辩证法,作为崭新的哲学科学,其对象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4],其任务“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5]

(一)从总体上论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辩证法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在第三章中揭露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针对其把意识和物质并列起来的错误,从总体的角度论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他还指出:思维和意识“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6]。这就是说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还具有同一性,只不过必须是思维、意识去适应自然界,而非自然界去适应思维和意识。这就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物质和意识二者关系的辩证唯物义根本原理。

(二)阐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恩格斯在第四章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系统的第一层次。世界统一于什么?神学家认为世界统一于神或上帝;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旧唯物主义认为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想做唯物主义者的杜林则提出了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世界统一于存在,认为存在是唯一的,思想是统一的,存在应当和思维相符合。所以当思想去思维存在时,存在的唯一性转化为思维的统一性。由于他违背了从事实出发的原则,抽象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不对世界是不是统一于物质作出明确回答,而使用了独一无二的、无任何规定性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针对这一命题,恩格斯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著名原理。他说:“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7]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而物质无非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即实物的总和,其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也即是说,这里所讲的“物质性”,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指客观实在性。正如列宁所科学总结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8]世界的物质性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经过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艰苦研究,不断揭示和概括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与精神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才逐步证明的。世界的统一性只能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并不在于它的存在。恩格斯关于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唯物辩证地解决了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区分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同把世界统一于某种具体物体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从而也驳斥了唯心主义者对唯物主义的疯狂攻击。

(三)科学地解决了物质和运动、空间、时间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物质自身等同”的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谬论,阐述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他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9]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在每一瞬间,总是处在这种或那种运动形式之中,或同时处在几种运动形式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1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运动只能转移而不能消失。恩格斯针对杜林关于绝对静止的观点,还论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物体的任何静止、任何平衡都是相对的,静止本身只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绝对的静止、无条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11]

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问题上,恩格斯批判了时空有限论,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物质的存在,都必须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表现出先后的次序。空间是物质具有广延性和它的位置关系,任何物质总是处在一定的位置,占有一定的领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体积。可见,时间、空间是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的,世界上除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他指出,时间上的永恒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就是指时间、空间“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12]。即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辩证唯物主义这种时空无限性观点,是根据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认识的不断发展而概括出来的科学论断,并被现代科学发展所一再证实。

恩格斯对于运动观、时空观的经典式论述,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物质和运动、空间、时间的关系,彻底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正确观点。

(四)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

第一,恩格斯根据对现代自然科学材料的科学总结,深地揭示了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他说:“在进行较精确的考察时,我们也发现,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正如他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而且不管它们如何对立,它们总是相互渗透的;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13]这说明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不仅相互对立,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恩格斯针对杜林的“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了“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著名论断。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事物和过程本身之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事物的运动都是由其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引起的,甚至简单机械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恩格斯明确肯定“矛盾辩证法”这个论断,强调指出,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和过程发展的“实际力量”。恩格斯还举了大量例子论证了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既然简单的机械的位移本身已经包含着矛盾,那么物质的更高级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14]。生命就是有机体通过摄食和排泄而实现的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它由个别人实现的有限性的矛盾,是在人类世代更迭的前进运动中不断解决的;等等。世界上充满着矛盾,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同时,恩格斯还论述了矛盾转化的问题,说明了物质运动具有一种可以连续不断地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永不丧失的能力,指出今后要特别重视“对转化过程本身进行更为丰富多彩的研究”,“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认识中”[15]。

第二,恩格斯为了反击杜林对《资本论》中的辩证法思想的攻击,论证了质量互变规律,指出:“纯碎量的增多或减少,在一定的关节上就引起质的飞跃。”[16]量变超过一定限度会改变事物的质,质变同样也改变事物的量,也即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他并且列举大量例子论证了质和量互相转化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说明了这一规律无论在自然界、社会或人类思维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

第三,恩格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客观普遍性作了系统阐述。为进一步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攻击,恩格斯从有机界、地质学、数学、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中列举大量例证,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表明,否定之否定“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17]。从恩格斯对众多例证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性质。各个例证都表明,事物发展到否定的否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肯定阶段,而是在更高级的基础上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它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前进运动。这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仅仅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的先验的死板公式。

同时,恩格斯还揭示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批驳了形而上学的否定观,阐明了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我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18]。到否定之否定,必须重新扬弃第一个否定,发展到新阶段。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被克服又被保留”[19]。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化,它通过事物的量变、质变的序列变化,达到了对立面的转化、统一,从而完成了一个个周期,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上升运动。这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第一次以系统概括的形式表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第四,恩格斯结合对杜林的批判表述了一系列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非基本范畴,如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自由和必然、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特殊和普遍、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分析与综合、真理与谬误、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静止等等,从而把唯物辩证法看成一个包含着一系列的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比较完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

二、辩证的唯物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革命,恩格斯在这部书中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意义重大。这部书是公开发表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最早著作之一。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唯物史观的意义,指出它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恩格斯在“概论”中论述了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内容,指出“在历史观上引起决定性转变的历史事实”,是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法英等国工人起义所表明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首要地位”[20]。恩格斯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他指出:“唯心主义历史观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在它那里只是被当作‘文化史’的从属因素顺便提到过”。[21]他精辟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22]

(一)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恩格斯认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最能体现新的历史观的唯物本性,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就是在这个科学思想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同时,这一原理从根本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过去对社会和历史所持的极其混乱、片面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按照这一理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而是社会生产的内在矛盾运动。这就是说,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具体而系统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无论政治的、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或产生于经济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一句话,“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恩格斯从法、道德观、平等观等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中具体阐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道德观上,恩格斯针对杜林否认道德原则是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产物,鼓吹绝对适用性的“永恒道德”论,阐述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及其基础。道德是有历史性的,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道德,善和恶的观念“完全是在道德领域中,也就是在属于人类历史的领域中运动”,“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23]。同时道德也有阶级性,“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24]。那末,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由谁决定呢?不容置疑,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的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5]。这就是说,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根本没有“绝对适用”的永恒道德。他还以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里同时存在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道德为例,说明他们都是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都是历史的产物。

在平等观念上,恩格斯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26]恩格斯批驳了杜林的所谓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唯心主义观点,肯定了卢棱关于不平等起源的观点,指出不平等是由于私有财产出现才产生的,根本不是使用暴力的结果。可见不平等观念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试图冲破封建制度的阻碍,实行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价交换的愿望,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是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而出现,其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27]。

同时,恩格斯在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原理。恩格斯从道德观、平等观的角度论述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道德观、平等观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关系。作为历史的、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28]。平等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作用,而今天差不多在一切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29]恩格斯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

(三)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这就是说,阶级的产生纯粹是经济的原因引起的,它是一个经济范畴,经济实体;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客观的必然现实,并且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恩格斯指出:“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30]这已经被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

三、辩证的唯物认识论

对于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和逻辑的支点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同样作了详细的论述。

(一)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论述了从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恩格斯指出,从原则出发来构造知识和世界的观点,是一种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对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来说,关于外部世界的原则,决不是思维自身想象的产物,而只能是思维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31]。恩格斯这一精辟论断,深刻表明了思维和存在、人的认识和客观对象的真实关系。恩格斯还以数学为例进一步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

(二)阐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是人类在实践中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所有过程都处于一种系统的联系中,而社会实践要求并推动科学从部分到整体一步步地揭示世界各种过程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世世代代延续的人类来说,是有认识客观世界一切联系的无限能力的。但是,“对这种联系作恰如原状的、毫无遗漏的、科学的陈述,……这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所有时代来说都是不可能的”,“这样人们就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32]。这就是说,人类总是力图认识世界的一切过程和联系,而世界是无限的,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的,一定时代的人对它的认识是不能穷尽的。同时,人类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一个个的人的认识来实现的,而每个人的认识都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其认识总是有限的。因而有限与无限构成了认识中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实践,不断认识,成为“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33]。关于这一理论,恩格斯又作了如下论述:“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34]

作为认识的辩证过程,还包括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真理和谬误的辩证运动。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上,杜林割裂了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离开了相对谈绝对,以为凡是真理都必然是绝的、永恒的。恩格斯批判了其“永恒真理”的谬论,他说如果从老生常谈的角度上去证明所谓永恒真理的存在,对人的认识的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为了推进人们的认识,必须停止对永恒真理这个字眼的庸俗的玩弄,必须善于认识和解决真理的相对性和真理的绝对性辩证关系。人的认识的发展是从相对到绝对的过程。恩格斯以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为例,说明“谁要是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末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35]。恩格斯还批判了杜林割裂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36]在特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的,真理即是真理,谬误即是谬误。但是“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对立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37]。

(三)深刻阐明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自然界的规律或必然性是第一性的,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38]。人们在尚未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时,是“必然性的奴隶”,是没有自由的;当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并且自觉地、有计划地利用它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时,就有了活动的自由。因此,人们对必然性的认识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主动权就越大;相反,不懂得事物的必然性,就处处被动。“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所以,“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在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39]。它是随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人对必然性的认识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

总之,《反杜林论》哲学编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成为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的思想工具。尤其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研读《反杜林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进一步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正确对待自由、平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释:

[1]《列宁选集》第1卷,第92页

[2]《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

[3][4][5][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4][35][36][37][38][39]恩格斯:《反杜林论》第8、139、10、30、41、56、57、59、49、20、118、11、42、138—139、139—140、136、33、24、24、90、91、104、91—92、100、32、34、84、86—87、88、88、111、112页。

[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济批判主义》,第120—121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6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反杜林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_反杜林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